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飞 《教育导刊》2011,(7):15-17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语境下,学科教师的教育使命往往被片面地圈定在"教知识",培养"知识人"上。这种观念使得学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偏向于知识主义、专门主义、价值中立主义的立场,回避品德教育责任,忽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使命。但是,作为健全人格的培育者,学科教师事实上肩负着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双重使命。学科教师需要自觉地履行这双重的使命,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到德育工作当中,从"德育忽视"走向"德育自觉"。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德育要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与智育等协调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讲课时适时渗透德育。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和教学不可分,教育是教学的最高目的,而教学是实施德育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德育放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英语学科自然也不例外。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寓德于教,把知识教学和德育培养融为一体,这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师的责任。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3.
张萍莉 《成才之路》2011,(15):16-16
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国民德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新模式.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如果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不能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可能真正到位;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渗透的理论和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有利时机教育学生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张继成 《教师》2011,(22):10-11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提升德育渗透力,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是每位学科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是提升渗透力,增强德育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社区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入手并强调教师在这一过程应做到"敏、勤、恒、导",从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德育渗透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学科德育实践中,教师习惯以德育思维审视学科德育,即着眼于挖掘各教学要素蕴含的德育资源。这虽然有助于教师抓住学科德育,但也使它陷入了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出现附加式的学科德育,忽视教学方法的德育价值,忽视教学生活的道德化建构,遮蔽教师完整意义上的育人责任。导致这些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这是制约学科德育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德育视角转向教学伦理视角。因为教学是一项道德的活动,合乎道德的教学与学科德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此教学的道德性应该是学科德育的内在要义。进而,实践学科德育要求教师立足并实现教学的本体价值;发展教学伦理意识,强化道德实践者的角色;关注教学生活的道德化建构;积极进行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7.
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必须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增强教师德育意识,提升教师德育能力(深入挖掘教材中积极的德育因素,努力营造富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生活氛围,善于捕捉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德育资源),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会员德育机制),确保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课本资源和教师榜样示范是构成学科教学主要的隐性德育因素。通过对河南省中小学学科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发现,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程度偏低。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寻求恰当的德育方法、保持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是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得以进一步渗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学科德育是指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德育资源,使德育成为教学的有机成分,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采取有效方法,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巧设德育点,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渗透德育优势明显,开展学科德育前景广阔。我们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遵循德育过程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围绕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现状,尤其是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中的共性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对影响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述了高校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如创造性地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等,并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应注意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和分寸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科教学因其内生道德追求而使德育本源地成为教学的应有之义。然而,长期存在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中根深蒂固的德育"工作意识"以及在其实践中形成的德育"渗透说"的误导,造成教学与德育的二分和学科德育形式主义的现象。学科德育的根本问题在于道德"外求"的思路,学科德育不应该成为关于"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或是"德育如何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问题,而是学科教学如何实现育人价值的问题。学科德育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实现教学回归"育人"的本原。这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学科育人意识和"德能",按照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开展教学设计,并实现"生活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李小娜 《考试周刊》2011,(27):190-191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生物教学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生物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道出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是置于首位的.必须突出德育的地位。发展和探索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能促进教师德育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终身发展。科学地处理学科教学和德育的关系是关键。然而,为顺应科技发展,学生要掌握很多科学文化知识,势必占据学生更多时间,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德育,是学校和教师既关心又困惑的问题.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践要素包括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对于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道德示范.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认识物理教师的德育职责,充分认识物理学科的德育价值,创设富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可以有效实现物理学科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娟 《考试周刊》2011,(93):170
一直以来,德育大纲都要求各门学科的教师务必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德育教育。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寓德育教学于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分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用技术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发现通用技术学科的德育价值,进行学科德育要素设计是落实通用技术课程学科德育的前提.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通用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的策略包括:挖掘通用技术学科中的德育要素,构建通用技术学科"5+X"德育范畴;实施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教学,设计系列挑战性任务;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德育素养,发挥教师德育价值等.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单元教学、课时教学、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科学设计德育要素,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学科教材是德育的载体,要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更应该重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数学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怎样才能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人性得以升华?就此浅谈了数学素质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要问题 1、对学科渗透德育的认识不正确 当前,在学科渗透德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一些教师的认识不正确,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自己的主业是搞好学科教学,德育应该是德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二是认为教材内容本身已经包含了德育的因素,我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就是渗透了德育,就能收到成效;三是认为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无法有机结合,即使采用一些方法进行德育也是牵强附会,搞形式主义,不愿在这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宋思洁 《中国德育》2013,(19):18-20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而不是把德育工作视为德育课或者德育教师的专属任务。学科德育可以使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自觉地成为德育工作者,从而对受教育者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影响。一般而言,学科德育主要指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道德教育,从而实现各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德育形式。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