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是抒情方法,有时,二者容易混淆,我们要细加区别。“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向。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的新编初中《语文》第三册,在“阅读提示”中提到《陋室铭》是托物言志的名作。笔者经仔细思考,颇不以为然。因为,《陋室铭》并未将“陋室”的物性物态作为描述主体,甚至没有一句写到“陋室”的形状、颜色、结构、陈设等方面的特征,而是在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之后,以“陋室”居者的生活行为作描述主体,以显示其“德”何以为“馨”的所在,以证明“陋室”之不陋,所以,虽也有寓意在其中,也是言志之作,却并非运用“托物言志”之法。辨析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我们对此文写作方法的基本认识,也关系到我们的教材编者应该把怎样的…  相似文献   

3.
[升格导语] 含蓄写情,要求作者笔下之景能够充分地代替作者“说话”,代替作者抒情。也就是说,作者应该让自己的主观感情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该直接将它“指点”出来。可是,如果一味追求含蓄也容易流于晦涩。那么怎样避免这种缺憾呢?《文心雕龙》说得好:“应物斯感,感物言志。”我们把这种写景抒怀的方法称之为咏物言志。比如许地山写《落花生》,先“咏物”,描写花生的可贵品质“只把果实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拔出来”;然后“言志”,说明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表面好看而对别人没有益处的人”。  相似文献   

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寻常景、平常物中感悟人生,是散文《拔稗子》与这些千古名句的共同处。《拔稗子》托物言志,借“稗  相似文献   

5.
“托物言志”的散文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致力挖掘“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多用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另一种是以“物”为线索,通过描述与“物”有关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考。以写“树”的散文来看,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属于前一种写法;刘耀仑的《白果树湾的回忆》(载《少年世界》91年2期)属于第二种写法。《白杨礼赞》众所周知,对前一种写法的论述也多;本文主要刘耀仑的以《白果湾的回忆》为例谈谈第二种写法。  相似文献   

6.
《窗口》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散文单元)写作训练中的一个文题。训练要求“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以《窗口》为题,写一篇散文。对于此题,笔者指导几届学生作过试写,但均因文体走样而告失败。今年,笔者草拟了“审题概述”、“灵思引发”、“点拨举例”和“下水作文”的教学方案,再行施教,收到好的效果。下面是这个方案的一个大概。 审题概述 关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 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有三种情况:一是《荷塘月色》、《绿》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二是《灯》的托物言志,运用象征;三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托物抒情,寄情于物。权衡三种写法,可以看出,以《窗口》为文题写一篇散文,宜采用第二种,即学习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练习写托物言志的散文。 散文《窗口》,“窗口”应是象征物,人们在“窗口”  相似文献   

7.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中国文学本有托物言志的传统,《论语·子罕》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借松柏表现坚贞的人格。《离骚》里的美人香草,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操。有些作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也常常隐去真意,而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在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中,不少是这样的。因此,鉴赏中国文学,必须注意有无寄托,如果有寄托,就要进一步弄清是什么寄托,透过表层的意象,体察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无论什么诗歌,无论写什么,总是为  相似文献   

8.
“感物”说又称“物感”说。感物观念最早见于《易经》,感物说真正进入诗学理论始于《乐记》,而发展成熟为中国古典关学范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人合一是它的哲学基础。感物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开启了“言志”和“缘情”的诗学传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托物言志”这类课文在小语中占有一定位置。例如,《牵牛花》、《落花生》、《种子的力》等。“托物言志”课文,主题思想不作直接交代,而是抓住物的特征或特征中的某一点,通过详细、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从面把文章主题形象化,使读者通过对物的形象的认识,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受到教育和启迪。正因为这类文章主题的形象化,所以这类文章的主题鲜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爱憎分明。《牵牛花》一文,作者通过对牵牛花藤蔓生长过程的观察,着重抓住花蔓“无时不在回旋向上伸展”,赞扬了“生之力”的强大,含蓄而深刻地讴歌了当时处在国民党反  相似文献   

10.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是抒情手法,二者容易混淆,故需作一比较。“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例如我国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就是典型  相似文献   

11.
精读重点即物明理,咏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作者高洁坚贞的节操和恬淡乐观的情趣.简要导析一、文章是怎样布局谋篇,步步深入地托物言志的?作者的志趣怎样?这样写的作用如何?《陋室铭》可分为四个层次。一、(从开头至“惟吾德馨”)以山之“有仙则名”,水之“有龙则灵”作  相似文献   

12.
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是指通过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作者主观情感与认识的写作手法。如,杨朔的《茶花赋》、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灯》等,都是成功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名篇。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托物寄意散文比较多,如《白杨礼赞》、《荔枝蜜》、《茶花赋》、《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等。这类散文有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通过大自然中的某一具体事物的细腻的描述和刻画,引伸出深刻的哲理,表达出浓郁的思想感情,寄理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简言之,就是“托物”以“寄意”。要搞好这类散文的教学,就  相似文献   

14.
“比”和“兴”是《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对此作出过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意思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后世往往把“比”和“兴”连说在一起,直接称为“比兴”。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创作与发展,而对这种艺术手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潜在的文化心理我们似乎还缺少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顾名思义,写的是物,寄的是意,写在此而意在彼,写景状物是托词,是手法,真正的用意是“借物”或“托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志向罢了!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写作手法,也是作者抒发情志的常用手段。其实,我们平常写作时也没少用过这种手法,我们常常把老师喻为“春蚕”、“蜡烛”,也有同学喜欢把老师喻为“铺路石”,假如择一写成一篇文章,写的是春蚕,而歌颂的是老师的奉献精神,这就是“借物抒情”。许多作家诗人也常常用此法写作。如屈原的《橘颂》,写的是橘,歌颂的却是爱国情怀;于谦的《石灰咏》,写的是石灰,表现的却是…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导引《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主旨。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把握文本,揣摩表现手法;二是把握  相似文献   

17.
阮籍是我国中古时代“别有一家”(王士禛《古诗笺·凡例》)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人,其八十二首《咏怀》之作,被前人盛誉为“五言之警策”〈钟嵘《诗品·序》〉,“神至之笔”(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阮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比兴手法来托物寄意,言志抒怀,致使其诗歌“深于其托”  相似文献   

18.
“比”和“兴”是《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对此作出过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意思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后世往往把“比”和“兴”连说在一起,直接称为“比兴”。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创作与发展,而对这种艺术手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潜在的文化心理我们似乎还缺少深层次的探索。朱熹这位大学问家只是从艺术手法特性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他虽然总结了古人在艺术创作中所遵循的经典方法,并给了后来的人们以…  相似文献   

19.
[升格导语] 我们在《中学语文》2002年第12期学过了咏物言志。咏物言志的特点是,因物生情,有感而发;一般先描写事物,再直接抒怀。可是,现在我们一些同学写记叙文,落入了一种不良的俗套:有人每写一件事,都要在结尾来一个议论抒情,或表示决心,或检讨忏悔,或有意拔高;有人每叙述一段文字,都要议论一番。针对这种滥发议论与抒情不加节制的现象,我们不妨学习一种新的文章笔法——“皮里阳秋”。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 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笔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是本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