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我国经济中等发达城市--南昌市女性休闲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南昌市女性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大众对休闲体育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南昌市女性休闲体育呈上升发展态势;休闲时间较为宽裕,女性体育人口比例得到提高,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和活动场所满意度较高,同时也从低消费项目逐渐向中等或高消费项目过渡,反映了南昌市女性越来越重视体育休闲的质量,不仅是从健身,而且对心理、社会交往活动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蔡志霞 《内江科技》2014,(6):141-142,10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对陕南地区汉中、安康、商洛三地高校的女性职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陕南高校女性职工对休闲体育活动总体持肯定态度,在项目选择上以"健身操""羽毛球""太极类""健身走"等为主;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学校场所"为主,时间大多集中在"清晨""晚饭后";参与的动机主要为"强健身体"和"审美追求",在"满意度"的调查中选择"一般"的比例过半。调查反映出陕南虽然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健身习惯已深入人心,这对休闲体育活动进一步深层次的开展,进而推动高校女性职工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达到身心健康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采用了实地走访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金牛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详细分析,希望通过研究成都市金牛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特点极其影响因素分析,为成都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促进全民健身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以衡阳市四大城区公园休闲体育健身者为调查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其功能主要是休闲娱乐、观赏、文化熏陶,健身器械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锈,且场地、器材单一,项目的开展受公园的场地、性质等的影响。城区公园休闲体育健身者参与休闲体育集体活动较少,活动时间不稳定,无规律,健身参与的意志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杨西勇 《内江科技》2012,(10):100+78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究陕西省大学生课外体育开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陕西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剖析了湖南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城镇居民对休闲体育了解不够,价值观念不高,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因年龄、消费、动机、形式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海南省3个县级市、2个地级市居民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城市居民自我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家庭收入状况、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状况、闲暇时间单位开展休闲体育的频率、朋友和邻居的影响等因素影响着居民休闲体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休闲体育在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中的地位、作用和现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高校休闲体育的特点和影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兴趣爱好、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运动场地设施、学院组织管理模式等是影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出台了多项措施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同时许多学者也关注农民工的社会问题,但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农民工的收入待遇、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随着农民工的收入待遇增加,他们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也逐渐上升。通过查阅文献、阅读资料发现,部分农民工业余时间少、工作辛苦,体育意识薄弱,周边公共体育设施匮乏,这一系列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积极吸引农民工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事业和产业化发展、高校扩招与就业难、国家鼓励创业的背景下,体育专业大学生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开拓新的创业路径:开办体育俱乐部、创办体育健身休闲公司、协助有关单位组织体育活动、销售体育用品、开办体育中介服务、组织体育培训、销售体育彩票等;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新  刘家明  朱鹤  李涛 《资源科学》2020,42(11):2196-2209
体育旅游已成为中国当前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消费的热点。为科学认识大都市周边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并优化资源开发布局,本文以北京郊区为案例地,在对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Participatory Sport Tourism Resources, PSTR)分类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998、2008和2018年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北京郊区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休闲娱乐型、拓展运动型和刺激探险型3类;经统计,休闲娱乐型资源数量最多,刺激探险型资源数量最少但增速最快;就资源集聚度而言,刺激探险型>拓展运动型>休闲娱乐型。②北京郊区PSTR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特征,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PSTR数量波状递减;1998、20008和2018年北京郊区PSTR分布由西北向东南演进,且趋向中心城区布局的特征越来越显著,PSTR集聚峰值区由距中心城区30~40 km逐步缩减至20~30 km;3类资源的时空演化格局存在显著差异。③北京郊区PSTR空间格局的形成受地形、水系、人口、交通、政策与规划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因素作用下3类资源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中,交通是影响空间分布的基础性因素,政策与规划因素发挥着关键性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强化了PSTR的空间格局。以上研究发现对进一步优化北京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羽璇 《科教文汇》2012,(30):141-143
试图从文化兴体视角探讨我国橄榄球运动推广的主要策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探析。认为文化崛起是提高橄榄球运动软实力、影响力的根本.对橄榄球运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伟大形象的塑造、无形资产的开发及其综合效益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将橄榄球运动文化纳入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范畴.结合休闲娱乐文化弘扬橄榄球运动文化、不断汲取国际先进橄榄球运动文化是促进我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谢远江 《大众科技》2013,(4):197-19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宁市的健身俱乐部、社区、学校和公园等健身场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南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不足,高层次级别比例偏少,性别比例不协调,多为兼职;体育专业大学生从事该行业的人数少,持证只为谋出路;老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持证少,缺少后期培训;女性社体指导员地位越发突出,酬劳低,多为无偿服务;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南宁市和广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斐 《科教文汇》2013,(27):103-104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休闲体育得到了较快发展。本文在充分认识我国休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休闲体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倪娜 《科教文汇》2013,(6):100-100
快乐体育已成为全民健身的主体和发展方向,给人们带来了身心健康。本文就快乐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鲁娟 《科教文汇》2014,(21):84-85
文章以长沙市25~55岁之间的职业女性为例研究了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现状,发现:目前部分职业女性虽然认识到了休闲体育运动的价值和重要性,但参与兴趣却不高,并没有将其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之中;参与动机主要集中于娱乐放松、增强体质、减肥塑形三个主要的方面,部分职业女性存在参与过于盲目的问题;目前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参与规律和参与习惯,仍然较为随意;参与以免费场所为主,在项目选择方面则以强度适中、技术要求低的项目为主,且同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运用了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牡丹江市晨练点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分析得出,牡丹江市晨练点兴起的社会条件有三个:一是经济的发展是其兴起的基础条件;二是休闲时间的增多提供了时间保证;三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其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高芳 《科教文汇》2012,(24):150-151
陕北地区是我国东汉画像石艺术集中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社会背景为画像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中体育活动的分类、项目内容的分析,为现代人解读汉代陕北地区体育活动及社会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芳 《科教文汇》2012,(8):150-151
陕北地区是我国东汉画像石艺术集中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社会背景为画像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中体育活动的分类、项目内容的分析,为现代人解读汉代陕北地区体育活动及社会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