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关于《蒙古秘史》中的哈萨克族源及部落记载《蒙古秘史》中,有关于哈萨克族蒙元时期及更早期的大量记载。比如关于克烈(客列亦惕)、乃蛮、篾儿乞惕、札剌亦儿、钦察、弘吉剌、康里、葛禄罗等哈萨克部落。在以往的认识中,把这些哈萨克部落划归蒙古人,进而被近人认定为蒙古族。显然这是一个历史认识的误区。纵览整个北方草原民族发展史,在匈奴强盛时期,许多民族都以匈奴自称;后来突厥强盛时,许多民族又以突厥自称;之后塔塔儿人强盛,复以塔塔儿人自居,在汉文献中有时又称作鞑靼,迄今有的文献还将蒙古人混称作蒙古鞑靼。后来,由于成吉思汗的…  相似文献   

2.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年),即元太祖,名铁木真,蒙古汗国的建立者,蒙古族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十二世纪时蒙古高原居住着近一百个部落.势力最大的部落集团有塔塔儿、克烈、篾儿乞、乃蛮等,它们之间散居着一些小部落和氏族.蒙古部放牧于三河(斡难、土拉、怯绿连)之源地方,这些部落大小强弱不一,语言、宗教、民族、文化不完全相同.各部间战争频繁,金朝统治者又对他们进行分化并执行"减丁"政策,使蒙古高原诸部"互相攻劫,人不安生",人民在无休止战争中遭受极大灾难.铁木真出生于孛儿只斤氏族,幼时,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杀,其母诃额仑只得带着尚未成年的儿子靠捕捉小动物和鱼类过活,或采野葱、野蒜、  相似文献   

3.
(一) 辽金史上的阻卜或阻(革菐),是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初在大漠南北分布甚广、人数众多、活动频繁的部族。关于阻卜究竟是什么部族、它与鞑靼的关系问题,本世纪数十年来中外学者们发表过不少论文进行过研究。经过中外学者的努力研究,逐渐得出了一个结论:阻卜即鞑靼,阻卜为鞑靼的一个别称。王国维等学者搞清楚了阻卜的分布地区正在鞑靼的分布地区中,辽金史上的阻卜或阻(革菐)正是辽代碑刻、宋代地图、史籍及《蒙古秘史》等大量原始资料中记载的鞑靼,还搞清楚了大漠南北的阻卜、鞑靼均为原住在呼盟及附近地区的室韦诸部之外迁者,阻卜为源于室韦之蒙古语族诸部落的泛称。  相似文献   

4.
再论《蒙古秘史》的社会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唐时称“蒙兀室韦”。这一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发源地在我国东北的额尔古纳河上游。约当公元八世纪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公元十一世纪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广袤草原上,聚集着很多部族,有蒙兀部(即蒙古部)、克烈部、翁吉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乃蛮部等。当时蒙古还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待到蒙古部统一之后,蒙古之称就成为草原各部的通称了。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161页:“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和攻灭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在第163页又写道:“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1234年,蒙古军队灭金。”对以上几个民族政权被征服的先后问题,前后表述不一致,不由让人产生疑问。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1畏兀儿最先于1209年归附蒙古。畏兀儿原为唐代回鹘的一支。北宋时回鹘分为河西回鹘、西州回鹘、葱岭回鹘三支。后来河西回鹘亡于西夏,葱岭回鹘亡于西辽。西州回鹘以高昌(今吐鲁番)为中心发展,建立了政权,疆域广阔,不仅传统畜牧业发达,而且接受中原先进文明,农业也得到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6.
用语应统一     
课本第161页:“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和攻灭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第163页又有:“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笔者认为在这里避开一处为好,以免使人费解。用语应统一$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7.
“蒙古衙门”是爱新国对蒙古政策的具体执行部门,“蒙古衙门”的设立时间当在天聪五年以后,在天聪六年至八年(1632—1634年)间。最初由阿什达尔汉任承政,塔布囊达雅齐、巴克什尼堪等人参与。蒙古衙门为笼络蒙古诸部,建立满蒙联盟,打击察哈尔林丹汗,进而统一漠南蒙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夏文献研究小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西夏(1038—1227)是我国历史上西北地区出现的一个封建割据王朝,地廓今宁夏、甘肃大部及陕西、内蒙、青海部分地区,其国民以党项人为主,兼有汉、吐蕃、回鹘、鞑靼、蒙古诸族。广阔的地域和纷杂的种族造就了绚丽多彩的西夏文化。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在地下湮没了数百年,到本世纪初得以重见天日。此后,经过两代中外学者的努力,建筑在研究西夏文献基础上的“西夏学”(Tangutology)终于以一个全新的姿态登上了国际东方学舞台。  相似文献   

9.
永谢布是蒙古右翼三万户之一,它的一部分部众在明朝中期移居西海。永邵卜大成台吉、把尔户台吉、瓦剌他卜囊等人成为永谢布在西海的首领。永谢布一度是西海最强盛的蒙古部落,后因与火落赤的内讧而衰落,最终为固市始汗收编。瓦剌他卜囊是永邵卜大成台吉之婿。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大家庭中一个优秀的民族,千百年来,维吾尔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维吾尔在元代被写作“畏兀儿”,其实是同音异译。蒙古崛起朔漠,对外征伐,1209年进攻西夏的首府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西域震动,同年,“  相似文献   

11.
一、蒙古国家及其对外侵略的开始十三世紀初,在中央亚細亚蒙古諸部落中兴起了一个国家,此后,它在人类大部份地区的历史中起了极深刻的坏作用。蒙古人占据了从呼倫湖伸展到阿尔太山西支之間的广濶領土;其版图北境达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也兒的石河上游;部份蒙古人則从戈壁荒原向南,靠近长城定居下兴,人們常按照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之名而称全蒙古人为韃靼。蒙古民族,这一游牧民和漁猎人的民族,几世紀来一直与困难的自然条件作斗爭,他們决不是作为侵略者出現在历史舞台上的。学者們考察了分散各部落統一成为蒙古部族之进步过程的諸基本阶段,闡明了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用20多年的时间统一了蒙古各部落,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自此后成吉思汗骑掠征伐,不断向外扩张。“扫荡中亚,蹂躏欧洲”,建立了横跨欧亚,震撼世界的蒙古游牧大帝国,成为蒙古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对西辽、金、西夏等进行了多次战争,为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他的一生是在戎马生涯中渡过的,后在出征西夏时病逝。这里就成吉思汗的病殂地点及陵地问题,谈些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蒙古民族上下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蒙古民族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匈奴、鲜卑人先后统一蒙古地区,使得蒙古民族融合在一起,为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柔然政权、契丹政权、塔塔几联盟的建立,为民族的统一创建了有利的条件;成吉思汗顺应历史潮流,依靠“那可儿”集团,利用奴隶和自由民的力量,经过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了各派敌对势力,终于于十三世纪初胜利完成了蒙古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魏道武帝的离散诸部政策、领民酋长制及其二者关系,学界看法不一。通常认为离散诸部意味着部族制解体,部民(tribesmen)编户化、农耕化,领民酋长制是针对未被离散的部族。对离散诸部的新认识则是强调北魏前期的部族制传统,认为离散诸部实为部族制的再编,旨在剥夺部落联合体首领的政治、经济特权及军权,部落组织和酋长对部民的统治权依然存在,领民酋长制也在作为离散对象的部族中实施。以魏末六镇起事为界,领民酋长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唐长孺认为北魏实际上存在两种类型的领民酋长。  相似文献   

15.
一从州、镇制看镇人以拓跋氏为中心的集团是北魏王朝的母胎。据载,在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的祖父什翼犍的时代,这一集团因仿效晋朝,采用官僚制度,进入了部落联盟国家的阶段。当时,这个部落联盟国家的全体是一个“国”。而构成它的各部分小的部落联合体(“部”)也是“国”。除了有作为联盟国家官僚的“大人”以外,各部的酋帅也称为该部的“大人”,而各部也一直实行着以各部大人为核心的自治。什翼犍时代的部落联盟后来因前  相似文献   

16.
一 太古之世,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幅员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东西南北中,先后结成不同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蕃衍生息,征服和改造自然,孕育并昌明文化。随着社会的向前进步,以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为中心,融合其他一些氏族和部落,形成了华夏族。约当公元前21世纪,以华夏族为主体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夏、商(一称殷)、周(又分西周和东周)为中国历史上最初的3个朝代。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初,日本蒙古史学者箭内亘发表《兀良合三卫名称考》一文,最先开始研究兀良合部落的渊源。1917年日本蒙古史学者和田清著《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一书,论证明代兀良合人是元朝游牧于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可是他说明清代兀良合人来源问题时却感到十分为难。近十多年来,我国有些权威学者陆续提出兀良合是古代蒙古高原林木中百姓的“泛称”。1985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族女学者奥登同志发表《蒙古兀良合部落的变迁》一文。对“泛称论”给予有力驳斥,并进一步对明代兀良合三卫诸问题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但我觉得,奥登同志对原来森林兀良合、不儿罕山兀良合的论述不完全使人满意。在1988年内蒙古师范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是以成吉思汗之弟哈撒儿后裔为领主的部落,元朝灭亡后在蒙古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1491年达延汗统一东蒙古,科尔沁部虽然没有被纳入东蒙古左右两翼六万户,但它参加达延汗的统一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据蒙古文献记载,当时科尔沁部号称“二十万”,在哈撒儿后王统治下单独成为一个“万户”,被尊为“阿巴噶科尔沁”,成了整个北元历史上的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后来,由于科尔沁部封建主们在蒙古各部中最先归附清朝,并为它做出了汗马功劳,在各个方面享受很多特权。清代,哲里木盟嫩科尔沁十旗以及昭乌达盟阿噜科尔沁旗、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旗、茂明安旗、乌喇忒三公旗,均由原来科尔沁部人构成。今内蒙古自治区二百多万蒙古族人口中,科尔沁人大约占70%。因此,研究科尔沁部起源与变迁成为蒙古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试谈科尔沁和硕特部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蒙古科尔沁部和四卫拉特之和硕特部都是以成吉思汗之弟哈撒儿后裔为领主的两大部落集团。北元时期,这两大集团分布于蒙古地区的东西两端,不论在四卫拉特史上或者在整个北元历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蒙古,以哈撒儿后裔为首领的“阿巴(?)科尔沁”部虽然始终没属于蒙古左右翼六万户之内,但是它参加达延汗的统一战争,对于统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蒙古源流》,科尔沁部的苏儿洮海雅王和摩罗寨将军都曾建言要消除右翼割据势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谈“一国两制”时指出: “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的确,我国历史上北魏就曾实行过“一国两制”。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贵族。鲜卑族拓跋部居住漠北时,还是一个小部落,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该部从拓跋力微时强大起来,取得部落联盟世袭大酋长的地位。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始置百官,后又建都盛乐(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公元376年,前秦击代,拓跋什翼犍战败逃跑,被其子所杀,诸部离散,代国遂灭亡。十年以后,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王圭)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河)即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