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要构建一套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注重学生"五育"的发展,体现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学校的评价体系应和学校的文化、课程相关联,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彰显学校特色。因此,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的引领下,学校开发了特色奖励机制——小白果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素质将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幼儿终身受益。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美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开展“五育”工作意义重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剖析,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全方位发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五育”一体化的具体实践。当前,可从确定教育目标、营造课程生态、建立融合机制、完善融合评价、提升教师素质、创新学校治理、加强资源协同等方面入手,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美育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深度分析发现,美育高质量发展存在难为表现,包括五育割裂,美育实施孤立化;认知混淆,美育成效虚空化;师资欠缺,美育地位边缘化;评价失衡,美育发展功利化。由此,探究美育高质量发展能为路径:搭建美育阶梯系统,内化五育融合深层意蕴;达成美育观念共识,促进个性意识和谐发展;完善美育资源体系,带动政府层面宏观调控;强化美育评价机制,借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美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有其价值所在: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推动美育实施全面发展;以美育人到以美化人,唤醒美育意识内化发展;地方特色到全国同步,刺激美育资源蓬勃发展;双向评价到多元共评,促进美育评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智慧校园或智慧课堂构建智慧评价系统是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基于P&P智慧课堂,构建P&P智慧课堂平台评价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五育”评价体系、创新“五育”评价方式、丰富“五育”活动内容,形成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和泛在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实现“五育”并举,协助教师减负提质,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自2004年启动学生成长记录袋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持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近年来,更是在"五育融合"理念下,基于学校实际和育人追求,构建评价指标,创新评价工具,改革评价方式,完善结果应用,建设学校教育质量内控机制。从学校教育质量内控机制的内涵认识出发,分析学校从评价1.0到评价3.0的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整体呈现学校"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学校内控机制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7.
宋闽莉 《教育》2024,(10):57-59
<正>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成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五育融合”教育。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五育融合”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适时了解学生课堂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的一种有效反馈。小学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开展教学,进行科学的课堂评价,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一、“五育融合”教学简述  相似文献   

8.
办学活力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抓手,而办学主体的内生动力是办学活力之源。五育融合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以联结人的需要为驱动,以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为导向,以分权、放权、监权和质量评价督导等治理举措为保障,激发、释放和增强教育实践主体的内生动力。为使五育融合为主导的动力机制有效运作,提出基于全面发展视域解读培养目标、围绕真实情境问题展开教育教学、紧扣协同育人机制营造教育生态等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出发,提出建立“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当前,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格局初步形成,“五育”融合的实践仍需探索。“五育”中的智育重、德育疏、体育弱、美育少、劳动教育缺的短板和弱项依然明显,融合推进实施尚需时日;认识的二元论、知识的箱格化、学科的分离化等问题依然出现在我们的学校和课堂中;“五唯”评价,特别是“唯分数”“唯升学”评价导向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征程,“五育融合”为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五育融合”的提出可以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中找到逻辑基础。构成“五育融合”机制的要素既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媒介,也包括教育系统外部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在空间维度上,“五育融合”的运行机制表现为教育媒介共生共建、教育者分工协作、教育系统外部协同育人。在时间维度上,“五育融合”的运行机制表现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制订整体工作方案、实施多元融合模式、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四个连续性环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五育"走向融合一体离不开教育评价的价值导向.本文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结合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成果以及上海市某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经验,提出了数字画像构建框架,充分挖掘学生多来源、多维度、多模态成长数据,开展标签分析,根据不同的角色需求呈现学生个人画像以及群体画像,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各维度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深入推进新时代"五育融合"理念的校本化落实.  相似文献   

12.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改下一种新型评价观与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国家对学校校本化、常态化、规范化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四川将推行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一套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又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以推动育人方式变革,适应新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各学校的当务之急。基于此,以围绕川大附中五育并举研究性课程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维度为例,谈谈基于四川新高考背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王桂香 《快乐阅读》2011,(23):46-47
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美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而要加强幼儿美术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引领课程迭代升级,课程则是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目标任务的核心载体,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贯彻教育方针政策、优化既有课程体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均印证了“五育并举”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紧急性。一般而言,“五育并举”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对课程诸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与系统规划的过程,学校要在澄清“五育并举”课程体系构建理念的基础上,阐释“五育并举”课程目标的应然之意、推进“五育并举”课程结构的整合融通、组织“五育并举”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制定“五育并举”课程的运行方略。为保证“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适切性,应组建课程审议小组作为五育课程体系的组织保障,融通课程资源作为五育课程体系的条件保障,建立课程“评价—监控”机制作为五育课程体系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五育融合育人是顺应新时代要求对“怎样提高育人质量”的科学回答,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高职院校仍然存在五育割裂各自为政、五育融合育人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在明确五育融合育人内涵要义和新时代高职院校五育素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五育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五个对接、一二课堂互补校内校外结合的原则,科学构建必修与选修并存、一二课堂一体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同时,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建立多元多形式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实施第二张成绩单、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等措施,全面保障高职五育融合育人实践的具体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一套适合高校学生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创新学生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通过基于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通过整合育人资源、创新育人形式、强化育人过程,构建过程与结果并重、线上与线下相融、“五育并举”的立体化评价体系。研究设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五个方面综合评价系统,以“五育”积分形式点滴记录学生的成长,高效科学的反映每个学生在厚德、启智、强体、悦美、尚劳等方面的实时发展情况。既能体现共性,又能体现学生能力水平及个人创造性。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提升,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17.
仇晶晶 《家长》2024,(8):185-188
<正>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得以进一步凸显,这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未来学习意义重大。科学素质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促进他们对自然事物和科学现象的观察与探索,深化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喜爱与理解;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促进幼儿五育全面发展与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幼儿早期发展培育指南》是一部致力于保障幼儿健康,帮助幼儿茁壮成长并发挥其全部潜能的幼儿发展行动指南。《指南》凸显儿童本位、社会共育和公平至上的核心理念,关注看护者的身心状态,重视母乳喂养和响应式护理,强调五种幼儿托育发展方法。这给中国幼儿托育现提出启示:协调各级政府及部门责权,支持早期幼儿托育体系建设;利用群众居民委员会,建立高覆盖且极具亲切感的社区幼儿托育服务机构;解决待遇及专业化问题,助力幼儿托育工作者发展;推出行业标准以管控幼儿托育机构质量;结合国外托育经验与中国国情以完善早期幼儿托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林榕  吴金华 《教育评论》2024,(1):150-156
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质量监测、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与初中、高中艺术类课程水平考试等三种评价机制已成为广大美育教师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三种评价机制的内涵解读,厘清三种评价机制的逻辑关联,聚焦评价功能定位与价值。三种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形成,实现美育育人功能,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五育融合的育人根本任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挖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概念嬗变的逻辑、深入理解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内涵、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促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梳理综合素质概念形成的历史脉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概念认识的萌芽阶段,综合素质从应试教育迈向素质教育;在概念的发展阶段,综合素质从基础目标走向多元兼顾;在概念的深化阶段,综合素质从五项并举转向“五育融合”。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概念嬗变的逻辑起点是教育矛盾的时代变化,嬗变的现实逻辑是社会发展的阶段跃进,嬗变的价值逻辑是人的发展不断深化。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内涵具体表现为:对接世界、丰富内核,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内涵;转变理念、回归初心,凸显综合素质重要价值;智能加持、打破局限,谋划综合素质的深远发展;技术赋能、开拓创新,指向综合素质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