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学习》2006,(9):1-1
在中国古代,尊敬老师是最基本的礼节。学生第一次与老师见面时,要向老师跪拜,平常见面时向老师行揖,后来发展为向老师鞠躬。据《礼记》记载,当学生在路上遇到老师时,要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站在老师的面前。如果老师和自己说话时,要及时回答,不能停顿的时间太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有句谚语叫“When in Rome,doas Romans do.”意为“入乡随俗”。下面对一些英美人的习俗作简单的介绍。一、见面礼节。英美人的见面礼节常见的有三种形式:握手(handshake)、拥抱(embrace)和亲吻(kiss)。英国人很少跟人握手,甚至跟朋友也不握手,但在第一次介绍相识之后,或朋友间久别重逢,或在出远门、长途旅行之前告别时,常以握手为礼。英美男  相似文献   

3.
这一节是礼仪课,黑板上写着:与皇帝相处的礼节贾代儒老先生在细致地讲解:见到皇帝该怎样行礼;皇帝表扬你时该怎样回答;皇帝奖赏你时该怎样谢谢他;皇帝要杀你的头时该怎样求他最好不要杀  相似文献   

4.
课本注释《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一句为:“气冲冲地答应接见他。揖,原意是拱手,这里表示接见的样子。”但读了这条注释仍有不少疑点。“揖,原意是拱手”这是不错的,不过说得不够具体。《辞海》释“揖”说:“拱手为礼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拱其手使前曰揖……《礼经》有揖有厌。推手曰揖,引手曰  相似文献   

5.
早开的花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三条: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 与老师交流。  相似文献   

6.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大铁椎传》有这样一句:“……饮食拱揖不暂去。”其中的“不暂去”,课本注释为“一会儿也不离开”。但是谁不离开,不离开什么地方,注文未提及。揣摩注者的意思,大约是指“健啖客”在吃饭行礼时不离开,有的同志就根据这种理解,认为这一句是描写“客”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在行礼方式上也是十分讲究的,与人相见或举行祭祀时,为了表示礼貌和敬意,行礼时却也长幼分明、尊卑有别。现将古代通行的行礼方式列于后。作揖是古代通行的不分尊卑的相见礼。行礼时,身子略弯,双手合抱高举,自上而下延至胸前止。如《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拱手又称作“拱”,多用于对尊长。行礼时,身体略俯,两手合抱在胸前。合抱时,通常是右手握拳左手则包在外。如《论语·微子》:“子  相似文献   

8.
这一节是礼仪课,黑板上写着:与皇帝相处的礼节。 贾代儒老先生在细致地讲解:见到皇帝该怎样行礼;皇帝表扬你时该怎样回答;皇帝奖赏你时该怎样谢谢他;皇帝要杀你的头时该怎样求他最好不要杀……  相似文献   

9.
鞠躬的礼仪     
鞠躬,即弯腰行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别人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仪式,也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它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礼仪之一,也是其它国家常用的礼貌方式。在我国,鞠躬是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传统富有魅力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传统与习俗,这就是新加坡社会的典型特征。如果你到这个美丽的东南亚国家游览,不妨先熟悉一下这里最为常见的礼节。在相互介绍和正式见面时,要使用头衔或姓氏。在这一方面,新加坡一国之内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节需要遵循。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把意图、行动和途径称为人际交往的三个要素.所有的交际活动均由此三者组成。见面是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别人见面大体有五个环节:称呼、介绍、行礼、交换名片和交谈,今天我们主要和大家分享称呼的礼仪,  相似文献   

12.
释“礼节”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壁,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句的“礼节”一词书中无注。南方五省(市)编写的教学参考资料释“礼节”为“态度”,许多古文译注之类的书,对此词均不加注,译文也照抄不译.这对教学特别是学生自学是欠妥的。《说文》释“礼”为“祭神以致福”,《辞海》“礼”字的第二义项是“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辞源》“节”字的第八义项为“礼节。《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辞海》“节”字的第五义项是“礼节”,引例是《荀子·乐论》:“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可见“礼”与“节”在  相似文献   

13.
礼多人不怪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意思是说,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意谓礼节还是不可欠缺。  相似文献   

14.
鞠躬的礼仪     
鞠躬即弯身行礼,是中国的一种古老而文明的对他人表示敬重的礼节。鞠躬礼分为一鞠躬和三鞠躬两种。行礼之前,应脱帽或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光平视,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目光也随之下垂,然后恢复原样。常用的鞠躬礼,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场合。鞠躬礼适用性很强,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场合,  相似文献   

15.
涉外见面礼     
世界拥有50多亿人口,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纳2万个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状况、风俗习尚和文化传统各异,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待人接物的礼节,本文着重介绍国际交往中的见面礼节,包括:初相识如何称呼和打招呼,如何介绍和自我介绍以及各国见面礼节。  相似文献   

16.
1.见面礼节 英国人见面礼节分握手、拥抱和亲吻三种。介绍陌生人认识 ,常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 ,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 ,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且只有后者主动伸出手时 ,才能与之握手。男士之间握手要有力 ,否则被称为 wethandshakes;与女士握手 ,轻握一下即可。亲朋友人以拥抱表示问侯 ,家庭成员之间则以亲吻的方式来问候。长辈吻晚辈的前额 ,晚辈吻长辈的下颌。2 .日常礼节 与英国人聊天 ,千万别问“你挣多少钱 ?”“你多大了 ?”“你结婚了吗 ?”等他们认为极不礼貌的私人问题 ,甚至不能问“你的家俱值多少钱 ,从哪儿买来的 ?”英国的…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人的问候语很多,在俄语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照礼节,熟人之间每天见面必须相互问候,即使街坊邻居,虽然彼此并不熟识,平日无来往,但相遇时也要相互问候。场合不同,说话的关系不同,所用问候语也有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问候用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拜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礼节,行礼者跪在地上,两手前伸至地,头低垂,表示恭敬。我国最初的拜礼始于原始社会,《尚书·舜典》中有“禹拜稽首”的记载,说明在传说中的舜帝时代。拜礼已经流行。到了周朝,拜礼的名目渐多,形成九拜礼。隋唐以后,拜礼由原来的生活礼节演变为等级礼节。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曾宣布取消一些落后的礼节,如跪拜礼,但有一些至今仍保留着。现辑录部分与拜礼有关的词语,并作诠释跪拜这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一种基  相似文献   

19.
"苏保"是古乌撒宗法制的"俄索尼"家族政权升格为联合多个家族来构建的"纪俄勾"政权的产物。乌撒部采用宗法、族权和政权合一、与则溪三种统治制度,并通过婚姻关系、战功的认可、缔结盟约等,把异姓联系起来,维系"纪俄勾"政权统治的稳定性且得以长期存在,其二十四"苏保"的历史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有句谚语叫“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意为“入乡随俗”。初学英语,不懂得英美人的习惯可不行。下面就对一些英美人的习俗作简单的介绍:一、见面礼英美人的见面礼节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握手(hand鄄shake)、拥抱(embrace)和亲吻(kiss)。英国人很少跟别人握手,甚至跟朋友也不握手;但在第一次介绍相识之后,或朋友间久别重逢或在远出家门、长途旅行之前告别时,常以握手为礼。英美男女之间握手应有力,英文叫firmhandshake;如果握起手来有气无力,就会给对方冷冰冰的感觉,英文称这种握手为wethandshake。男女之间握手一般是女方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