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记忆,文化传承是传统村落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本文结合楚雄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旅游开发策略。楚雄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中以"茶马古道文化"、"盐井文化"最具有代表性,通过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开辟"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廊道和科普研学营地,传承文化遗产、培树文化自信;保护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唤起文化记忆。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苏州传统村落是吴地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章以陆巷—杨湾村落集群为例,对苏州传统村落的文化脉络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内涵,并提出功能多元融合、文化创新提升、区域联动开发的旅游开发思路,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集群的文化精髓,并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和中国智慧。现有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态研究,尚未从整体视角系统分析文化景观基因信息链的空间形态特征。本文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文化景观基因信息链,运用形态特征基本分析模式探究信息链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空间组织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张谷英村文化景观基因信息链空间形态特征的基本类型有等级型、文脉型和风水型。等级型的民居信息链依宗族礼制的秩序演化,呈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的“丰”字形;文脉型的耕读信息链以耕读文化为脉络隐性发育,呈线性模糊、散点分布的串珠形;风水型的龙形风水信息链是在山水环境和风水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呈虚实相间、巨龙戏珠的树枝形。(2)三类信息链都彰显了联通性、有序性、向心性和韵律性的空间组织规律。(3)信息链的发育和形成主要受自然山水、宗族血缘、儒家礼制和风水思想四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文化活力维度的探讨大都基于城市情境,难以适用于旅游情境下传统村落地方文化活力的测量。本文以松阳县域内的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为案例地,从村民的视角出发,通过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探讨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地方文化活力的内在结构和测量量表。结果显示,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地方文化活力由文化行动力、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创造力3个维度、13个测量指标构成。其中,文化行动力是地方文化活力最有效的构成维度,之后依次为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凝聚力。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情境下传统村落地方文化活力具有区别于城市情境下文化活力的新维度和新内涵。研究结果不仅丰富和推进了文化活力的基础研究,也为传统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农耕文明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存,随着传统村落保护的兴起,村落文化景观近年来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众多的侗族传统村落,但目前对于这些村落的保护重物质而轻文化,逐渐走入误区。文章以侗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为主题进行研究,以程阳八寨为例,对其村落文化景观构成的要素、关系、特征及演变进行分析,并从文化景观的视角提出保护策略,为其他侗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延续的重要表现。以“空间生产理论”为视角,从“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和“表征的空间”三个侧面分析目前池州石门高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其存在着三元空间割裂导致进度缓慢、主导力量丧失导致低度均衡无发展状态、游客“凝视”失效导致市场推动力不足等问题,应在统一三元空间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寻找新的力量或契机推进实践工作开展、加快文化旅游开发力度激活市场动力等方式基础上,重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业在滇西新华村的兴起与发展对该区域的村落社会组织、社会关系、家庭角色和宗教设置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重构了村落社会文化的基本结构。文章认为旅游产业从强制和诱惑两个维度作用于地方社会,改变了传统的村落文化结构,促使新华村从一个传统村落向现代村落转变。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4-29
寻找一条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已成为当今紧迫的任务。结合暑假龙岩市古村落田野调查的《城镇化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问卷调查》,分析龙岩市传统村落的分布状况,城镇化发展对龙岩传统村落带来的负面冲击以及传统村落应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城镇化背景下促进龙岩市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应还原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传承传统村落的优秀历史文化、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与人才吸引途径、发挥政府与相关主体对传统村落发展的作用、创新传统村落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20,(3):72-78
以中国传统村落潮州"象埔寨"为研究对象,对村落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近距离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GIS空间技术方法分析村落文化景观与地方集体记忆间的关系,并对村民地方集体记忆建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村落文化景观与地方集体记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宗祠、家庙、游神仪式等是村落典型性文化景观且在建构地方集体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宗族伦理秩序、文化信仰、风水观是村民地方集体记忆的重要因子;村民重视文化景观的延续和维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村民地方集体记忆的深度并进行再塑造;村民地方集体记忆又强化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更新,增强地方认同感.通过对潮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与地方集体记忆的分析,不仅可建构地方集体记忆,推动区域文化遗产持续性保护和乡土精神回归,也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旅游热的兴起,对传统村落风貌的利弊影响也凸显出来。本文结合具体实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尽管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风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总体而言,仍是利大于弊。客观而言,旅游开发事实上起到了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作用。应当提倡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维持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8,(1):107-111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的根脉,是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传统村落保护模式主要有三种:就地保护、异地搬迁和发展旅游。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意识淡薄、商业化过度开发、"老龄化、空巢化"等是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健全法律法规、提升营造策略、培养自觉保护意识、坚持文化自觉才能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从精神上重新催发对根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
红色旅游是文旅融合典型代表。以东至木塔乡传统村落为例,在调研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基础,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考察差异化的红色文化旅游的场域—资本—行动逻辑。研究表明,传统村落区内外红色旅游资源是建立空间载体场域的物质前提;政府、开发商、居民、游客需建立合理的场域结构和场域关系,以文化资本为中心,引导权力合理配置下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消费资本的有序转化;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存在时空上的叠合,场域—资本—行动应以时间为轴线、以空间为平面,进行适度的时空拓展延伸,丰富红色传统村落文旅产品及项目的多样性和可参与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过程中亦可以感知、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本文在分析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对研究生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当前我国研究生传统文化传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考察调研、创新训练和成果推广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研究生文化传承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湘西地区37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湘西地区传统村落数量和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湘西地区传统村落类型多样且完整,不同历史时期存留的传统村落分布都有明显的集聚性,获批的传统村落时间分布以2016年和2018年分布较集中,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三个条带区域,县市空间分布以交界区域较为集中。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了湘西地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两者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并从保护和利用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修水县黄沙镇箔竹村为例,从人居环境现状、选址格局、承载的文化遗存和传统民居建筑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箔竹村的资源特色和开发潜力,提出保存原有空间形态和建筑形式、维持传统生活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大地农业景观和重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措施,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促进传统村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试论城市文化景观的演化与构建——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景观是地表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是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地域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每种文化景观都表现出特定地域文化在空间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延续。文化景观中文化史层的研究对当前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和构建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大连市为例,探讨其文化景观演化的轨迹并提出了保护和构建大连市城市文化景观的思路和对策:突出"西洋建筑"城市文化景观特色,加强保护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旅游功能;合理修缮旧建筑、理性规划新建筑,构建和谐的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无形文化遗产、重视大连市文脉传承,构造协调的非物质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7.
在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之南的黄土塬上,豫西传统民居形式——地坑院以其古老而神奇的特征,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从远古到现代的物质记忆。地坑院不仅建筑形式独一无二,而且村落中蕴藏着的文化符号记载着的厚重历史,也充分反映出豫西地区大自然与人类千百年来和谐共处的历史文化特点。但伴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众多久居于地坑院的村民逐渐从地下迁居地上,在一幢幢楼房替代传统民居的过程中,传统村落正一点点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因此,探究如何保护和传承豫西地区传统村落中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河南省文物保护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传统村落分布情况及村落中民俗、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探讨了满族文化空间对满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需要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村落的传统文化价值弱化、生计模式发生改变、众多文化遗产资源被功利化。在以社区居民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文化的传统价值,把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整个村落的文化集体记忆,促使生态博物馆健康运行,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当今供给侧改革的侧重点之一,从旅游资源、经济运行特征、情感价值等角度,分析了目前比较盛行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依据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不同时段,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为甘肃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