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黄春明的小说,是台湾特殊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孕育而出的艺术精品,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糅合现代意识,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生存状态、生存品质,给读者提供了文化反思的空间,具有可贵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
黄春明被誉为"小人物的代言人",黄春明小说中的小人物承载着他深切的情感寄托和文学诉求。黄春明笔下的小人物成就了他在文学上的独特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对"五四"新文学的一种呼应和承继,而且对当代文学特别是大陆当代文学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对照和借鉴。黄春明小说中的小人物生活在不同的场域中,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生活在乡村的乡土小人物的"常"与"变"和生活在城市的小人物的挣扎与求索,展示了黄春明小说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春明是台湾乡土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将焦点聚集在卑微屈辱的小人物身上,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思考社会和人生。无论是乡村小人物,还是都市底层人物,在黄春明的小说世界里,他们以卑微、渺小、忍辱负重的姿态活着,最终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台湾作家黄春明以"小人物代言人"的视角审视转型期的台湾社会,以"真挚的人生态度"关心底层小人物。《溺死一只老猫》中黄春明将审视的目光投诸转型期的乡土,在"城市化"进程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乡土中国的经验在"现代"的挤压下遭遇逼仄的生存空间,而在转型期的城乡冲突书写中,这样的城乡冲突有着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黄春明的小说世界里,有一群人物形象倾注了他特殊的笔墨,那便是他小说中的祖孙形象书写。该文即从传统的祖孙形象,异化的祖孙形象,祖孙形象书写的回归三方面对黄春明小说的祖孙形象进行探讨。进而阐释祖孙形象书写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关注“小人物”,写尽他们悲惨无告的生存状态是两岸乡土小说家黄春明和高晓声共同的创作倾向。他们不仅塑造出多样的“小人物”形象,写出他们信难同情的遭遇,同时在这缜人物身上挖掘出沉潜滞淀的国民劣根性。显现 二者创作意识的惊人相通及作家理性的审思,使作品得以提升。但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和作家个人审美理想的差异,又使二人的程峭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作为"小人物代言人"的台湾乡土作家黄春明,特别关注台湾五、六十年代社会转型这一重大的变迁对底层小人物的影响。他以"真挚的人生态度"描绘出这些小人物在逐渐异化的社会中不幸和屈辱的生存状态,通过广告人坤树、画广告的油漆匠猴子形象的塑造,揭示出他们的悲剧性命运,谱写了一曲曲小人物的悲歌。  相似文献   

8.
彭家煌都市小说不具备作为独特世界的意义,其笔下的小人物悲剧形态各异。作家在庸常生活中观照他们,用富于悲悯的目光审视着他们,从而完成了对于他们的叙述与描写,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一部分的社会现象。其中对下层女性悲惨命运的抒写是作者最用力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黄春明将宜兰的地域风俗与人文心态融为一体,在他的作品中,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得以重新组合和排列,而且成为创新的酵母.本文试从四个方面阐述其作品对中国传统人文关怀的承袭:对人的价值思考和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天人和一“的和谐意识;德性化人格追求;在批判中表现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新写实小说以写实的手法描写出了现代人生存的悲剧,虽然新写实小说作者取材各不相同,但从其悲剧产生的原因,我们大致可分为生存条件的匮乏和都市中小市民小人物的毁灭,前者的悲剧形式作者采用的是以原生态的描写赤裸裸的再现了平凡人生存困境的细节,而在描写都市小市民生活的新写实小说中,“几乎无事的悲剧”给小市民的生活和命运蒙上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种原生态描写手法以及悲剧情节的“几乎无事”是新写实小说悲剧意识产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茅盾小说具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色彩,茅盾从悲剧美的高度,塑造了一系列悲剧人物,“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并揭示了各类悲剧产的客观环境与社会因素,寄寓着他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憎恨与反抗、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茅盾小说中的各类悲剧色彩斑斓,因其立足于现实主义的牢固基石,故色调有别于中国或西方的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  相似文献   

12.
作者试图从悲剧的角度,通过对悲剧性格的特点,悲剧性格的指向和悲剧结局的分析来把握巴金的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龄官虽然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但她不是作为重要人物的陪衬,而是作品艺术肌体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她貌美如花、技艺超群、思想敏锐,是封建制度的自觉反抗者,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平等、自由的光辉。曹雪芹在这一艺术典型上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爱心,刻画出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优伶形象。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的小说弥漫着浓浓的悲剧意蕴这悲剧意蕴中体现着鲜明的民间色彩。汪曾祺的悲剧意蕴并非悲观主义 ,相反是乐观积极的。他的目的主要是对缺失的一种形象凸现 ,以引起人们一同关注悲剧意蕴的深层内涵 ,以期寻到精神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15.
作为“小人物代言人”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家黄春明,时刻关注着台湾由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的转变给“小人物”带来的命运和心态的变化,以其强烈的人道主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着对这一“弱势群体”的终极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己居住地点的变更,黄春明所描写的小人物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6.
周繁花 《现代语文》2009,(12):76-77
萧红近十年的创作都不脱一种悲情的色彩,作者以自身的悲剧人生为基底,用女性的话语视角在她的小说中反映了许多乡村女性的悲剧命运。通过对她们长期的卑贱处境和无助状态的展现,深刻揭示了男性为主宰的父权文化体制下的女性在生存、婚恋、生育过程中必然的悲剧属性。  相似文献   

17.
悲剧意识是须一瓜小说的重要特色,在她的作品中都深深地潜藏着强烈的生命悲剧感。其悲剧意识首先体现在她笔下的悲剧人物形象;其次还体现在主题的悲剧性;第三,通过对于人性的追问和"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她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精神。通过悲剧形象、悲剧主题和悲剧精神,须一瓜的小说呈现出浓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8.
英雄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伟大梦想,是“十七年文学”中一个强劲的主旋律。即使在悲剧性作品中,主人公的死亡或者毁灭不仅没有带来悲观主义,甚至没有带来悲剧所特有的令人恐惧与悲悯的震撼效果。英雄主义与崇高感,成为这一时代的特殊悲剧——乐观悲剧的主导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女作家萧红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数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受迫害、受摧残的形象。她用现实主义手法,深切地关注和思考所处时代的女性的生存及内心世界。她塑造的女性充满着独特的悲剧美,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白先勇透过独特的悲剧视角去关注永恒的人性,带给读者更多的心灵触动和对自身命运的反省,使读者从中获得了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