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营销策划中的发散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石头的用途是什么”入手,通过对提出问题的不同答案的分析,引出营销策划中的常用思维方法,即发散思维。在系统思维的约束下,发散思维又有辐射思维和旁通思维两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一些策划实例的分析,旨在为营销策划实践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本质,还能提供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就其活动形式来讲即发散性思维、集中思维又包括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及类比思维等,其中较为典型形式有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两种。本文就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逐渐掌握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学会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总结了一些经验,并应用一些数学例题加以说明和探论。  相似文献   

3.
习题课教学要求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思维定势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具体问题确实存在着不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我们用思维发散去应对中学生容易出现的思维定势问题,但一味强调思维发散,往往会出现另一种极端,即容易带来思维定位不准、思维不容易聚焦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张维栋 《河北教育》2004,(11):37-37
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创造性思维结构应当由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六个要素组成。在创造性思维结构和纵横思维六个要素组成。在创造性思维结构的六个要素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辩证思维和纵横思维为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哲学指导思想与心理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罗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即主体)。  相似文献   

5.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27):I0005-I0005
第二十七讲几种适用的思维类型一、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方法。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要进行创造,往往先要进行发散思维,即把事物尽可能多地想象,然后进行收敛思维,即在众多的发散想象中整合,进一步进行新颖而有效地想象。发散思维是开放性思维,从已知领域中探索未知领域,从而达到创造创新的目的。因此,它没有一定的方向,也没有范围限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和幅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形式。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表现可跳跃式的、弹射式的、方向多变且无一定。并即解决问题时,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法。如果某个问题有多个答案。那么思维将以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展开提升思维的翅膀,这就要求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提升。 集中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是一种异中求同的思考方式,即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则,习惯解决问题或利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一逻辑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重要思维形式。而发散性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或做法,使创造能力则更多地寓于发散思维中。  相似文献   

8.
创新的实质和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意义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即某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多答案。教师把发散思维引入英语课堂,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潘娜 《教学月刊》2005,(10):27-28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同一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众多新的信息,即从同一来源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方向不一的输出,并通过迁移的作用探索到未知的东西。发散性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它有以下这些特点:一“多”,对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从而产生许多联想,归纳出各种结果;二“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三“全”,考虑问题,不仅考虑问题的细节,而且考虑问题所涉及的其他方面;四“新”,答案可以各不相同,可以创新。发散性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独特性和流畅性,让发散思维者思想活泼,思路开阔,想像力丰富。  相似文献   

10.
许关荣 《职教论坛》2003,(12):35-35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思路广阔,寻求变异。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1.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即顺推繁复时考虑逆求;反向推行证明,即直接解决比较困难时考虑间接解决;探求问题的可能性有困难就考虑其不可能性,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相反的…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数列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是根据所给问题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分析、探索,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实质是迁移,是知识的迁移.它具有灵活性,灵活性越大,发散思维的特点就越明显,即表现为越能多解,多解的类型越完整,越能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3.
张鹏 《学周刊C版》2010,(4):133-134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指思维者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发散思维有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要功能是求异和创新。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理论家的新创见,主要依靠的都是发散思维。对幼儿来说,培养发散思维就是要鼓励他们不依常规、寻求各种答案,发现新事物。幼儿生来并没有自己的心理定势,他们天真无邪、好奇好问、无拘无束。  相似文献   

14.
廖永贤 《中学文科》2007,(10):70-70
一、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要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它是为解决一个问题寻求多种思维的思维方式。作文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材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同等重要。发散思维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答案,而聚合思维则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以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像和假设,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新信息的形成”。聚合思维则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因而是已有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创造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最能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地方,应该是在表达训练,即问题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经常会设计许多问题。但无论设计哪一种问题,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将其导入更深更广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一、发散性思维的特征面对事物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人们的思维方法仅仅用逻辑推理的线性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十分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沿着一个方向去钻牛角尖是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类型,发散型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源泉。那么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即通过所得到的若干概念的重新组合,大胆地向四周幅射,扩散出两个或更多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思维.它往往以某一问题为发散源,从多角度去深入思考、联想问题,通过广泛搜集与发散源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达到解决问题和升华思维的目的.它既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也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而是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题多变”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好方法,这种练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性思维也叫做求异思维或扩散性思维,是指针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出发去思考解决此问题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基础。笔者阐述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