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以来,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的探究活动在很多情况下还只停留在表面形式,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对探究目标要有科学的认识、探究过程需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需要思维同步、探究结果需要价值定位。从而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探究式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因此,教师为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就应积极顺应新课标要求,将探究式教学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形式。然而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其有效地实施需要建立在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多元化培养策略的探究与实施,以此实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兴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而新课导入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前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作为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如何在科学课中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位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性学习呢?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科学始于好奇,好奇心是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黄丽仪 《生活教育》2014,(12):32-34
当前,一线科学教师普遍反映在组织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时候,遇到了探究内容单一、探究时间不足、探究空间受限、探究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我校开展了一项"小学科学‘主题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试图探索出一种有效的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新思路,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探究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潜能释放学习,它赋予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由于探究学习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许多因教师引领不当而实际探究效果低迷的问题。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笔者经过实践研究认为,教师要做好探究活动中的"扶"与"放"。一、提出具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走好这一步,有利于整个科学探究过程的顺利进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课堂探究存在的弊病和不足探究活动的盲目性。一些教师为了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不管什么内容,也不管是否需要,便一味地追求探究活动,其实,这是一种盲目的探究。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自主探究时,如果教师不能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学习过程就会陷入混乱,学生的学习也会浮于表面。提供探究材料缺少计划性。一些教师上课时把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32):65-66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组织学习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合作学习被现在的教师广泛用到授课当中。合作学习需要讲究方法,需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因此,文章对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如何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就合作学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特殊的探究自然的活动,它反映了科学所独具的重要特征。如何开展探究教学,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教师面临许多实际困难,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摸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在物理课程实施中有效开展科学探究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的信心,走出科学探究学习的认识误区,发挥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