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彦斌 《知识文库》2023,(6):111-113
<正>2020年3月,《中职公共基础课程艺术类课程标准》正式落地。在中职艺术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艺术类课程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的教学要求。特别在拓展模块中,提到了对于中职阶段器乐演奏学习的要求:演奏是以乐器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学生通过赏析和演奏优秀器乐作品,激发演奏兴趣,学习演奏方法,丰富演奏经验,增强审美与情感体验,认识器乐艺术在社会与个人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民族器乐演奏亮相音乐之都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它一次又一次骄傲地向世人展示出神秘的情韵和无穷的魅力.也由此证明,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步入了新的辉煌,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占据着令人瞩目的地位.而民族器乐的发展与传统的和时代性的民族器乐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民族器乐课程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技术性与理论性兼具的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3.
浅谈民族器乐的教学马玉昆民族器乐艺术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音乐文化中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但近年来,西方的现代音乐使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人才越来越少,使民族器乐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所以,培养和造...  相似文献   

4.
器乐合奏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在非音乐专业院校的大学课堂上却很少得到开展和重视.器乐合奏这门课程可以对很多理论基础类的课程进行有益的补充.而且由于这门课程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得到的效果也非常直观,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的运用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比如作为一个合...  相似文献   

5.
二胡来源于边陲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文化,是接受度最高、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刻的中国传统器乐瑰宝。二胡音色圆润,音质纯净,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抒情性在伴奏、独奏和合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二胡的地域特色、情韵和民族性等方面浅述二胡的艺术特色,以及探究二胡在演奏过程中的技巧运用。  相似文献   

6.
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启迪智慧,培养“五爱”、“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民族乐器的演奏与欣赏教学更是培养青少年一代民族传统文化情结,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器乐教学刚刚起步,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关于器乐教学包括民族器乐,  相似文献   

7.
器乐教学在音乐课程中是和演唱并行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奏对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和内容,没有演奏的音乐课程是不完整的音乐课程。而许多学校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还以欣赏、唱歌为主,有的学校即使开展了器乐进课堂,教学也缺乏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冰 《民族教育研究》2009,20(3):125-128
复制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中国器乐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不少问题:不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演奏西洋化,缺乏中国传统音乐韵味等。发展民族器乐教育需从改革音乐测评标准、改革公共课程设置、开设中国音乐创作课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正"做中国人,做艺术人"是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的育人目标。围绕"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植根于孩子的心中"这一办学思想,学校将三级课程中蕴含民族艺术教育的因素进行提炼、梳理,整合成三大民族艺术教育核心课程——国墨书法课程、传统文学课程和民族器乐课程。这三大类艺术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为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画一个完整的圆。  相似文献   

10.
筝乐艺术在习筝人数的不断扩增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从民族器乐改革和传统音乐文化弘扬上看,古筝音乐在艺术风格、演奏方式、演奏技术、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将有新的发展变化。据此,广大〉-7筝者应全方位把握这些趋势,努力推进筝乐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13年3月颁布实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厅〔2013〕2号)、公共艺术课程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之后,西部职业院校民族文化艺术类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成为摆在职业教育者面前的新课题。笔者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为例,探讨了如何将西部民族文化资源与职教资源有机结合,开展"‘三融双模’西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特色美育改革创新"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民族器乐受到流行音乐的很大冲击,苏北地区民族器乐具有良好的历史传承、完善的文化组织机构和稳定的器乐基础训练,但是也存在着思想上重西轻中、教育体制落后、创作和演奏队伍流失严重等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从宣传推广、学校教育培训、政策扶持等层面加大力度,才能推进民族器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器乐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在以德、美、俄为师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和淡忘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形成了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中心的学校音乐教育体制。新世纪,随着新课程标准“弘扬民族音乐”理念的提出,使我国古老的民族器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对中国民族器乐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器乐合奏课是高校音乐专业器乐方向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视唱练耳、和声曲式、指挥法等基础理论知识及演奏技术都会在该课程中体现并应用。可以说,器乐合奏课是器乐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它是对专业技能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拓展与延伸,无论在广度、深度上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着独一无二且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当前音乐教育工作人员应当大力弘扬并传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当前中职音乐教育中关于民族器乐教学存在部分问题,为了进一步弘扬传播民族音乐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意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中职音乐课堂中民族器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中职音乐课堂民族器乐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弘扬传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6.
即兴创作是一种集创作与演奏为一体的独特艺术表演形式,广泛存在于民族器乐乃至整个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音乐艺术源于即兴,即兴创作是传统音乐艺术发展的推动剂。本文从文化生态、类型特点等方面对即兴创作进行分析,并对在演奏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即兴创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类别包含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每一类课程包含不同的模块。必修课程包含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选择性必修课程包含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等。其中“演奏”与“合奏”是器乐教学的重要的内容。在器乐教学中,因学生的音乐基础、教育背景、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与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以下以高中古琴校本课程为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的学习也不再停留在仅仅唱几首歌或听几支乐曲的水平上,学习乐器已蔚然成风。学校音乐教育中器乐进入课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第二课堂及兴趣小组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开展器乐教育有助于学生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和增强自信心。因为参加器乐训练,必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还需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及方法,在器乐合奏时更要讲究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习器乐,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要做到持之以恒。学习中肯定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没有一定的意志和毅力是不能学有所成的。因此,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历史悠久、浩如烟海。中国民族民间乐器洋洋洒洒、不可胜计,并很早就开展了纯器乐的创作和演奏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其中民族器乐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奇葩,由于它本身萌发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同时又有几千年文明历史代代相承的丰富积累,在能够正确认识传统艺术文化价值所在的当今时代,更加施展着无穷的魅力。一、民族器乐教学的开展(一)幼儿启蒙教学进行民族器乐教学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从小抓起。民族器乐作为“母乳文化”之一,小朋友应该是最先了解和受到熏陶的。这对今后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从幼儿开始进行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