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低效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从生态意义上看,在于德育生态的失调。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德育中,用生态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来定位学校德育,需要把握主体原则、和谐原则、整体原则和发展原则,坚持以仝为本,优化德育的自然生态,关注自然与人的和睦相处;优化德育的社会生态,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需求;优化德育的文化生态,实现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的融洽;优化德育的心理生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只把培养学生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品质当作目标,而忽视了培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品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学校德育面临新的课题.学校必须重视生态德育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只把培养学生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品质当作目标,而忽视了培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品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学校德育面临新的课题。学校必须重视生态德育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蒋健 《辽宁教育》2022,(14):35-37
学校德育生态是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减”政策的实施,必然会给学校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也将会逐渐形成新的德育生态。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从整体设计、法治教育、育人形式和思政课程等方面着手,为重建学校德育生态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5.
德育矛盾具体体现在学校德育的主体关系、德育秩序和德育意识三大层面上。调查认为,德育矛盾和德育生态失衡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而德育因素与学校整体环境因素关系的不协调导致德育生态整体功能缺失是造成德育矛盾的根本原因,构建和谐德育生态是化解当前德育矛盾从而促进学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学校德育生态要紧紧抓住学校德育生态打造的契机,可从“德育缺位”到“德育首位”、从“大而虚化”到“德育生活化”、从“课堂德育”到“全场域德育”三方面进行转型,充分展现德育新生态的现实意义,使德育生态系统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哲学和教育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对当前学校德育生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审视,指出了当前学校的德育危机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生态危机,分析了当前德育生态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危机、促进德育生态系统良性、健康、和谐发展的设想和措施,为学校德育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范畴已是当务之急.我校作为省级实验小学,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中子课题"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研究任务,对构建生态校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这一理念进行了系统思考并开始着手实施.  相似文献   

9.
在各类学校推行生态道德教育,充实学校德育内容,营造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作为环境主体的人自小树立环保意识,是当前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所应做出的正确决策。本文从生态道德的内涵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必要性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视角来考察德育工作,将生态学研究成果引入学校德育,是今天学校德育改革的可行之路。生态理念下德育工作内容包括:转变课程结构,借鉴生态"关系"理念,德育内容课程化;创新活动设计,以生态体验为路径,主题教育系列化;强化实践体验,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德育环境网格化。创新性构建德育生态体验模式包括:变革管理思维,借鉴生态"适应"理念,德育管理人文化;着力文化浸润,借鉴生态"互动"理念,养成教育生活化;促进教育协同,借鉴生态"整体"理念,育人体系立体化。  相似文献   

11.
生态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认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生态伦理理念、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国情教育以及反对战争维护人类和平等方面教育学生,使青年一代自觉担当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体系的有机结合,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纳入整个道德调整领域,丰富着高校德育内涵。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和谐属性、价值属性、系统属性、实践属性和发展属性,充分体现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德育的内在价值和理想追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应从整体世界观、生态善恶观、生态公平和正义、生态人格塑造、生态实践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进而构建体现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顾润生:“德性生态场:‘脉’动童年的涵养行动”项目的内涵是什么?曹海永:在我们看来,生态是一种自我发展、健康互构、良性循环的生命状态。学校德育应与社会生活、与人的发展需要保持一致,必须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沟通协同,通过丰富生活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自主筹划,保持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场”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脉”动童年的涵养行动从1到6年级是连续的、有层次的,在空间上是连贯的,包含了家庭、社区、学校等空间,也包含所有的学科育人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生态意识的出现不只限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带来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以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学校德育管理,当前学校德育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德育系统上所出现生态性的危机,具体体现在管理体制的刻板化,忽视生命介体的多样性;管理关系的对立化,造成德育共同体关系的不和谐;管理环境的封闭化,引起德育生态系统的断裂。变革传统的德育管理思想,应该在德育管理中纳入生态意识,走生态化管理的道路,追求和谐生态境界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课程为载体,建构新型生态德育关系,实现学生生命成长是学校德育对立德树人的现实遵循。然而,当前中学德育课程却出现"反生态"的现象:课程理念与目标违背生态位原理,课程内容与组织割裂整合式观念,课程实施与评价背离协同化理念。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域下,生态整合式德育的课程理念凸显"道德人"的培养,课程内容聚焦"泛关系"的性质,课程实施强调"多样化"的方式。因此,建构中学生态整合式德育课程必须着眼认识层面、实践层面与制度层面,要厘清生态整合式德育课程的生命、生活与生态的价值向度,明确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德育主体的圆融互摄关系,将课程制度建设作为建构生态整合式德育课程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少先队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队员健康成长的奠基石。随着生态教育理念的普及,少先队生态德育教育也成为我们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上海宝山区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在生态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打造生态德育的框架,开辟各项生态活动新路径,吹响德育集结号,让队员们在体验生态德育的快乐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邓粤华 《成才之路》2012,(35):14-I0009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态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此,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以时政热点、学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为补充,深入发掘相关的环保知识素材,全面渗透生态德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初,人口压力、生态失衡、环境恶化,已向世人敲响了警钟,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巨大挑战。生态道德作为人们从文化的视角思考环境问题成为一种新的世界道德进入人类的现实生活,这是人类可喜的进步。在我国大力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把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创建一个和谐的新校园,这是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李小松 《辅导员》2013,(12):32-33
<正>对当前的学校德育,人们往往较多关注其地位的轻重,而较少反思其操作的合理性与实效性。注重道德认识的提高,忽视了学生道德规范的内化。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知是而言非,言是而行非"。学校德育忽视了学生独立性、独特性和差异性,导致了生态性危机,严重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使德育回归社会生活,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启动人类心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生态”这一概念聚焦的是学校德育生活的复杂状态,是指在具体的学校生活中作为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学校德育系统。“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系统重建了学校德育的理念,并具体化为学校德育生态中的“关系”重建和“活动”重建,实现了实验学校德育生态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