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呢? ……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呢?  相似文献   

4.
我曾有幸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目睹了余映潮老师的课堂风采。余老师的课堂,铅华洗尽,清水芙蓉,行云流水,高潮迭起,处处洋溢着对文本、语言的痴情与爱恋。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中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呢?  相似文献   

7.
俞向红 《考试周刊》2011,(16):69-69
苏教版第七册习作4《学会使用象声词描写》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象声词,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恰当地使用象声词。下面是课堂片段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猜猜是什么?生(踊跃举手争着回答):耳朵!!!师:是的,我们都有一双聪慧的耳朵。靠耳朵,我们聆听到了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靠耳朵,我们领略到了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下面呀,老师要来考考谁的耳朵最灵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你能模仿这些声音吗?(课件播放小鸟的叽啾鸣叫,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北风吹的声音,汽车喇叭声。)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编筐窝篓,贵在收口.“但却有不少教师对一节课的结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采取千篇一律、草草结束的办法.诸如:“我们今天学习了……“、“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希望同学们以后……“,或手指板书“你今天知道了……“等.这些结尾听了叫人感到枯燥乏味.最近我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lt;全神贯注&;gt;一文,结尾很精彩,顿觉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束鹏芳老师通过他执教的《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课,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精气神、有文化味、有真性情的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源泉,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源泉,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拓宽数学知识的应用渠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在阳光明媚的五月,我有幸来到南京东南大学礼堂,参加了以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为宗旨的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聆听了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等名师的教学。在会上,我观摩了不同风格的教学,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石飞虹 《学语文》2008,(5):24-2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厂泛而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以大量课堂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训练,有利于增强语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说、写等表达能力;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要求一字不易。还有助于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荞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省时、高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集体讨论也无法代替。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将阅读还原成学生自己的阅读。还原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心灵的碰撞和沟通,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艺术之境。  相似文献   

15.
<正>在阳光明媚的五月,我有幸来到南京东南大学礼堂,参加了以"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为宗旨的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聆听了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等名师的教学。在会上,我观摩了不同风格的教学,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有效地引导学生和文本展开对话。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引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理解内容的过程中,在每个环节都能有思考领悟的余地。在这种学习气氛下,学生自然会入情入境,很自然地和文本展开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阅读教学的最大任务并不是让学生取得多么理想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教给他们正确阅读、理性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品与读的教学,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首先应该抓好品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由一株紫藤萝引出对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要理解这一点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文中提到的“文化大革命”,对初一学生来说也是完全陌生的。为了让学生能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感悟,我设计了“走近文本”、“走近作者”“、走近生活”三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教学目标。一、走近文本1.感知课文内容。在师生共同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后,采取“美点寻踪”的方法,请学生找出文中的“美点”。2.赏析精彩…  相似文献   

19.
“编筐织篓 ,贵在收口”。但却有不少的老师对结尾并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往往采取结合板书 ,以千篇一律的语言如“我们今天学习了……”、“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希望同学们以后……”或手指黑板“你今天知道了什么”等草草了之 ,干燥乏味 ,最近听了于永正老师教学《全神贯注》一文的课尾时 ,不觉耳目一新。于老师的课堂结尾是这样设计的 :师 :正因为罗丹的这种工作精神深深打动了斯蒂芬·茨威格 ,所以才有这一段名言 ,指屏幕齐读 ,“那一天 ,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 ,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的多。———斯蒂芬·茨威格”…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程翔老师在一次公开课后如是说。新课程理念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作为体现交往哲学理念的"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同时也是彼此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分享的过程。在课堂上怎样最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听了程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