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应用微型教学模式训练英语课堂教学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型教学模式训练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吉林省长春大学王治君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形式。在课堂上,教师的职责不只是教,还包括教会。教师要把应教的内容教完,并使学生把教材学熟学会。教和学两个方面的任务都要在课堂上完成。因此,学生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
石丽 《考试周刊》2014,(96):40-40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悄然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可见,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但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活动丰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却把教材"丢"在一边,一堂课下来,文本的内涵没有得到有效发掘。作者认为这些课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让学生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理念,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上有趣味的课、上有价值的课、上有文化的课”,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这种多层次追求的教学,必然要求教师重新审视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文本,在把握要点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二度开发与设计,在课堂的“形”与“质”上追求完善,追求灵性和智慧,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整体价值。一、上有趣味的课“有趣味的课”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能引人入胜,儿童化和游戏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导入设计新颖得法,犹如掌握着一把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  相似文献   

4.
板书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其他符号。它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和理解之后,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教材要点和主要学习内容的书面化体现;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点与难点,达成学习目标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央,站在学生的视角解读教材、备课、教学;同时,通过适时退让法、还给权利法、学习共同体建设法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发挥潜能、展示自我。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教材中也提供了不少,而对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教材中却安排得相当“简洁”,先用“构造法”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再利用两三角形全等得以证明.笔者在教授这节课时,考虑了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探索此命题的证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课堂上出现了学生精彩纷呈的构思、美妙绝伦的证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笔者在此把这一教学片段实录下来,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49页。二、设计理念1.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认知基础;2.有效的数学课堂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有效的数学课堂要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新知,掌握新知,运用新知。三、教材分析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接着教材  相似文献   

8.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指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被教学的学习形式,课堂活动是指把学生活动加入到课堂中,课堂中有教师的声音也有学生的声音,有教师的对问题的解答,更有学生对问题不同回答,让课堂充满活力。然而,课堂是一个有时间限制和有序的学习场所,课堂讲究教与学的有效效率,把活动引入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活动需要合理的协调。换个角度,面对问题,面对新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出现,正是这些"偶然",才使课堂充满灵动的异彩。我们要把握品德课程的动态信息,把握教材,正确合理地使用教材;把握学生的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从活动中体会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插上感悟的翅膀;把握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把握偶然,灵活应变,促进品德课堂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阅读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和实施上,而实施的前提是必须首先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因此,教师优化设计课堂提问,创造良好的外因条件,促进学生的内因转化,就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阅读。 一.优化课堂提问设计的意义。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病是学生学习中被动性较大。其原因,一是教师在教材的局部内容上零散地设计问题,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如坠雾中,不知所云,没有着眼于整体,是在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肢解课文,所以学生的回答是支离破碎的,所得到知识必然  相似文献   

11.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使用两年多来,笔者充分重视教材中"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领会、分析、操作、归纳.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与活动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情境,诱发动机,让学生活动起来.运用不同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相似文献   

12.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地理、历史、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同时它又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课堂上的素材也同社会相联系。根据社会课本身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氛围在教学《去学校的路上》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以不同的交通方式独自去学校,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课文中的理论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过程,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不受教材的限制,活动成为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的评价,开发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感悟知识,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增长才干、获得自我价值,把学习过程变成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从而实现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把握教材特点,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课,一定与成功的导课分不开。课堂导入只有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才能较好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一方面,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活动探求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化。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课内外的结合,注重将课内所获得的知识,感悟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真正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付莉 《教书育人》2004,(5):10-11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传授知识的主阵地——课堂,面临着一场大的变革。新教材究竟怎么教,如何利用好每一堂课,把教材利用好,把新课改的精神融会贯通在每一堂课中,使学生形成坚实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觉的新课题。课堂应该具有的功能传递功能。学生要在课堂上通过学习,获取前人传承下来的知识,课堂的知识传递,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功能。过去,我们的问题是出在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上,使课堂知识的传递功能具有了排他性,从而忽视了“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  相似文献   

16.
新《思想品德》教材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教材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为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新旧课程体系转轨过程中,在新《思想品德》教材具体教学实施中,出现了部分教师过分刻意追求“课堂效果”,制造课堂热闹气氛的现象。有的老师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场面,让学生时而分组、时而讨论、时而提问和回答问题,学生举手踊跃,发  相似文献   

17.
以前我在备课时,常常根据教材上的题目和自己的理解设计一些思考题穿插在讲课过程中,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大都在课本上可以找到。因此到了课堂上,学生只能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被动地回答,主动参与性不高。实施新课程后,我把学生参与的活动贯穿在备课始终,而且体现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进行主动思考,甚至可以同教材中的“小朋友”展开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这学期学校组织了校内的公开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看到:老师已经能从台上走下来,把课堂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一改已往老师把持整个课堂的现象。靠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多了,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多了,发表不同意见的声音多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多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大了,思维更活跃了,教师比较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了,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堂应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毛立华 《教学随笔》2014,(10):20007+9+7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提问,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引导学生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学会学习。教师提问需根据学生需要提出问题。其次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要突出"主问题"。第三要抓住课堂契机生成问题。第四要钻研教材文本产生问题。同时要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