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顾新法 《武当》2014,(6):12-15
一、古谱为据 古拳谱《打手歌》云:“拥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黏连随不丢顶。”文中的“四两拨千斤”,显为形容以智取胜,以小博大的代名词,大家早已认可。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打手歌曰: “掤扭(?)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这“人难进”的功夫,在太极界里是人人企求的。 “人难进”的功夫,是由“上下相随”来达到的,那么“上下相随”的内涵是什么呢?为此,需做一番认  相似文献   

3.
侯转运  艾光明 《武当》2006,(11):18-20
推手也叫搭手、打手、込手、转圈等等。太极经典《打手歌》曰:“?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或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这些都是对于太极推  相似文献   

4.
马原年 《武当》2007,(9):23-24
"引进落空合即出",源自王宗岳的《打手歌》。其全文是"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其中,"引进落空"  相似文献   

5.
荆力 《中华武术》2000,(9):50-50
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及有关太极拳的资料中常常提到练习太极拳要能达到“四两拨千斤”才是有了一定的功夫。这五个字的出处有两处:一是《打手歌》:“搠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其中有“牵动四两拨千斤”之句。二是《王宗岳太极拳论》:“查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  相似文献   

6.
太极擒拿法     
太极拳技击的擒拿,乃以小取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应合于太极拳之本身规律。王宗岳《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此诀不但道破击法之精髓,同时将太极拳的整个技击核心内容都说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武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久习者,能达到身心合修、陶冶性情、强身健体、裨益心肺、祛病延年之目的。在技击方面它有着出神入化的独到之处。本文就太极拳技击发表几点浅见,谨供爱好者参考。 习太极拳须知打手歌。打手歌云:“(扌朋)、(扌履)、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打手歌是太极拳技击的原则,怎样领悟和运用好,关键要看习练者的修为。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内劲的学习,先学习拥内劲的心法,然后循序渐进地学习捋、挤、按、采、捌、肘、靠内劲的心法和用法,由此体会太极内功心法的神奇奥秘。杨式太极拳名家李雅轩曾经讲,太极拳要追求虚无的气势。但是,如何追求呢?没有内功心法的训练,要体会太极拳阴面的神、意、气和阳面的形体动作互相孕育的奥妙,逐步达到太极拳太极无手处处手、棚捋挤按皆非似的妙境是不可能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这样一句话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虽是短短的  相似文献   

9.
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棚、捋、挤、按、探、捌、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棚、捋、挤、靠、探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称为“混元劲”。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如下要求: 逢力必棚, 逢棚必缠, 逢缠必转, 逢转必沉。 这些要求包含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下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一 、六个方向的圆 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  相似文献   

10.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6,(10):36-39
太极八法即棚、捋、挤、按、采、捌、肘、靠八种劲别,也是八种手法。这八种劲法是太极拳技击术的精华和主要招法。《太极八字歌》曰:“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九不知,若能轻灵并便捷,粘连黏随俱无疑。采、捌、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机,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相似文献   

11.
太极推手为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运动,古称“ 手”、“打手”,是一项两人相互搭手,听劲而动,粘走相随,既要化解对方推逼,保持自身稳定,又要乘势破坏对方平衡,使其倾跌的运动。其基本技术包括棚、捋、挤、按、采、 、肘、靠八法。技术特点表现为舍己从人,乘势借力,引进落空,以小力胜大力。练习推手能加深对太极拳拳式和劲法的领会,提高人体的灵敏、速度和力量等素质,并有助于锻炼皮肤触觉,提高感知能力,锻炼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柔化刚发”是太极推手的主要技术风格,也是太极推手的灵魂所在。“化”…  相似文献   

12.
太极八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别,也是八种手法。这八种劲法是太极拳技击术的精华和主要招法。《太极八字歌》曰:“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九不知,若能轻灵并便捷,粘连黏随俱无疑。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机,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相似文献   

13.
皮传琼  杨伟丽 《武当》2014,(10):22-24
(接上期)七、关于上下相随原文:“上下相随者,即太极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动,如是方可为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矣。” 讲解:“神领,眼到,手到,足到,身到。”这就把上下相随具体化了,形象化了。走架时,每一个动作都要“一领四到”,协调完整。即《拳经》上说的“一动无有不动”。推手时更要做到“一领四到”,才能有粘黏连随,不丢不顶的圆活之趣。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大凡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国武术的流派很多。由此导致的套路种类以及同一种类的一系列不同的套路,使得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而由攻防意义所决定的不同动作劲力更是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内外之分的内劲、外劲;长短之分的长劲、短劲;明暗之分的明劲、暗劲;动作效果之分的抖劲、按劲、绷劲、捋劲、挤劲等等。简单地讲,劲力是人体肌肉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15.
凌召 《武当》2012,(5):13-16
太极拳以掌运八方,足踏五行,通过拥、捋、挤、按、采、挒、肘、靠,结合三十七个基本拳势,化生出种种击人、拿人、发(放)人的方法,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技击形态。此处介绍的太极十八跌,是太极拳三十七个拳架中具有沾衣擒跌的鲜明招法。  相似文献   

16.
王长明 《武当》2011,(12):12-13
张三丰在太极十三势总歌兼体用联解中有"一圆即太极,上下分两仪,进退呈四象,开合是乾坤,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迎抵推艮兑"之说教,将太极的劲法,八卦的方位和五种步法组成基本技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由这些技法构成太极  相似文献   

17.
严昭法 《武当》2005,(2):15-15
推手又名搭手、挤手、打手,是彼我近身训练太极拳用招的方法。本文仅讲“棚、捋、挤、按”四正手定步推手技法。棚、捋、挤、按四个要点,即沾、粘、连、随。提高拔上为之沾,我正人背为之粘,知己知彼为之连,舍己从人为之随。  相似文献   

18.
李紫剑 《精武》2009,(12):30-33
问: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一名三十七。太极拳谱云:“十三势者,棚捋挤按揉捌肘靠,此八卦也;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而对于三十七。诸书皆惜墨如金,不作解释.  相似文献   

19.
●第三进展阶梯:上下相随一般来说,三道气圈有了基础后,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就要多体会上下相随了。关于上下相随,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曾说过:“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这是有关上下相随重要性的论述,这是拳理。但是,上下相随,不仅仅是“上面的手如何动,下肢的足也如何动。”在杨式太极拳秘传的方法中,还有特殊的练法,那就是三道气圈平行散出之后,肩气圈主引领两臂的运行;胯气…  相似文献   

20.
尤志心 《精武》2007,(3):36-37
功力的阶段划分太极拳的内劲在和人推手或散手时,释放出来就成为了功力。这种功力是可以划分等级的,有的划分成七层,有的划分成九层。我认为,是否可以简化一些,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在练好桩功的基础上,能熟练盘架子,姿势正确,像模像样,克服自身的僵硬劲,做到轻灵自如。如果练拳为了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做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第二阶段:中级阶段。也可称为入门阶段。这个阶段,盘架子速度由慢到快,但劲别分明,并且已学会了推手,初步懂劲。“盘架子懂自己的劲,推手懂他人之劲”。懂得自己的手劲、腿劲、腰劲、脚劲、裆劲,懂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