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有悠久的种族宽容历史,它曾是许多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的家园或中途站。在那些人中,犹太人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数以千计的犹太人来到上海,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他们把上海作为安全的避难所。作为历史,犹太人在上海的时期不算长,前后只有1个世纪。首批来沪的犹太移民是中东的赛法迪犹太人,他们之中有幸运的沙逊、嘉道理、合同、伊兹拉和哈伊茂家族。这些家族在19世纪中期经由孟买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和孔甘露的作品中对上海历史叙述存在一种时间形式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清楚地揭示出他们分别赋予上海的文化身份特征。王安忆在纷繁的日常琐事中敏锐地把握住了那些稳定的因素,在努力寻求新的叙事方式的同时,她赋予上海的是一种“经营”特质。而孙甘露表现出了一种内在突破的要求,追击一种纯粹的经验,极力摆脱一种“共名”的上海生活的样式,其小说叙述本身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文化文本,同时他赋予上海的是“边缘生存”的特质。他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作家赋予上海的文化身份,显现了上海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战前,赴沪的江浙移民呈现出季节性流动的特点.他们多在农闲期奔赴上海谋生,又在农忙时返乡务农.这一季节性移民群体的形成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一为城乡流动过程中制度基础的松动;二为江浙农民收入降低和农闲期的客观存在;三为上海城市经济以及职业的不稳定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19世纪后期的上海社会出现了季节性移民,这标志着上海乃至中国开始发生了人口流动的近代性转变,即农村人口向城市中心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际都市上海曾经生活着两万多名犹太难民,他们为了摆脱纳粹的迫害从德国、波兰、苏联等国来到上海。作家石上玄一郎(1910-2009)战争末期为了逃离国内的言论统制,也来到了日本占领下的上海,供职于"中日文化协会"上海分会。石上在上海期间经常混迹于犹太人生活区,往来于犹太人经营的小酒馆。这一段经历促使石上在多年以后创作了思考犹太问题的作品《彷徨的犹太人》。本文将对石上的上海经历和作品《彷徨的犹太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靠烟赌发家的上海“大亨”杜月笙开始涉足金融界。杜月笙与上海银行家之间从互不干涉到相互结交,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互惠互利是双方结交的本质。凭借帮会势力基础、政治关系背景和高明的手段,杜月笙成功进入上海银行家的阵营,并与钱新之、徐寄庼等人颇有私交。在国民党和上海银行家之间,杜月笙主要承担了“政府代言人”的角色,他与上海银行家曾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国民政府的同盟者,他们的离心加速了国民党的垮台。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香港与上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香港电影深深地打上了这一烙印。抗日战争之后,大批上海影人背上了"附逆影人"的罪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选择流亡香港,对重建战后香港电影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张善琨是佼佼者。通过梳理其在香港建立影视帝国的经历,本文试图理解这一沪港纽带在塑造20世纪中国流行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通过分析张善琨监制的《花街》,本文探讨,上海"流亡影人"在探讨战争与占领方面给出了另外一种叙事:一种可以称为反向大众的另类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7.
午社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活动于上海的一个词社。它的产生、发展直至解散,与夏承焘避日寇寓沪相始末。以《天风阁学词日记》为中心来考察午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所突显出的成员间争执与友谊并存和他们兴致的变换等特征,以见20世纪词学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和40年代的张爱玲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有关上海的城市记忆,他们创作的差异既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有关,也离不开自身性别和个体体验,但两者都为人们提供了新鲜的都市经验和阅读的陌生感,也都表达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寂寞和苍凉。  相似文献   

9.
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21世纪。对上海这个以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地区来讲,人才问题更是关系到上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构筑人才高地,而开展优秀中青年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研究是构筑人才高地的重要一环。概括起来,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 (一)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的繁荣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而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运用等各个环节都是以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人才为支撑的,只有以他们为核心形成坚强的梯队,发挥其中流砥柱的…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唯美-颓废文人的写作中,启蒙化的"世界主义"观念与诉诸于感官层面的都市"当下性"呈现出互补和对立关系。启蒙话语中的现代性要求把个人和时代、未来相关联。上海唯美文人激进夸张的风格与此社会意识对他们的刺激有关。然而,他们虽然接受历史大叙事的指引,却又不自觉地被城市霓虹的魅惑所吸引,在写作中出现了民族国家意识和通商口岸物质现实的交锋,使得他们虚化本土现代性的现实历史要求,促成了以民族现代化为核心的启蒙现代性向关注个人体验的"美学"现代性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夏天的一个夜晚,一群住在乡下的萤火虫挎上背包准备去大上海旅行。他们刚到上海的郊外,就感觉这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他们很想在这里好好逛逛,于是就请来了上海的萤火虫咪咪给他们作导游,让咪咪快带他们去参观一下大上海美丽的夜景。瞧!他们提着灯笼出发了。  相似文献   

12.
正钱君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大家,也是丰子恺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与同学创办上海艺术师范专科学校时的学生。他跟丰子恺是同乡,1907年生,比丰子恺小9岁。两人在开明书店做过同事,一起为书籍的装帧插图尽心尽力,他们高超的装帧艺术为开明书店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丰子恺与这位学生关系密切,相处融洽,师生情深。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唯美一颓废人的写作中,启蒙化的“世界主义”观念与诉诸于感官层面的都市“当下性”呈现出互补和对立关系。启蒙话语中的现代性要求把个人和时代、未来相关联。上海唯美人激进夸张的风格与此社会意识对他们的刺激有关。然而,他们虽然接受历史大叙事的指引,却又不自觉地被城市霓虹的魅惑所吸引,在写作中出现了民族国家意识和通商口岸物质现实的交锋,使得他们虚化本土现代性的现实历史要求,促成了以民族现代化为核心的启蒙现代性向关注个人体验的“美学”现代性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1843-1937年的上海女子教育:阶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叶,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几乎与此同时,上海女子教育悄然发轫。本文考察上海女子教育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发轫期、发展期与多样化发展期三个阶段,在归纳每一阶段上海女子教育特点同时,希图连缀起1843-1937年上海女子教育发展的脉络,并藉此管窥上海女子教育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之增益。  相似文献   

15.
《良友》画报,作为近代上海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不仅是上海现代生活的倡导者和都市图象的构建者,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生活的记录和呈现者。通过对《良友》画报关于女性问题的广告和内容研究,阐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上海女性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猫又  裴靖 《音乐世界》2008,(10):26-27
4月17-19日,上海迎来了一抹"虹色"。这次,L’Arc~en~Ciel 是为了他们世界巡演上海首站而来,17日抵达上海,Easy 也有幸采访到了 hyde 和 yukihiro 两人。旅途加上工作,让他们颇显疲惫。4月19日,上海源深体育场,"L’Arc~en~Ciel Tour 2008 L’7~Tran ASIA Via Paris"首站上海的 LIVE,完美上演,站在舞台上的他们,已经与前日判若两人,他们的领土,永远都是舞台:他们的激情,也只是通过音乐才能点燃,在此,Easy送上4.17时真实的他们,让上海一夜,成为每个人心里最美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买办是近代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19世纪后半叶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的一群人,他们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尽管学术界对这种影响的评价一直是众说纷纭.浙江籍买办是近代中国买办,特别是上海买办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有关研究论著中对之有所涉及,但缺乏专门深入的讨论.本文不想对浙江籍买办做全面评价,只想就浙江籍买办在上海崛起的条件、特点及其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些考察.  相似文献   

18.
从2002年开始,每逢春节,本刊都会特别关注外来教师:关注他们在上海的生存状况,关注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这期,我们关注的是外来教师最关注的也是最难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融入上海教学?突破口在哪里? 下面是几位外来教师的现身说法和一位上海校长的具体措施,希望对外来教师在上海的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同时,这也是让外地教师了解上海教学的一个独特窗口。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上海怀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繁花》与《长恨歌》作为上海怀旧的代表作,以各自的方式追忆曾经的上海。《繁花》通过描写不同人的命运来展示平民眼中的上海,既有温情的回忆又有淡淡的忧伤。《长恨歌》以王琦瑶的一生表现上海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风雨漂浮,刻画出上海弄堂里不问时事的小资情调。两部作品通过对旧上海的文化追忆和想象,渴望重新建立城市定位,寻找城市自我。  相似文献   

20.
在贫穷和富裕的两极之间,生活着数量上占优势的中间阶层。中间阶层的上部,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白领阶层”。进口的名牌衬衫和领带、一尘不染的发型、流利的国语和英语衬托出自信和庄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大城市的这样的人被称为“白领”。他们通常具有高学历,穿梭往来于高级写字楼,从事着富于挑战性的工作,并享有可观的薪水。诞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纯粹西方概念中的“白领”在中国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有资料记载,上海的“白领”溅起于19世纪40年代的开埠之时。到1947年,全市就业人员中“白领”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