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初召开的全国外宣工作会议向《北京周报》提出了“改进内容,提高质量,努力向世界性新闻周刊发展”的要求。这是中央第一次正式向我刊提出这样的高要求,使我们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较长远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它需做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在国际报道方面改进内容,提高质量,开创出新局面。如果我们在国际报道上因循守旧,迈  相似文献   

2.
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会场时,正在转播实况的美国NBC电视网主持人Bob Costas讲了十分不负责任的恶意攻击中国的一段话,几位《北京周报)的读者听后十分气愤,纷纷写信对NBC表示抗议。其中一位读者将这几封抗议信汇总寄来。现将3封抗议信译文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北京周报》创刊于1958年3月5日,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时事政策性新闻周刊,曾拥有英文、法文、日文、德文、两班牙文5种文版,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40多年来,《北京周报》在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封锁,让全世界人民正确了解中国方面,发  相似文献   

4.
我首先祝贺《北京周报》创刊40周年。刚才大家的发言都提到周恩来总理多么关怀《北京周报》的成长,我想我们纪念敬爱的周总理和纪念《北京周报》创刊40周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刊物办得更好,更上一层楼。《北京周报》的责任是向全世界介绍中国,而中国的形势和世  相似文献   

5.
《北京周报》创刊于1958年3月5日,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时事政策性新闻周刊,曾拥有英、法、日、德、西班牙5种版,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6.
彩色版《北京周报》2000年3月试刊,7月正式推出,到目前为止共出了53期(含试刊3期),相当于本刊全年的期数。  相似文献   

7.
彩色版《北京周报》2000年3月试刊,7月正式推出,到目前为止共出了53期(含试刊3期),相当于本刊全年的期数。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可以说,《北京周报》实现了从“朴素穿着”到“雄姿英发”的历史性飞跃。创办彩色版《北京周报》是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从事的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我们没有经验,没有外援,没有行家里手。幸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00周年诞辰,巧的是这一天又是《北京周报》创刊40周年。当这个日子日益临近的时候,我们北京周报社的同志愈加怀念敬爱的周总理。我们的这位开国总理、也是任期最长的总理,生前日理万机,日夜操劳,这是人所共知的。他在处理党和国家大事的百忙之中,对《北京周报》这样一个具体的外宣刊物也关怀备至。《北京周报》是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诞生的,又是在他的亲切关怀下成长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北京周报》日文版是1963年8月创刊的。创刊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主要译载中央报刊发表的重要文章,同时也刊登编辑部门摘编的消息和特辑。80年代以来,与其他文版一样,作了大幅度的改进,以刊登本社记者采编的稿件为主,同时为了加强对日宣传的针对性,成立了日文版编辑组,采访、编写了一些专供日文版利用的有针对性的消息和通讯,以满足日本读者的特殊需要。80年代后期,又派记者常驻日本东京,以加强中日  相似文献   

10.
有些话何必要自己来说,我们要谦虚,特别是对外,出去要谦虚一点。当然又不要失掉原则。毛泽东不只一个人说过,几年前当他们参观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的故居时,都会发现这样一个场景:在那张被传煤报道过无数次的主席的大床的床头,摆放的书报杂志中最外边最上面的是一本英文《北京周报》。到这里参观的周报  相似文献   

11.
再过一年多,《北京周报》即将迎来它的40岁生日。近40年来,《北京周报》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喉舌,一直奋斗在我国外宣事业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和国际舆论斗争作出奉献,完成各个时期中央赋予的对外宣传任务,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人士、广大读者的肯定和喜爱。40年的岁月,可以造就一个人的个性和  相似文献   

12.
对外经济报道是对外宣传整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也是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环节。记得刚到外文局参加工作不久,就曾经有一位老同志对我说,经济报道容易流于枯燥乏味,不如社会报道、文化报道有趣味,受读者欢迎。写专了,一般人看不懂;写浅了,味道全无。要做剑深入浅出,谈何容易,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要真正钻进去了,其乐无穷。在此后10几年的编辑记者工作中,包括近年的业务管理工作中,虽然我也部分接触过经济报道,但总觉得还没有真正把握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14.
《北京周报》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英文时政新闻周刊,自创刊以来就肩负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使命,以新闻立刊,以言论见长,以传播中国声音为己任,客观报道中国的最新发展,公正评述国际重大事件,引领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表达.  相似文献   

15.
《对外大传播》2005,(3):4-4
一份全新的华周报《欧洲联合周报》于2005年2月19日正式创刊,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为这份由上海《新民晚报》和巴黎《欧洲时报》联合出版的周报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16.
9月17日到25日,我作为《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隶属《北京周报》)的记者,参加了“感知中国”在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的采访活动。在非期间,与报社后方以及非洲分社密切配合,通过杂志、中英文网站、北京周报新浪官方微博和《中国与非洲》FACEBOOK社交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多媒体、零时差、全方位、图文并茂的立体报道,为不同平台受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国际传播肩负着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国际话语权竞争的激烈性和国际舆论斗争的复杂性要求国际传播的各类主体踔厉奋发,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密切协同作战,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中国外宣期刊位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和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前沿阵地,作为对外传播媒体,只有善于“走出去”才能最终“走进去”。要多语种、多文版发行,推动精准传播;多渠道、多方式合作,积极扩大发行;抓特刊、抓议程设置,着力建设品牌,聚焦国际化发行渠道的打造与本土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为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周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始终追求新闻现场报道的时效性。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北京周报》紧密配合中国外文局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了原有选题报道方案,并派出两名记者前往四川灾区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与总编面对面/总编手记》栏目开办三年来,约请了一批在对外传播领域较有成就的总编(社长)或对外媒体的领军人物,就所从事的外宣工作,谈经验,谈感受,谈思考,不仅反映了总编(社长)所在媒体的特点,也对其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作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北京周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始终追求新闻现场报道的时效性。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北京周报》紧密配合中国外文局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了原有选题报道方案,并派出两名记者前往四川灾区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