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疑促读自学提高——《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王敏《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课文,作者紧紧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一特点,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赞美了西沙群岛...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内容新颍,语句生动,篇幅仅六七百字,是很受师生欢迎的一篇讲读课文。文中通过许多具体事例写出了西沙群岛的富饶,写出了伟大祖国的可爱。特别是书面语言的运用,完全符合《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学法指导《美丽的小兴安岭》与《富饶的西沙群岛》均属常识性文章 ,介绍的都是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文中又均有概括其特征的两个词语 ,通过学习也都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探索自然的情感。因此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前 ,我先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海底海水       海滩海岛学生见到这一板书 ,当时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过程又重现于脑海。这时再作学法总结 ,指出大凡这类文章 ,我们都可以先找出文中概括其特点的重点词语 ,然后再围绕这些词语 ,逐层展开分析。导入…  相似文献   

4.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紧扣“富饶”这一题眼,从海面到海底,从海底到海滩,再从海滩到海岛,有层次地写出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特别是作者抓住了各种物产的特点,刻意用浓墨重彩作了一番渲染,以突出“富饶”这一题意。因此,教学这一课时,要重视抓词、理句、析段、渗篇,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句与句是怎样连成段的。  相似文献   

5.
《富饶的西沙群岛》以“富饶”为重点,层次分明地写出了西沙群岛各类物产的特点,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给学生进行“连句成段”的训练提供了范例。一、抓中心句——领会段落之间的联系这篇课文以“总分总”的形式构篇。首段“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是课文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教学时首先要引导  相似文献   

6.
动态的画面孩子都喜欢看。它能更具体、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这一方面,教学中较为广泛运用的有放像机(VCD)、电脑课件等。放像机(VCD)的运用较早,它主要是通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动态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如教学《北京》一课,可放些介绍北京的带子,让学生对祖国首都有更全面的了解。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由于对遥远的西沙群岛接触少、了解浅,所以学生很难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适当以录像辅助教学,使学生体会其“富饶”。再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我运用了录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与体会:一、营造自主探究氛围,激发兴趣学生对外界事物有兴趣,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就被激活。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引导学生先围绕课题提问:西沙群岛在哪里?离我们这里远吗?为什么说那里富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用阅读、讨论、朗读等方式自主学习,充分感受课文描写的美景,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8.
紧扣题眼剖析文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厦门市同安区实验小学周秀珊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组课文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  相似文献   

9.
下面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一个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对于这个自然段的教学,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她先让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用最短的句子概括本段的两层意思。学生读后这样概括:“这一段先写海水的色彩异常美丽,后写海面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在此基础上,师生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技术,把课堂演绎得异常热闹。课上到临近尾声时,教师首先对课文进行了总结,然后又对学生说:“课文咱们已经学完了,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知识的自主获得,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一、重整合要整合教学内容,就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可打破学科的界限,与其他学科沟通,整合  相似文献   

12.
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渗透“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讲述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培养学  相似文献   

14.
一位年轻的教师正在教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他在板书课题中的“饶”字时,右上方多加了一点。学生发现了,向老师指出来。这位教师这样回答:“我是有意多加一点,试试你们上课认真不认真。”顿时,全班学生眨巴着眼睛。这位教师对自己的笔误所作的回答对不对?为什么呢?请师范生们思考一下,并欢迎大家将自己的见解写成500字左右的短文寄给编辑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编者选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相似文献   

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九年义务教材中的写景名篇。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词句 ,按“海水”、“海里”、“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炽热情感。这篇课文编排在第五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在学生运用字典理解词义的基础上 ,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一、引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预习” ,教师给学生留足时间 ,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 ,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解决。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反馈交流 ,重点检查学生读…  相似文献   

17.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评析吴云霞《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可读性较强的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生动的叙述描写,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令他们兴致勃勃。而独特的海岛风光,奇妙的海产品,亦会使学生产生陌生和疏远的感觉,在理解上出现障碍。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充...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为“风景优美的地方”。第六单元中的课文都是写祖国美丽景色的,包括《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交流“风景优美的地方”,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后面的习作,也需要在这个口语交际基础上进行,因此要引导学生把“风景如何优美”说清楚。  相似文献   

19.
许多小语教师认为小语课文浅显易懂,不像数学教材那样有教学难点,因而备课时不去研究难点或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去突破难点,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下面谈谈阅读教学中难点的类型及突破方法: 一、感知性难点部分小语课文所描写的事物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从而妨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体会。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如未去过海边,便不知海参,就不明白什么是“懒洋洋地蠕动”;《新型玻璃》中所介绍的几种  相似文献   

20.
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各种不同属性和各部分的总和,通过感觉器官在头脑里所发生的反映,叫知觉。知觉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但又不能归结为是感觉的总和。小学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描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通过对海水的色彩和海底高低不同的地形的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