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的领字     
领字多用于慢词,单字领句比二三字领句用得普遍。本文中我们就以单字领句为例,讨论领字在词中的用法。一字领二句的在词中最常见,如果这两句都是四字句,最好用对句。一字领三句的,这三句中最好有两句是对句。一字至多可领四句,这四句必须是两个对句,或四个排句。不过这种句法在词中不多见,一般只用于“沁园春”和“风流子”二调。  相似文献   

2.
家长心声     
《新教育(吉林)》2005,(2):26-26
一封封家长的来信,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表达的是感激,呈现的是信任,诉说的是真情,给予我们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读着这些热情洋溢的文字,我们感动着,不仅因为家长那一句句真诚的感谢,一句句浓浓的祝福,更感动于学校里那些爱岗敬业的教职工们,是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一片爱心,满腔热忱,用自己的真情和汗水,擦亮了附小南校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仿句,顾名思义,是模仿例句再造句子。近年来高考语文卷中常有仿句题型,包括衔接句、简答句等仿句题的类似、渗透题型。仿句题的要求虽不完全相同,但做题的基本套路还是有章可循的,这就是形神兼仿。例如,仿照下面的句子,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一句意象鲜明又耐人寻味的话。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那是孩子放飞的梦。一、错误仿句举例及分析1.形不似:(1)狂风舞动的沙尘暴,不,那不是沙尘暴,那是一头雄狮。例句前一分句的“风筝”是宾语,而错句中的“沙尘暴”是偏正短语中的中心语,全…  相似文献   

4.
杂糅作为高考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身囊括内容较多,修改难度大。杂糅就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相互套用,纠缠不清,表现形式为①是举棋不定。偶用这种结构,又夹杂着那种结构,两种结构混杂。②是藕断丝连。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其最后一句作为另一句开头另起锅炉。③是中途易辙,一句话未说完,突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④是反客为主,即把上半句的主语以外的成份,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  相似文献   

5.
我是2005年参加工作的一名教师,当时学校领导安排我教音乐课,在我的脑海里,我上学时候的音乐课就是老师一句句地教,学生一句句地唱。  相似文献   

6.
“……之所以……,是因为……”句式是单句,不是复句。“……之所以……”是名词性偏正短语,在这一句式中是主语部分;“是因为……”是判断动词“是”作谓语,介宾短语“因为……”作宾语,在这一句式中是谓语部分;“……之所以……,是因为……”是古代汉语中“……之所以……,以……也”这一单句形式的直接传承,具备完全句的全部特征,是典型的判断句。  相似文献   

7.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纲,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而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没有标题。这给我们快速阅读、理解文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怎么办?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整篇文章或文章的每一段的首尾句入手,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推测全文内容。大多数英语文章是按“总—分—总”的思路来写的。文章的第一句(首句)多半为总写,是文章的主题句,后面的文字就围绕它展开分析,进行论证。而最后一句(尾句),是在分析、推导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同样,每一段的第一句又为这一段的主题句,尾句又为这一段的结论。掌握了这一点,能帮助我们迅…  相似文献   

8.
一份杂志,摆在书摊上,封面是五彩斑谰的,而且有一点动漫色彩。我被吸引了过去,翻开第一篇——“留声机”。读完后,感觉很棒。一句句至理名言,一句句真实生动的点评,让人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中心句教学三式翟和喜,童亚平小学语文不少课文中出现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的突破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中心句统筹全文教学呢?我设计了如下几种形式。一、层层剥笋式《海上日出》一课的中心句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相似文献   

10.
刘廷富 《现代语文》2005,(12):46-47
一、明确特征 长变短就是把原来单句中的修饰成分变成几个复句分句或一个句组,变换后的短句既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或句群,但必须是一句或一段中心明确、内容完整、语句连贯的话。  相似文献   

11.
被动句这一种语言现象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日语被动句可分为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和持有者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可分为“被字句”和“无被字句”。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既可以是他动词也可以是自动词,而汉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只能是他动词。与日语复杂多样的被动标识相比,汉语要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12.
研究《镜花缘》中的语言结构,有助于掌握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时期的一些语言特点。《镜花缘》文本中有大量的“一V”形式类型,这些类型有的可以构成动词性的“一V”结构。由这种“一V”结构构成的句子,有的语义是自足的,我们把这类“一V”结构构成的句子叫完全句;有的语义不是自足的,这类“一V”结构构成的句子只能作为一个小句存在,还需要后置句作为另一个小句在语义上进行补充说明,这样整个语义才完整,我们把这类“一V”小句叫不完全句。在“一V”结构构成的不完全句中,后置小句与“一V”小句至少存在五种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反 意 疑 问 句 不 仅 是 初 二 英 语 的 难 点 , 也 是 初 中 英 语 的 一 个 比 较 重 要 的 语 法 项 目 。 因 此 , 反 意 疑 问 句 经 常 出 现 在 各 类 考 试 甚 至 中 考 中 。 现 将 反 意 疑 问 句 的 有 关 知 识 点 归 纳 一 下 。   反 意 疑 问 句 表 示 的 是 提 问 者 的 看 法 , 但 把 握 不 大 , 希 望 得 到 对 方 印 证 。   反 意 疑 问 句 是 由 陈 述 部 分 加 上 附 加 问 句 构 成 的 。 陈 述 部 分 是 对 事 物 的 陈 述 , 而 附 加 问 句 是 对 事 物 提 问 。 陈 述 句 与 附 加 问 句 之 间 要 …  相似文献   

14.
使动句与使令句、意动句与以为句关系非常密切,有时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有时使动句和使令句、意动句和以为还可以互相转换。那为什么不只采用一种,却还要让两种句式并存呢?有什么必要呢?本文拟从这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1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是苏轼词作中的名篇之一。分析、讲解这首词,应从何处着手呢?我们都知道,词有“词眼”,文有“要句”,“居片言以居要,乃为一篇之策警”。这首词作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可谓是这首词的“词眼”了。当然,这两句也是这首词的重点句。这两句,课文的注释中是这样解释的:“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过去分析这两句,我只是给学生读读注释,强调一下注释而已。其实这等于没有分析,学生学过以后根本不懂这两句的深意。叶圣陶先生在《…  相似文献   

16.
句量的改变是诸多翻译技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通过对英语原的句量分析,提出了两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方法,即句量的增加和句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7.
刘啸 《现代语文》2007,(5):125-125
方法一:抓典型句子。典型句指起始句、结尾句、过渡句等 (2005高考辽宁卷)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1.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特定的视界。  相似文献   

18.
英语分裂句(cleftsentence)又称强调句。它的结构形式是Itis/was…that/who…。分裂句的主要用途是通过移位将原来陈述句的某一句子成分移至分裂句领句的表语位置,对其进行强调。然而,分裂句并非能够对陈述句的任何成分进行强调。众所周知,陈述句的定语成分、表语成分、并列成分以及某些状语成分不可被分裂句强调。本文拟对这些限制的成因作一粗浅的分析。一、定语成分限制在名词词组中,定语成分是中心名词的修饰语。它可以是单个词,也可以是个短语,还可以是个分句。如:(1)a.Thisphenomenonposedahardproblem.b.Idon’tkn…  相似文献   

19.
品词品句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感悟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品味、揣摩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理解其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本文仅谈一谈通过联系和比较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一、通过联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课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注重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品词品句。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品词品句。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活的、有机的整体,品词品句时必须摒弃那种把课文肢…  相似文献   

20.
“紧缩”新解──简论紧缩句的性质及范围宋仲鑫一什么是紧缩句汉语句法学中所说的“紧缩句”,由来已久,众说纷坛,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谈到紧缩句的性质,有说是单句,有说是紧缩复句,有说既有单句又有复句……。①其中以向若先生著的《紧缩句》一书论述最详,影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