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诠释学理论的研究离不开人文科学的视野。对于以探讨“精神”问题为依归的“精神诠释学”来说,它同样脱离不开作为“精神人文学”的研究视野,即以“天人感应”作为它诠释“性与天道”的诠释学基本原理。以“天人感应”为中心,精神诠释学以“道—言—智—境”的方式展开其诠释学思想观念的行程。这方面,中国哲学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诠释学思想与实践经验。“道—言—智—境”不仅是中国哲学诠释学特有的诠释学运思逻辑,它还具有先验的普遍性,同样可以用来观察与透视以基督教神学诠释学为代表的西方精神诠释学类型。中国精神诠释学采取的是“由圣而神”的诠释学思想路线,而西方基督教神学诠释学走的是“由神而圣”的诠释学研究进路。虽然这两种诠释学的理论出发点与诠释思路不同,但这不妨碍它们都是将作为宇宙之最高终极存在的“神圣精神”作为自己诠释的最高目标。从而,中西两大精神诠释学传统终在诠释学的“终点”和“登顶处”相通与相逢。  相似文献   

2.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一方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批判近代科学理性的同时恢复实践理性的本来面目,因而他的诠释学实际上是一种实践哲学的诠释学,或者诠释学的实践哲学。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作为实践哲学,在《真理与方法》中表现为对理解的应用性问题的强调;而在其后期思想中,伽氏试图以诠释学的实践哲学来维护或确立人文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合法地位,把实践哲学看作具有基础意义的哲学。诠释学的理解本体论离不开语言的对话,对话也是实践哲学的基本条件,因而对话精神是伽达默尔实现诠释学实践哲学理想的有力工具。伽达默尔认为人类未来社会的最终理想就是交谈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诠释哲学     
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区别“诠释哲学”和“哲学诠释学”这两个概念,或者象通常那样把它们当作同义词使用,今天仍在广泛一致的意义上突出了这一点:即通过这一对概念标明了哲学中的一个自身的领域,这一领域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方的和盎格鲁撒克逊语的语言分析与科学理论作为另一方的变种而显露出来。这一哲学源于欧洲,更准确地说,“其最初的源泉很久以来已在德国”,它是这样一种哲学方向,即使“哲学史词典”的完成成为可能。对“诠释学”和“哲学”概念作如此编排并不是全新的。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诠释学”——一种陈述的逻辑——曾是他的《工具论》的一个部份。在近代之初始,J.C.  相似文献   

4.
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曾经有"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的说法。围绕这一说法,国内诠释学界就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问题以及"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诸问题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论争。深入思考可以发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实现了整个西方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这一转向以《真理与方法》的初稿写作(1955—1956)、公开讲演(1957)和正式出版(1960)为不同的时间节点,而其晚期思想不过是这一转向的进一步延续。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之所以成为实践哲学,不是因为它着力探究"伦理学"或"政治学"领域中的实践问题,而是因为它将"理解"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予以哲学思考。伽达默尔是要在诠释学中恢复实践哲学传统,而不是要把诠释学改造为伦理学。在当代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理论建构中,必须注重"实践哲学导向",尤其是亟待展开"对普遍东西的具体化"这一伟大主题的方法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为坚定共产主义思想信念提供科学理论范导,在多维哲学视野里对人的本质进行哲学反思,应当遵循“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相统一的路径,才能引出新的正确结论。在经济哲学和社会哲学视野,即从人的发展的外在关系考察,人本质是“经济动物”和“政治动物”的统一体;在科学哲学和文化哲学视野,即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上考察,人本质是“经验动物”和“信息动物”的统一体。人的本质表现为追求利益和权力的外在本质与追求成熟和知识的内在本质的统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相适应,是追求意义及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哲学诠释学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和世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真理观,诠释学经验流程的分析达到了这种关系并保证了在这种关系下的真理。在诠释学经验流程中,艺术经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开放性,在诠释学经验中具有一定的奠基意义。语言作为中介的本体是诠释学经验得以成立并具普遍性的存在论基础。《真理与方法》这本书不仅建立了一种新的真理观,即立足于海德格尔本体论存在之上,并将它上升为一种各命题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提供通达这种新的真理观的方法,即诠释学经验的方法正是通达这一新的世界关系的必然的和必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知识状况和现代哲学对传统知识论的超越,迫切要求课程领域建立一种以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知识观。“教化”是人的精神的转变,强调人既走出自身与知识和人类文化等客体精神交往、又回到自身的双向历程。在“教化”的视野里,知识从有待入去占有的对象物转变为人实现自我超越并与世界建立完整意义关系的手  相似文献   

8.
诠释的旨趣在于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将政策视为文本形成了政策研究方法论的诠释取向,探究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路径是发挥诠释学方法在政策研究中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诠释学理论的演进历程提炼出“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诠释学分析要素,结合政策特质以“政策制定者”“政策文本”“政策受众”为三个支点建立教育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框架,并提出从教育政策制定者行动理解文本意义、从教育政策受众行动阐释文本意义的两条分析路径,进而选取我国《规划纲要》与“双减”等政策文件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将诠释学方法引入教育政策研究,不仅可以探明教育政策意义的传递逻辑,揭示阻碍教育政策共识达成的原因,还可以实现对教育政策意义的深入理解,促进教育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9.
程玮 《高教探索》2006,(6):74-78
现代哲学研究聚焦于人类主体自身的探索上,对人性及人类本真内涵进行重新审视和理解。本文以伽达默尔文本观为理解视域,从教育哲学的深层视点解读师生关系的内涵。师生关系是一种共享共悟的“人—人”关系而非相峙的“人—物”关系;师生关系是互动互融的对话关系而非教与学隔裂的独立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开放的理解关系而非封闭的主从灌输关系;师生关系是共生共长的视界融合关系而非教化的训导关系。  相似文献   

10.
哲学诠释学中的"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对“问题意识”本身的哲学思考很缺乏。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理解中的“问题意识”所做的思考相当深刻和富有力度,特别是他对“问题在诠释学上的优先性”和“问题的方向性意义”的阐述,以及对“问题的开放性和界限性”的辩证分析,能够为我们加强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普曼所奠基的儿童哲学是为了弥合时代中教育与哲学的分离而提出的教育变革,是对杜威所提出的“哲学—教育”一体化问题的推进。二人虽在儿童哲学教育的实践问题上有很大的分歧,但他们都赞同“回到柏拉图”。儿童哲学即是回归“哲学—教育”一体的教化本原的努力。深度反思儿童哲学必须回到柏拉图所奠基的西方哲学的源头处,重新思考“哲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儿童哲学的发展不仅是要处理好儿童哲学与蒙学的关系,而且这一问题本身涉及古今中西视域中对未来“哲学—教育”的整体性构型。  相似文献   

12.
伽达默尔自传《哲学生涯》表现出哲学与诗并重的明显旨趣。《哲学生涯》展现了哲学与诗相辅相成的成长关系,伽达默尔从早期热爱文学的新康德主义者成长为海德格尔派的存在主义者,最终有机地将诗融入哲学之中,创立独具诗化风格的哲学诠释学。伽氏诗化思想的形成与其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背景、古典语文学的修习、海德格尔早期存在论与晚期诗化思想的影响以及德国哲学的文学传统都有内在关联。伽达默尔诗化哲学是对古希腊哲学和语言学、德国古典美学以及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与融合,是西方诗与哲学之争的古老传统在20世纪后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诠释学经验”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很重要的概念,在《真理与方法》中,他首先通过考察三个例证,细致地分析了经验概念;然后再通过分别辨析三种类型的“我”与“你”的关系,阐明了三种不同的诠释学经验;最后指出效果历史意识是真正的诠释学经验。这种分析方法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儿童观与教育行为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生成的。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儿童哲学教育的不同理念和路径,儿童观的确立,在中外都经历了从单一平面到多面立体、从简单对立到复杂多元、从客位视点到主位立场的演变。儿童哲学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关注,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让儿童哲学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而独立存在,而且作为理念和方法向更多的学科课程乃至课外校外活动拓展延伸。儿童是属于未来的,也是体验和见证当下的;儿童哲学要面对的未来社会和未来学习是值得期待的;未来的儿童哲学教育,将走向对“人”与“智慧”的兼爱,走向哲学与学科及生活的融合,走向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大众哲学”。  相似文献   

15.
德国教化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化是德国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体现了德国教育学的人文特性和民族特色.从作为目的的教化来看,教化体现了一种非政治的带有美学色彩的全人理想;从作为过程的教化来看,教化体现了异化与复归的无尽的辨证过程,人与世界(文化)的无尽的相互作用.教化的文化关怀,体现了德意志民族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寻求及其与纳粹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化的非政治性,体现了一种对教育的自身逻辑的寻求,但在教育日益工具化和教育科学日益科学技术化的今天,正面临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和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 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5,(7A):59-59
现在,我们已身处现代性教育规训与教化的历史境遇之中,显然我们无法回避诸如“教化与规训的对抗”“理性的癫狂”“个体性的迷思”“自我实现的隐忧”“理想的命运”“道德的脆弱”和“知识的幻觉”之类的教育哲学难题。《规训与教化》一书的作从现代性的化处境出发,对上述七大方面的教育现代性问题进行了颇为细微深入的思考和极为坚实有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解读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本体论与诠释学的关系,可见语言在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的中心作用。继而通过与海德格尔的语言与诠释学的关系思想的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伽达默哲学诠释学理论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