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人遗弓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吕氏春秋》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在路上把所带的弓遗失了,却不去找,他说:“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捡到了,那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事后说:“把‘楚’字去掉就可以了。”老子则说:“去掉‘人’字就更好了。”楚国人不计较自己丢了弓,想到的是楚人得了弓;孔子则更放大将国界去除,人遗之,人得之;而老子则是回归了自然,弓由自然产生,弓回到自然,这广阔的胸襟就是与天地交融在一起的,而无人为的分野,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李明珠 《语文新圃》2009,(10):35-36
庄子创作寓言,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决不奢侈地用两个字。往往是三言两语,几笔勾勒就是一则寓言。几十个字的寓言,在《庄子》中比比皆是,而其超短寓言连标点在一起才二十余字,如“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逍遥游》);“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天地》);“朱浮漫学屠龙于支离益,  相似文献   

3.
一、部首区别法对音同义不同的汉字,采用部首区分法效果较好。如:“蔽”与“避”,都有遮掩自己,使其不被发现的意思。但“蔽”字是草字头,表示用草等遮盖物,将其掩盖起来,不被发现。“避”字是走之底,需离开原地。才能不被发现。因此。“蔽”字一般用于“隐蔽”、“遮蔽”;而“避”字却只能组成“逃避”、“躲避”等。二、部件区别法对形近义不同的汉字,宜采用部件区别法: 如“哀”“(亩衣)”“衰”三字、只有中间“一”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理解荀子“劝学”之用意,关键在于理解“学”字的内涵。儒家原典及相关文献认为“学”字内涵有二:一日效,即模仿;二日觉,即感悟。“觉”为主意,而“效”为工夫,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君子的“智明无过”,也就表现在对“天象”与“人象”的正确感悟与模仿上;同时,君子所学之内容,不仅包括《诗》《书》等儒家经典,更有扩及整个宇宙与世界的当下之变。苟子“劝学”是建立在其“性恶说”之上的,亦即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去恶向善、改邪归正。  相似文献   

5.
盛唐诗人王维有“诗佛”之称,其佛教的“空”观思想在他的诗作中有充分的展现,主要集中一个“空”字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自然之“空”间接表达佛学禅意;二是以禅意之“空”直接体现自己的“空”观思想。“空”乃佛学之精髓,也是王维心灵追求的终极觉悟。  相似文献   

6.
弗雷格在自己的语言哲学体系里提出了著名的“涵义”理论,并将这样的“涵义”解释为指称对象的“给定方式”;“给定方式”存在于语言或数学表达之中,只有通过这样的“给定方式”,联系同一对象的不同信息和认知模式才得以呈现;然而,囿于“经验实在论”的限制,弗雷格将自己的“涵义”及其“给定方式”放置在了一个非理性的语言符号世界之中,从而导致了弗雷格“涵义”因“实在论”需要而失去其真实“位置”的结果.文章基于相关理论的分析,旨在确立弗雷格“涵义”及其“给定方式”的位置与主体,探讨“涵义”及其“给定方式”的理性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7.
荒漠甘泉     
曾经以为,世间的众生说到底都是金钱关系;曾经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做自己的人生信条;曾经把“金钱第一”作为口头禅;曾经把见义勇为看作是沽名钓誉……直到这件事,才使我重新认识了这简单的“人”字。当大家齐心协力为我们推车的时候,当人们累得满头大汗而我们还来不及说声“谢谢”的时候,当那位同志用笑声拒绝我们赔偿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人”字虽然只有简单的两  相似文献   

8.
释“兑”     
<正> 《说文》“儿”部曰:“兑,说也。从儿,(?)声。”段玉裁曰:“说者今之悦字。”按,兑为“悦”义,表心理活动,而许氏释形为“从儿(儿即人字)”,形义似不相傅。今考之甲骨文,兑字之形为(?),下部、中部象人将口上仰之形,上部象口呼气之状,其字实为“从人从口从八”会意。人的生理规律,气憋则难受,舒气则悦怿,故训“兑”的本义为“说(悦)”至为确当。  相似文献   

9.
“所”作为代词,位于动词前与“之”组成所字词组时,所字称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性限制的人、事、物。当所字位于介词前与“之”组成所字词组时,所字称代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原因、工具、条件、方式方法等等,这时所字称代介词介绍的对象.所字的称代内容理论上清楚易晓,然而接触到纷繁万变的文言文句,却往往使人费解.《例说》(载《语文教学通讯》1984年第11期)作者认为《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诺,恣君之所使之.”一句的“所”是名词,应解作“意”.这实际是把代词所当成名词来解释了.诚然“恣君之所使之”一句中的“所”不能与后面的“使之”直接结合构成所字词组,然而由此判定所“非代而名”却也失之武断。“所”之所以是代词,是因为“所”在句子里有其称代的内容,在“恣君之所使之”一句里,“所”称代“使之”的方式方法。先秦文言文里似“恣君之所使之”这样结构的句子并不乏见。例如: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人格的培养。教育究为何来,究为何存在?那‘何’字只指一个东西,就是人格。”这句经典言论出自著名教育家潘光旦之口。“人格”就是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教育就是在结合了“人格”之后对其进行做人的基本教育,让人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并引导人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思考,以塑造人高尚灵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世界著名的企业家希尔顿有段颇值得深思的话:“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5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必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元之多了。人,也是如此。”通过深加工,由生铁而马蹄铁而磁针而手表发条,其价值得以升级巨增。人的价值除客观因素外,同样取决于自我“深加工”的程度。积极的追求,就是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深加工”。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并非易事。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不  相似文献   

12.
“之”字是《百喻经》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它的使用使得《百喻经》语言更加的紧凑,表达性更强,使得每个小故事更加生动完整的表达出其中的寓意.本文拟通过对“之”字的动词、代词、助词等用法的考察,并结合《百喻经》中“之”字的用法,揭示不同的“之”在句子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从而形成了该书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3.
按《说文解字》, “嫁”的意思是“女适人也”。根据《辞海》,“适人”的意思就正是“女子出嫁”。现在,我们提到“女子结婚”都会用“嫁”字, 但在古时候还有其他字词可以表达这个意思。除了“嫁”字,古人还用“归”字表达女子出嫁的意思。《诗经·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  相似文献   

14.
孩子天生爱表现自己,使人了解自己、关注自己,同时也希望自己融合于其所在的集体中。“胡扯”是他们表现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用这种人类最基本、最简单的交流方式“胡扯”来表现自己,表达自己,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而教师们却往往反对孩子们的“胡扯”,尤其是孩子们课堂上的“胡扯”更是令教师头疼。面对孩子们天生喜欢难以改掉的“胡扯”,  相似文献   

15.
“最怕写作文”是中学生的共同心声。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无论可议是学生普遍的感受。许多学生对写作没有激情,咬笔头,望天空,其核心的问题是他们没有表达的冲动,没有自己对人、事、物的独特感受。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北宋欧阳修认为:“文章之道,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可怎样是“勤读”?怎样是“多为”呢?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咏写过秋景秋色,然而只有《故都的秋》最值得人领略欣赏,因为它别有一番情韵。文章的题目“故都”二字指明描写的地点,饱含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洗炼含情。文章的第一二段是总起,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作者先写北国故都之秋才够得上秋味:清、静、悲凉,令人向往。接着写江南之秋,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惬意。文章第二部分是分写,从记  相似文献   

17.
汉语“之”字结构,因为“之”字前后的音节数量不同,导致不同的韵律和重音模型,也会影响它们的生成能力。使用重音推导模式,可以发现不同的音节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重音值和节律模型,如果这种节律模型与其结构、语义表达一致,那么就会有很强的生成能力,我们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相关结构进行表达;而如果其内部节律模型与结构、语义表达不一致,或需要一定的实现条件才能调和其矛盾,那么它们的表达和生成能力就受限,也不会有大量的实际用例出现。因此,在汉语“之”字结构中,选择哪种节律形式作为其最佳表达形式,与其内部的音节数和韵律模式有直接关系,如果其韵律模式与句法、语义、语用均有一致的表现,那么它就应该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爱莲说》是一篇写物抒情,托物言志,寓哲理于暗喻之中的名文。“爱莲”即爱君子之德。全篇只有两个自然段,十句话,一百一十九个字。文笔洗练而又婉约。作者巧妙地通过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含蓄地表达自己处在那种污秽恶浊的社会环境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趣,讥讽了那  相似文献   

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此语出自《论语·述而》。孔子这句话之所以成为古今良言,盖因揭示了一个道理:再小的范围内都有可学之人,也有值得借鉴的人,只有虚心好学才能不放过学习的机会,不断增智明理,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20.
“之”字多数易释,然亦有少数难解。笔者罗列三解,以供读者参考。一、“之”犹“于” ((观巴黎油画记》“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一句中,“之”即训为“于”。《淮南子·主术》“上告于天,下告之民”一句中,“之”和“于”互文,“之”犹“于”。《札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米熹注:“之犹于也。”译:人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