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社会公众、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从公共关系视角看,大力开展对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的引导,广泛宣传社会工作,树立社会工作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工作职业声望等是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信息专递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立人事部、民政部日前联合颁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此举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民政部有关部门表示,将在此次颁布《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使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据介绍,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具有很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被誉为“社会工程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社会工作教育也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在制度层面却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据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立后,国家明确将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统一管理,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地位,为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能力建设打下了基础。(马兰)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9,(3):89-92
农村是社会工作者服务的重要领域,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广东"双百计划"是对本土化农村社会工作模式的有益尝试。"双百计划"有其优势和特点,为我国本土化的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四点借鉴意义:一是借助政府力量推动社会工作发展;二是坚持社区为本,推进社区自治;三是整合高校资源,确保专业化服务;四是大力培育本地社会工作者建立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4.
东莞市作为社会工作开展的前沿,在机构设置、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帮教方法及成效评估等方面均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工作方法不系统、帮扶政策缺失、矫正队伍能力不足、缺乏矫正成效评估方法等问题,也使其社会工作陷入了发展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坚持社会工作基本价值理念,着力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设立专业组织机构并进行项目化运作,完善社区工作的评估机制,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内容与方式方法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发展、人本观念的深入推动了刑罚制度的发展,社区矫正成为发展趋势。社会工作者,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职业素养,开始成为社区矫正的主体之一,具有了强大的社会需要。本文对社工进入社区矫正事业所应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发挥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寻社区矫正事业中的社工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建玲 《天中学刊》2013,28(5):33-35
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农民的能力建设和农村的社区发展强烈呼唤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存在着专业社会工作者缺乏,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基层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足和资金投入欠缺是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应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现实社会工作者的培训,鼓励高校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要为农村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研究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耗蝎状况,有助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合肥和芜湖两个城市的一百名专职社工的职业耗竭状况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合、芜社会工作者出现中等程度的职业耗竭状况;同事朋友支持、工作环境和社区归属感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耗竭的显著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增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支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发挥社会工作者主现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等方式,改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耗竭现状,防止职业耗竭状况的恶化,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而这一过程需要社会工作者、社区、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条中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一举措为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注入了一道新型润滑剂。在社会工作发展领域,给从事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更大的施展空间,有利于社工服务领域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关于社区矫正的正式法案还未公布,要预防劳教制度的"变异重生"。  相似文献   

9.
以汶川地震紧急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三阶段为时间维度和理论框架,对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承担的角色以及发挥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在紧急救援阶段,由于"社工的不成熟和不自信,当地政府的不接纳,民政不放心,国家没政策",社会工作者没有采取实质的行动和举措;临时安置阶段为社会工作者的"需求评估和零散行动"阶段,社工们在资源链接、个案管理、冲突协调、政策倡导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灾后重建阶段为社会工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阶段,从最初的深圳、上海、广州三家社工站发展到30多家社工站,期间,运用社会心理能力建设模式开展灾后社区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进行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走上了本土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三个阶段"的社会工作评析和总结也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灾难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和理论框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荣云 《华章》2012,(10)
社区矫正工作自2003年试点至今,各地都在积极的探索适应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出现了“上海模式”、“北京模式”、“山东模式”等.无论是那种模式,专业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都其工作的重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也被广泛的运用到社区矫正中.本文结合苏州沧浪区的社区矫正的实践工作,对社工介入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意求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更好的开展做出点微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