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丽 《作文》2024,(14):24-25
<正>“苦”和“答”这两个字看似和植物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在造字之初,它们也指植物。“苦”的金文写作“■”,上面是“艸”(■),表示这是一种植物;下面是“古”(■),表示读音。“苦”的造字本义是指一种叫作苦菜的植物,可以清热解毒。因为这种植物味道有点儿苦,所以,“苦”字引申为味道苦。  相似文献   

2.
认识疑问句     
<正>课文中,有很多带问号(?)的句子。如: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找春天》)2.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开满鲜花的小路》)3.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开满鲜花的小路》)4.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5.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千人糕》)问号是疑问句的标签,在书面语中,我们可以根据它进行句式判别。疑问句是根据语气对句子进行划分的四大类别之一,另外三个是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相似文献   

3.
在唐代有个习惯,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家家要吃糕,像端午节吃粽子似的。有一年的重阳节,大诗人刘禹锡和一些朋友头载茱萸,登高饮酒,联句作诗。他看着眼前一盘盘蒸得香喷喷的糕,想用糕这个词。“糕、糕、糕……”诗人轻轻地念着,觉得用糕字,写的是眼前事,声音也响亮,用到诗句里满合适。但又一想:“不对呀,糕字在老百姓的口里倒常常提到,但《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和《春秋》这些古书里可没有糕字啊,能用吗?”他反复思量,叹息一声:“唉,既然《六经》里没有糕字,我就不用吧。”后来,别人也写《重九诗》,就在诗中嘲…  相似文献   

4.
张敬 《农村教育》2004,(12):48-48
晋代画家顾恺之吃甘蔗,总是由不太甜的梢部开始.一口一口吃向甜甜的根部,它称之为“渐入佳境”。甘蔗可以这样吃.但课却不能这样讲。因为课的甜处,往往在“梢部”,越往后.味道就越淡了、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每一节课的开头。一个好的开头能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人,这样才不至于让你的课堂成为免费的安眠药发放地。  相似文献   

5.
秋味     
秋是什么味道?香梨和苹果说:“秋是香的,我就是秋风吹香的。”柑橘和甘蔗说:“秋是甜的,我就是秋气熏甜的。”山楂和红果说:“秋是酸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酸的。”红辣椒说“秋是辣的,我浑身的辣味就是秋风吹出  相似文献   

6.
<正>【人生最爱的滋润】有个成语叫甘之如饴,饴就是咱们最早用高梁和大米等淀粉类原料发酵而成的糖。从很早很早开始,人类就自觉地追寻着甜的味道,而糖是甜味最佳的载体。化学上把糖类物质分析为多羟基的醛类和酮类的化合物,但对于我们来说,糖是巧克力,是大白兔奶糖、是蜂蜜、是甘蔗……  相似文献   

7.
    
马桥人对味道的表达很简单,凡是好吃的味道可一言以蔽之:“甜”。吃糖是“甜”,吃鱼吃肉也是“甜”,吃米饭吃辣椒吃苦瓜统统还是“甜”。这样,外人很难了解,是他们味觉的粗糙,造成了味觉词汇的缺乏?还是味觉词汇的缺乏,反过来使他们的舌头丧失了区分辨别能力?在饮食文化颇为发达的中国,这种情况殊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正>离开家乡后,每逢中秋佳节,我都会想起儿时过中秋节的情景,并为那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俗而陶醉。儿时的中秋节,没有奢靡风气的侵染,没有花样翻新的晚会,只有自古以来就打上中秋烙印的习俗——做糍糕、分月饼、烧火塔。制作糍糕的主原料是大米,在中秋节前两三天,妈妈就开始浸泡大米,然后用篾筐将大米盛起沥干,中秋节的前一天上午,妈妈会用"石对窝"这种原始的工具,把米舂成米粉。到了晚上,在妈妈的巧手下,形态各异、或咸或甜的应节糍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们咬下一口苹果的瞬间,牙齿、舌头和咽喉开始运动,感受着果肉的香脆。在咀嚼的过程中,苹果汁液与味蕾相互作用,激发了口腔中的味觉受体,我们便尝到了甜和酸。苹果的香气则会通过口腔后方的空气传递到鼻腔中,由嗅觉负责感受。这些信息,会在大脑中一个叫“前脑岛”的地方整合起来,完成我们对一只苹果的味道感受。整个过程非常快,快到让人“词穷”。我曾经就是这类“词穷美食家”——再好吃的苹果,我都只能用一个“甜”字去形容。  相似文献   

10.
1.读笔法。在学生刚掌握一些基本笔画、部首时,应采用“读笔法”教学,即独体字、合体字的部件按书写顺序读出每个笔画的名称。2.部件分解法。根据字的结构、掌握的部件和独体字读出每一部件名称的方法,称为“部件分解法”。如“甜”字,左边是“舌”字,右边是“甘蔗”的“甘”,合起来就是“甜”。3.字形分析法。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对有关结构单位分合加减,从而逐步建立识字的思维模式。如“减”,去掉“冫”是“咸”,“舌”加“刂”是“刮”字等等。4.比较法。即通过与熟字比较异同的识字方法。如“…  相似文献   

11.
一天,妈妈对我说:“胜胜,去买根甘蔗吃吧。”我高兴极了,到小店买了一根粗甘蔗回来。妈妈看了看,说:“你怎么买这种甘蔗呢?看,这甘蔗根部那截太短了。”我迷惑不解地问:“有什么区别啊?”妈妈说:“甘蔗的根部更甜些。”我想,这是为什么呀?姐姐走过来,说:“我们做个小实验,解决你心中的疑问吧!”她拿出一个杯子,一包砂糖,一瓶开水。“先把杯子里灌一些热开水,再把糖放进去。对了,不要搅拌。”过了5分钟,姐姐要我慢慢喝糖水,我发现越喝到下面越甜。“好,你看看杯子里有什么?”姐姐说。我看到杯底都是些没有溶解的糖。姐姐说:“甘蔗吃到根部,也…  相似文献   

12.
(课件出示图片:香蕉、辣椒、咖啡、杨桃、酸奶、苹果等,引导学生说味道)点评:课前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来自然引出课题做铺垫。学生说出味道的同时,就读准了课题中的“酸”“甜”二字。  相似文献   

13.
爱比甘蔗甜     
《小朋友》2007,(Z1)
今天,妈妈给我吃甘蔗。妈妈说:"天天,你吃下面的吧。"我问妈妈:"为什么呀?"妈妈说:"甘蔗下面的甜。""为什么呀?"我又问。妈妈告诉我,甘蔗上面的水分流到了下面,所以特别甜。现在我知道了甘蔗下面部分特别甜,我也知道了妈妈对我的爱比甘蔗还甜。  相似文献   

14.
<正>中考作文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其中关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同学们常见到有关“具体”的评价。何谓“具体”?评判作文“具体”的标准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于评价考场作文中重视“写具体”这一项能力?以近三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为例:《有一种甜》强调对“甜”这一具象味道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课件出示图片:香蕉、辣椒、咖啡、杨桃、酸奶、苹果等,引导学生说味道) 点评:课前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来自然引出课题做铺垫。学生说出味道的同时,就读准了课题中的“酸”“甜”二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日中基本味觉词的语义对比,两国的语言表现上,发现对基本味觉词的理解异同。这个差异出现在基本味觉词的派生义和用途方面,如日语的“甜”字有贬义的消极意义。汉语的“甜”字表示的是积极意义。再如“苦”字存在两国的共性,是因为两国均为以佛教为主的生活圈有关系。汉语的构词能力较日语强,较广泛的情况下,可以运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第二课堂》2014,(1):17-19
有人说,“家”是有味道的。吧唧一下嘴巴。你尝到“家”的味道了吗?有人说:“有点儿香草雪糕的味道。”淡淡的,很温馨。有人说:“像极了蜂蜜。”甜滋滋的。一直甜到心底。有人说:“像洋葱。剥开来,我直掉眼泪。”它带来一种想哭的冲动。  相似文献   

18.
表里不如一     
<正>"枣泥糕,香香甜甜的枣泥糕……"叫卖声逐渐远去,我趴在二楼的窗边,看着那个叔叔吃力地蹬着车子,我尝过他的枣泥糕,不是记忆中的味道,不甜也不香。孩童时期,每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过年去外婆家了。那是一个比城里不知要热闹多少倍的地方,到处都是孩子,走到哪儿都有长辈给你压岁钱。我喜欢趴在二楼的窗边,看邻居们的孩子在天气好的时候放纸鸢。他们的纸鸢很漂亮,冬天微风吹来,纸鸢后头的丝带飞  相似文献   

19.
《求学》2004,(7):32-40
——甜是五昧中最可人的滋味。人们常用“比蜜还甜”形容生活的美好。“甜滋滋的”形容心情的舒畅。如果真要用一种味道来形容时下一些热门行业的话。那非甜莫属: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发展前景广阔……种种好事。怎不叫人甜到心里?  相似文献   

20.
传说无锡籍大画家顾恺之喜欢吃甘蔗,但是与常人不一样,嚼食甘蔗时,总是自末稍吃到主干再往下直至根部。有人对他的这种吃甘蔗法感到很好奇,他则回答说:“渐入佳境”。意思是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