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难点,通过对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块”、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块”及班级德育内容要素“条”三个项目的分别细化和综合汇总,得出对一个班级德育工作的比较客观规范的评价,是对德育评价模式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小学生德育评价存在的目标异化、信效度不高、评价框架简单无序、评价方式单一片面等问题,提出构建小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5项基本原则:1)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德育评价指导作用;2)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一体化设计评价内容;3)坚持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相统一;4)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5)坚持评价方法多样化,增强德育评价信效度。以“新时代好少年1+N”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为基准点,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新时代好少年”德育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导向性、多元性等特点,在Y市实施后,该市各学校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提升,道德情感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升华,道德行为在实际生活中成为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3.
4.
德育导师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对于德育导师制,首先要准确掌握何为德育导师制、为何实行德育导师制及如何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深刻内涵;其次要彰显德育导师制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的加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和教学与改革的互联互动等价值;最后在策略选择上应明确德育导师职责及合理确定导师、加强德育导师本职工作的培训和学习、制定对德育导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5.
前两天在学校的班主任沙龙上,老师们针对“如何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讨论。一位资深班主任娓娓道来,说起自己的经历:多年来,她与家长的沟通十分顺畅,尽管她也会指出孩子的问题,但家长都十分理解和配合,少有摩擦和冲突。对此,年轻班主任们很困惑,因为工作中都遇到同样的情形,他们也想象这位老教师一样,客观而真诚地跟家长沟通,可最终的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德育评价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的德育评价一直存在着从分裂的、静态的视角来看待学生道德发展的不良倾向,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生成性、整体性的道德主体人格来看待,这事实上导致了德育评价的“割裂性”困境。为了更好地解决此困境,德育评价应建构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融合性评价理念,以彰显评价的人本性、生成性和整体性;发展综合性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各项指标的有机融合和全面评价;构筑多样性的德育评价方法,以破除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弊端;形成开放性的德育评价渠道,以建构线上线下、家校社的一体融合评价,从而发挥出德育评价的导向和促进功能,更好地落实新时代德育评价改革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中小学德育评价目标近年不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诉求,采用了直接考查与间接滲透的方式,通过贴近生活情景的内容进行评价。其具体的评价方式和经验启示我们,未来的德育评价应契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内容走向生活化,手段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把坚持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为我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关键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改革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形成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新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应坚持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信息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综合化。通过推进中小学德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涵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其评价维度包括效果、效率、效益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11.
翻译理论研究从"语言转向"到"文化转向"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文化派"从译语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了外在因素对译者整个翻译过程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是绝对的。本文认为这种影响是相对的。因为译者内在因素如个人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因素都会左右译者针对不同翻译目的和译语读者选择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是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课堂,品德与社会是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师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导致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表现不够积极,教师评价不够及时。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持续低迷,课堂评价长期低效。面对如此窘境,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迫在眉睫,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实施有效评价刻不容缓。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简单论述了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3.
马宁  高亚玲 《文教资料》2012,(23):147-148
多元化社会、"个性发展"道德教育模式、道德习惯的养成等时代境遇,给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困难;为促进德育发展符合当今时代变革,重新构建德育评价体系,应努力建立以德育课程评价和德育实践评价并重的双维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的内容及细则更符合现实需要,同时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德育评价体系网。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德育的概念 在讲“德育”之前,笔者想先谈谈对“道德”的理解。有人说道德即规范,指外在于人的知识;有人说道德即德行,指内在于人的品德、品质(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笔者认为要理解“道德”,首先得溯本追源,“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指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指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因此,所谓“道德”,是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外在于人的社会规范,也包括已经内化于人的德行。  相似文献   

15.
小学德育不应该是坚硬的、棱角分明的……而应该是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作为学校校长,要在德育方法的实效上做文章,在德育渠道的拓展上铺路子,在德育评价的多元上下工夫,通过活动为载体,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活德育。  相似文献   

16.
张彬 《教师》2010,(27):13-13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追求一种无痕的境界,“无痕德育”看似无痕,实则有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就会感受到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应该有味无痕、有心无痕、有师无痕、有爱无痕。  相似文献   

17.
"适度"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范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贯穿全文,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适度"概念的界定,对获得途径的探究,分析其特性作为选择时的一种实践智慧和选择美德的方法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仍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德育量化评价的有效性,论述中职学校实施德育量化评价提升学生品德素养的策略:严格制订德育量化评价的标准、制订德育量化评价内容、明确德育量化评价方式、管理德育量化评分结果。德育量化评价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赵艺 《教育学术月刊》2010,(8):37-39,80
多元化社会、"个性发展"道德教育模式、道德习惯的养成等时代境遇给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困难,为促进德育评价体系符合当今时代变革,德育评价应该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多元化、互动化作为自己应有的转向。在面对时代遭遇时,德育工作者应努力建立以德育课程评价为主、德育实践评价为辅的双维评价体系;将德育评价的内容及细则多元化,同时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德育评价体系网。  相似文献   

20.
“三生”德育整合模式跳出单一理念.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三者的有机整合为切入点,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目标.旨在通过探索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的有效整合,最终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