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用写实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处理病症药方人难免要患病,也难免要就医诊治,按方服药;有的治愈了,有的未见效。这是人们生活的一项内容。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写人的,因此难免要写到这个方面。但是象《红楼梦》那样不惜花那么多笔墨写病症、诊治、药方等,却是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所不及的。然而曹雪芹并非畜意炫耀他在病理医药方面的广博知识,并没有因此给他的作品带来医书药典之嫌。作者把病症药方作为生活的浪花、思想的“电荷”、艺术的花环放入整个生活反映、形象塑造和艺术构思的“反应堆”加以化裁熔铸,通过写实和象征、真假虚实的艺术手法的处理,已经脱却它在自然科学上的性质,成为文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有了它,则能更增强生活的真实,形象的丰满,思想的深刻,艺术的完美。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既有儿童的天真和幼稚,又有人的博学与深沉。它们并不矛盾地共存于黛玉身上,使黛玉成为世界学画廊中独特的那一个。黛玉性格的形成。不仅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还由于她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童年经历。  相似文献   

3.
一部《红楼梦》,统而观之,包含着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情感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等等,可谓经验的结晶;细而观之,《红楼梦》中的家宴、对话、小诗、眼神、微笑等等细节描写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可谓是其中的又一座“大观园”。本文试从曹雪芹笔下女子的“笑”的诸多细节中,解析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教养、体态、形象等特征,进而感受作者描写热闹场面、刻画众多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4.
袭人、晴雯在《红楼梦》中是次要角色,但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冰清玉洁,心比天高.一个内抑,一个外张.两人性格中有钗黛的影子,但由于她们的阶级出生、社会地位、生活环境都使她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与钗黛不可能不具有差异.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深刻而真实地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这个差异,表现出她们不同的思想性格的独特性,从而使她们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5.
论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银 《文教资料》2014,(29):53-56
林黛玉是《红楼梦》悲剧中的核心人物,她的死是贾府破败、诸芳流散的情节故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佚稿中,这定是作者一腔血泪、惨淡经营的大文章。然由于原稿的迷失,黛玉之死便成为了难解之谜。不过,依据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书中精心留下的种种“草蛇灰线”和脂砚斋等人的关键点评,还是可以大致勾勒出黛玉之死的原貌。探寻其死亡的时间、原因及方式,有助于我们排除续书的干扰,重新认识《红楼梦》深刻的悲剧主旨和伟大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袭人、晴雯在《红楼梦》中是次要角色,但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冰清玉洁,心比天高。一个内抑,一个外张。两人性格中有钗黛的影子,但由于她们的阶级出生、社会地位、生活环境都使她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与钗黛不可能不具有差异。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深刻而真实地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这个差异,表现出她们不同的思想性格的独特性,从而使她们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7.
"多余人"精神上的富有和思想上的敏锐以及语言批判的锋利,足可以使他们成为"英雄",但意志上的怯懦和行动上的懒惰,又使他们成了没有希望的精神叛逆者。他们不与统治者同流,又与人民群众隔着一层,在社会生活中找不到适合的地位,最终成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多余人"。贾宝玉正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本文将根据"多余人"的规律性特征,对贾宝玉进行对照性的鉴别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刊1991年第4期发表了李庆之的《凤姐形象的思想底蕴新探》,黑龙江教育学院的郭树文先生撰文对李文提出不同意见,李庆之看了郭文以后又写了《关于凤姐研究的思想方法问题》与郭树文同志探讨。现将两文一并发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赵姨娘,是个"人见人嫌"的主,但她的所作所为,其最初动机皆是出于母性的本能——维护儿子贾环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儿子,进而使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平等相待"。但在专制等级社会里,追求平等、渴望幸福、希望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终归是梦幻而已。  相似文献   

10.
旧体诗赏析     
笔者测览报刊,时见诸贤有旧体诗作,赏读之余,颇有瓶虽旧而酒仍芳醇之感。今选抄几首,以飨读者。个别词语作了粗浅的笺注。一、结婚纪念诗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与夫人夏蔚霞,感情极深。战争年代,夫妇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与贾府毫无瓜葛的女子,为何能跻身"金陵十二钗正册",且位居凤姐、李纨诸人之前;一个遁入空门的人,为何不剃去满头青丝,且又尘心时动;一个与《红楼梦》故事的主线发展并无多大关联的角色,为何能让作者如此倾情……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反复研读,感觉这位带发修行的妙玉其实是我国历代失意士子的形象写照,并寄托了作者曹雪芹对人生对社会对命运的诸多感慨。  相似文献   

12.
雍正皇帝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矫旨继位、残害同胞等种种行为遭到后世人的抨击;但他明察秋毫、励精图治的出色表现,也受到了史学家的好评。端木蕻良把这一历史人物塑造成艺术形象,写进了他的长篇小说《曹雪芹》中。作为艺术形象和作为历史人物的雍正皇帝相比,自有他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3.
阮籍乃"魏晋风流"之代表人物,其个性狂傲、蔑视礼法、荒放不羁,在魏晋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傲然独立。此种性格特点,对曹雪芹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曹雪芹别号"梦阮",意为向往阮籍,这种向往之情也渗入到他的作品《红楼梦》中。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批带有"阮籍式叛逆性格"的典型人物,笔者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进一步体味了曹雪芹于中所寄寓的深沉情感与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4.
王蒙的旧体诗充满了智慧,特别是生活智慧、思维智慧和语言智慧.生活智慧表现为幽默和理性,思维智慧表现为辩证思维、怀疑意识和求新求异倾向,语言智慧表现为修辞技巧的高超和语言风格的多样.其诗通脱幽默,风神俊朗.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是现代有数的以旧体诗词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一代名家之一。他的诗始终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联系着。前期诗多悲愤之词;后期宣传抗战成了他诗歌的中心思想,成为鼓吹抗战的有力号角。其诗韵律严整,出之自然,可与龚自珍.鲁迅相比。  相似文献   

16.
曹礼吾先生是上海师范学院教授,湖南长沙人,生于一九○一年一月二日,卒于一九六六年三月十日。他早年曾任教于长沙协均中学,结识柳直荀等不少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并建立了深厚友谊。大革命失败后,曹先生在上海暨南、大夏等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与鲁迅先生相识,十分敬佩鲁迅的为人为学,对鲁迅旧体诗尤其爱好。他自己也善作旧体诗,学风谨严,不轻易发表文章。晚年集中精力于文学著作,可惜多数毁于“四人帮”十年浩劫之中。这部《鲁迅旧体诗臆说》是幸存完整的遗稿,是他晚年治学的结晶之一,共约七万字,为求简洁精粹而使用了浅近的文言。由于曹先生既比较熟悉鲁迅旧体诗的写作背景,又有很高的古典文学修养,所以注释的工力很深,不乏独到见解。为迎接鲁迅诞生百年纪念,本刊征得曹先生家属和至亲魏猛克同志的同意,特予连载。拟分三期载完。我们相信,这部遗稿的发表,将会有助于广大读者对鲁迅旧体诗的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俊林 《天中学刊》2006,21(4):90-94
在现代文坛上,郁达夫是一位新小说与旧诗词创作兼擅的“两栖型”人物。相对于小说与散文作品而言,其旧体诗创作更能展示出他本人的真率性情,主要表现为萦回不尽的漂泊意识与哀惋凄楚的感伤情怀,这些可以说是其一生坎坷历程的生动写照。其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饱含了丰厚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8.
旧体诗是唯一始终伴随郁达夫文学创作生涯的文体,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史料和文学的双重价值。对郁达夫旧体诗的研究,既有助于了解作家的思想、创作道路,同时,更有助于对他的其它作品的深入理解。纵观郁达夫的旧体诗,前期多哀怨清绝,华艳飘逸,后期则多深婉忧愤,又多豪情,颇能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19.
“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非身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鲁迅先生的旧体诗作,虽然仅存四十八题、六十三首,然而或则肝胆照人,立誓为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献身;或则犀角烛怪,对国民党反动派冷嘲热讽;或则为民请命,似“孺子牛”鞠躬尽瘁;或则高瞻远瞩,于暗夜中眺望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是现代有数的以旧体诗词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一代名家之一。他的诗始终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联系着。前期诗多悲愤之词;后期宣传抗战成了他诗歌的中心思想,成为鼓吹抗战的有力号角。其诗韵律严整,出之自然,可与龚自珍、鲁迅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