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诗歌和国画之间有许多技法是相互借鉴的,有所谓"诗画本一律"之说,水墨画中常借墨的浓淡来点染画意,而我国诗人在创作中也有意或无意运用此种手法,可谓异曲同工。"点"就是指出诗词中作者主观的情感感受,开门见山地将诗作中的情感以及寓意表露无遗,使读者可以对诗作有宏观的认知;"染",就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诗作所内含的情感,使读者对诗作的认识和理解更上一层楼。简而言之,"点染"就是一种写情写景的手法,因而凡是"点染"之处,既是"情"和"景"的交汇,又是"虚"与"实"的交融,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对诗词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
同为抒发悼亡之情的《葛生》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抒情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然同中亦有异。从第一首悼亡诗与第一首悼亡词之间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悼亡诗词一些共有的抒情模式,及其传承演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点染法"本是国画写意山水的主要表现技巧之一,后被广泛运用到古诗文创作中。欧阳修的《秋声赋》借鉴了这种点染技法。该文不仅在借景抒情上灵活采用了叠染和烘染等多种手法,而且在论世说理上巧妙地结合了点染的技法,使文章写景、抒情、说理透彻全面,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4.
“点染”是唐宋词创作中常见的技法之一。点与染之间的关系在词人笔下灵活多变,包括先点后染,先染后点,点少染多,染少点多,开头一点、通篇皆染、篇末一点以及点染穿插交织等。...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宋词二首》的“自读提示”谈到柳永时,说他“善于捕捉物候的变化,点染离情别绪”。其中“点染”二字,多被目为一般动词。其实它是一种修辞方式。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前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掩门》云:“点染聊成字,呻吟近似诗。”后者如北齐额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载:“武烈太子(萧子芳)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以词学集成…  相似文献   

6.
古人论诗词,有所谓“点染”。“点”、,就是点明意旨;“染”,就是渲染形象,烘托气氛,以突出所点的“主旨”。《观潮》一课(六年制第七册第六课)的作者,得其三昧,在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时,巧妙点染,使读者对大潮磅礴的气势、雄壮的声威,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历史评价点出“奇”起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交代了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不自今日始,古时早有定评。作者开头引用历史性评价,一方面,意在激发读者急切阅读下文的浓烈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点明文章的意旨,在于突出一个“奇”字。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词艺术中,常常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营造意境,表现形象,传递情感。被誉为“宋金十大曲”之一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就是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营造凄凉清丽的意境,塑造迢远而情深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而受到人们的激赏。  相似文献   

8.
新版高六册《语文》147页《宋词两首》的“自读提示”中说:“作者〈柳永〉善于捕捉物候的变化,点染离情别绪.凄楚动人。”对于其中“点染”一词,就有人问及它只是一般的动词,还是别有意义。 就此处,说“点染”是一般动词,是没错的;但说它另有意义,也是没错的,阅为它还是一种修辞格。 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或写画。前者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洲·杂艺》所载:“武烈太子〈萧子方〉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后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掩门》所云:“点染聊成  相似文献   

9.
李先慧 《考试周刊》2013,(99):20-20
鉴赏怀古诗时必得明确作者所怀之“古”的特征。并非写入诗词的典故都是作者所怀之“古”。用知人论世法将“古”与现实对接,方可切入作者内心的潜在情感之中,明确怀古诗中写景与抒情、怀古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0.
秦观词点染法的运用有其特色,主要是两点,一是以染语为主点染结合把要表达的情感具象为景物和写心事的情结合,突出染语的作用;一是以点语为主点染配合用具有士大夫审美情趣及表达其身世寄慨的点语和以景物渲染为主的染语结合,增强染语的效果,提升词境.  相似文献   

11.
秦观是北宋中后期一位创作成就突出的词人,他在词中大量、成功运用了点染艺术。秦观词中点染艺术的特点是点少染多,即词中直接抒情、说理较少,而更多的是渲染、描绘。点在词中出现的位置主要有开头、过片和结尾等三个关键之处。秦观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其词具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对其婉约词风的形成以及秦观能成为宋代一位著名的婉约词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诗词表情达意离不开景物描写.古典诗词中,通过写景来抒情是最常见的手法.由于文学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景物特征和抒情之间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关系,但同时又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情与景的结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体现了自然和生活的辩证法.阅读和欣赏古诗词要从分析景物描写着手.  相似文献   

13.
经常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题中碰到诸如“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比较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点”“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怎样抒情的”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求考生要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有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深入通透的理解。然而,我们的考生在做这类考题的时候,常常是不得要领,要么是答非所问,要么就是堆砌术语,把凡是跟表达技巧有关的术语一股脑搬上试卷,以致出现“答得不少,得分不多”的结果。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考生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知识储…  相似文献   

14.
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就是抒写离别的典范之作,其缠绵凄恻,催人泪下。这首词何以有如此动人心魄的魅力呢?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白描手法、点染巧妙等方面就这首词的艺术手法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只要一提到深秋怀乡的诗作,人们就会想起元代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备受后人称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前三句全用名词,用九个平常之景组合成一幅凄凉萧瑟的深秋晚景图,将那位哀怨孤寂、独行天边的游子形象铭刻在读者的脑海中。这种组合名词成句的手法,被称为“列锦”,它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所谓“列锦”,就是全句不用动词性谓语或连接性词语,而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组合成句,以此来摹景叙事、抒情述怀。这种被吕…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是一位主观的主情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的抒情形象很鲜明.一首诗往往既有主体抒情形象.又有与主体抒情形象相结合的客体抒情形象.过去人们只重视抒情形象所表达的“个性解放”和“五四时代精神”的意项.而对于抒情形象意蕴的多项性重视不够,更没有人指出抒情形象所显示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第二板块里说:"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感情。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编者对"点染"手法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是有些偏颇。所谓点染,原是书法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如陆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的创作讲究“虚实结合”。在一首诗中。一般地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纯粹的写景和抽象的抒情都缺少生气和韵味。所以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便成为创造诗歌意境的重要方法。领会虚实结合,便成为品味诗词意境的一把金钥匙。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指出艺术意境具有“象”(实)与“境”(虚)两个不同层次。欣赏者充分调动想象力.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于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领会“境”这一“象”外之旨.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柳永的词以铺叙、白描见长,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中职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两首柳永的名篇,第二册的《雨霖铃》和第四册的《八声甘州》。笔者就从备课的角度比较鉴赏这两首词。1.从艺术手法看。两首词都采用铺叙、白描、点染、设想的手法写景抒情,但又有所不同。铺叙是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就是详细的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可以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铺叙,也可以指采用多种方法铺叙。白描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整体设想 1.教学重点主要有三:一是通过授文区别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记叙往往以写事情的发生、发展和过程或人的经历、事迹为基础。《挥手之间》一文中叙述1945年8月28日在延安机场群众送别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的整个过程就是运用记叙手法,在记叙中对毛泽东同志“从车中走来”时的装束、神态以及几次向群众挥手的动作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具体的描绘,这就是描写;对主席挥手的动作进行剖析,发表看法时运用了议论;当飞机起动时,以一组排比句抒发感情又运用了抒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具体在文章中它们往往是有机结合的,有时甚至还是融为一体的。二是要理解各种表达方式在具体文章中的作用。一般来说,记叙了一定的内容后,插入一些议论或抒情往往是为了揭示事情的意义、深化文章主题。如《挥手之间》在描写主席第二次挥手动作后的一段议论,就画龙点睛地点出了本文的中心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