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具身学习,是强调认知和学习以身体及其感觉运动系统为主体的成人学习方式。随着成人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这种学习理论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接受。具身学习通过身体及其感觉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为视角来研究成人学习过程,开创了成人学习理论的新角度。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对具身学习的涵义、理论来源、实践应用和意义进行探析,从而促进具身学习研究和成人学习理论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与环境之间持续、动态的交互作用。从这一视野重新观照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有利于教师转变对数学活动的教学认知和开展方式,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文章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详细地剖析了幼儿园数学活动中身体与资源支持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活动课程间的交互作用,以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3.
具身认知强调认知是身体参与的认知,通过身体、环境、感知、心智的互动融合完成知识的表征。科技场馆借助实体场馆与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构建了具身学习的场域。文章首先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在科技场馆的具身学习中融合三种环境(即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和三类具身(即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设计了科技场馆学习支架。随后,文章在“电流的磁效应”主题学习中开展了两轮迭代设计研究,验证科技场馆学习支架的应用效果。最后,文章形成了修正后的科技场馆学习支架,以提升学习者身体在场的行动参与感,帮助学习者身体体验的内化与经验建构,为学习者在科技场馆中的具身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相似文献   

4.
具身认知主张人对事物的具体感知并非独立进行,而是以身体为媒介,凭借身体的感受与体验,赋予身体以参与感和归属感.从具身认知视角审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忽视教师身体感受、脱离教育实践情境等困境;研究者建议从珍视具身经验、倡导体验式学习、开展发展性评价和坚持耦合发展等方面开辟新路径,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 愿...  相似文献   

5.
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其本质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具身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可基于人民币学习内容设计“欢乐购物街”长程活动,精准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可通过前置学习、具身体验、具身评价三大实施策略,改进活动路径,优化主题活动,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当代具身认知思潮强调身体的感觉和运动系统对思维方式的塑造作用。数学"慢教育"的本质是儿童生活经验的改造,突出具身认知的特点。数学"慢教育"下,具身认知复习课模式,借鉴了数学实验的"动手‘做’"特色,采用活动启动具身认知、实验引动具身认知、实践带动具身认知、行动推动具身认知的范式。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到情境认知:课程教学观的重要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认知把学习视为人在自然与社会情境中,通过与他人或共同体进行互动活动,重构人与环境的意义,同时获得对事物和知识的理解的过程,行动认知、具身认知、分布式认知为其主要特征。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情境认知下的教学观倡导教学内容的情境性、教学方式的互动建构、学习方式的合作分享、师生关系的实践共同体以及教学评价的全息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具身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具身学习不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且为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对具身学习的含义、理论基础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探析,从而促进教师具身学习研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一切学习来源于经验。”实践、行动、做中学与悟中学是课程实施的有效方法。传统的“离身”学习制约了学习方式转型,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具身学习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上提供新的路径。在具身视域下实现知情行的统一与深度学习,在学习中重视多器官的参与,通过感悟、体验过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动手实践。具身认知理论提倡身心融合的认知方式,通过构建具身学习情境、设计具身学习活动来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文章以人教版教材(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土壤”一节为例,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依托土壤采样、课堂实验、角色扮演、模型制作等具身活动,加强知识内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恩侠 《学前教育》2014,(11):58-59
园本研究是基于幼儿园,以促进教师、幼儿和幼儿园的发展为宗旨,以开展行动性研究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教育研究活动。园本研究文化,则是幼儿园和教师在长期的教科研工作实践和共同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风貌,是幼儿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具身理论揭示出了学习过程中身体体验属性的价值,为理解教师的现场学习力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视角。具身理论视角下的现场学习力在本质上是教师在教育现场的行动参与中表现出来的能动觉察状态,具有临场感、情境性与生成性的特征。为提升教师的现场学习力,在教师学习中要注重教师行动的直接参与,强调教师的具身性体验;创设具体教育情境,引发教师学习的替代体验;在行动中建构知识,关注教师学习的过程体验。  相似文献   

13.
雷万萍 《四川教育》2023,(24):44-45
项目式教学是建立学习任务群并推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本文聚焦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从行动准则、推动步骤、实践样态三个角度阐述项目式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点。项目式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创设游戏化的情境,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并让学生通过具身实践、充分表达、人际交往与协作等方式生成和发展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具身”相对于“离身”而言,多见于“具身认知”“具身学习”“具身教学”等概念,强调“身体”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广泛关注,也逐渐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引起讨论。文章对教育技术学八大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以“具身”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领域“具身”研究主要涵盖三个内容维度: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技术驱动的新型具身学习展望、具身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进一步对已有研究中的实证研究进行内容分析,从技术增强的具身环境类型、研究开展的具体实施方法、用于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估的方法,以及实施教育干预的教育背景等方面进行讨论,发现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具身”研究中的实证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针对已有研究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研究者找到合适的研究切入点和突破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具身认知理论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人类认知和表征世界的方式,它强调身体在具体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身体在情境中的具体实践和大脑内化的反思来强化对知识乃至社会的认知.相对于儿童的学习而言,成人的学习更强调具体情境的实践以及对实践结果的反思,因此,具身学习理论无疑是符合成人自身学习特征的.具身学习理论对于指导成人教育的教学以及制定适合成人学习的教学设计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许多教育学者在介入教育实践中建构理论、改进实践,但教育学者在介入中仍然坚持理论至上原则,将介入视为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这种中介型介入使理论与实践、教育学者与实践者之间产生新的隔阂,且忽视了教育实践的特殊性。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学者的介入行动应是创生型的介入,即教育学者通过具身行动来创造性地认识、把握并重建教育实践,以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涌现新质的活动。为实现创生型介入,教育学者应实现研究与行动的协同共进、开展探索性实验、与实践者组成第二型学习组织并建构共享心智。  相似文献   

17.
具身学习形成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倡身体通过参与活动、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来建构知识。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学习者产生深度在场感和构建新的身体图式。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具身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从“学习者”“环境”“媒介”三个维度进行,促进学习者的情感、思维和行为形成动态回路。实践表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具身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下学前教育实习较为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养成,传统的教育实习在实习角色、实习内容、实习指导和实习成效等方面均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实习提供了新的转向思路。构建具身化的实习环境,促进实习角色定位转向;增加情境性实习任务,避免无目的做事;引导共同体学习,显现实习的多元互动性;关注行动性实习活动,以行动促进教育智慧与能力的获得。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协同式行动研究方法,研究者与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一起,结成研究共同体,从幼儿游戏与学习活动观察与指导切入,以"学习故事"为研究对象,分析"学习故事"的概念与结构、操作策略与建议,探究"学习故事"中蕴涵的教育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20.
宋岭 《教育科学》2022,(4):15-21
随着具身认知的发展及其在其他学科的渗透,道德具身性和具身德育逐渐成为当下的研究热潮。具身道德超越了理性、认知与直觉、情感的二元对立及这两方面的机械相加,强调道德根植于身体及其在世行动和经验,基于此的具身德育关注道德主体寓居于周遭的具身化存在与发展,为解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抑身扬心和种种割裂问题提供了路向。但具身德育研究尚处于初始建构阶段,存在着深度和系统化不够、缺乏与已有德育理论的对接、忽视文化特殊性等问题或不足。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地挖掘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具身德育思想,并基于多元的证据、融合的方法和开放的视野,系统化建构更加坚实的具身德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