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中外作家都是修辞方面的专家,他们通常借用一种具体的事物来象征一类人、一种精神或其他.著名的中国女作家舒婷曾写了一首诗《致橡树》,这首诗借用橡树和木棉描述了一对恋人.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米切尔写了小说《飘》,她在书里向我们展示了两对恋人:维希礼和媚兰;瑞德和斯佳丽,这两对恋人是橡树和木棉在《飘》中的情感再现。  相似文献   

2.
张美芹 《教师》2013,(6):105-106
一、课堂写真这是一堂真实的情境作文课!上课的地点在校园的庭院。校园的庭院里有两棵树,一棵金黄的银杏,一棵是火红的鸡爪槭。这两棵树成了初冬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成了全校师生们关注的亮点。作文课上,我带着学生走进了庭院,一睹这两棵树的风采。尽管天气有些阴沉,不时地还飘些雨丝,但两棵树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学生们一下子围在树旁,仔细端详起来。有的仰起头,不住地夸赞:"好漂亮的银杏树啊!好美的鸡爪  相似文献   

3.
舒婷的《致橡树》通过木棉和橡树的对白,鲜明地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关怀、互相理解、共同进步的爱情观。这首诗的爱情观,已经成为爱的箴言,指引着人们爱的道路。诗中的橡树和木棉,是意蕴极为生动鲜明的意象,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气和女性的阴柔之美。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则消息,“美国科学家新发现马齿苋可防治心脏病”。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在校园里、庭院里甚至马路边经常可以看到。上海浦东新区的许多大型绿地  相似文献   

5.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首诗是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中描写了庭院内外洁净美丽的自然景色,赞美了主人的高尚人品。先说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静元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作者先写“湖阴先生”家院子里的环境,这是诗人的第一印象。“茅檐”,即茅草和屋檐,这里指屋舍的庭院。这是借代的手法。“静”即净,诗人仅用“无苔”两字就写出了净的  相似文献   

6.
《八小时以外》2012,(2):30-31
如火般的木棉并不是从舒婷的《致橡树》开始才成为一种爱情象征的,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民歌《木棉道》中就唱过:"爱情就像木棉道,季节过去就谢了。"木棉,这种树形高大的植物,有一种飒爽的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才让舒婷选中,让它在那首影响深远的诗中成为相互独立的爱情象征。  相似文献   

7.
当我看到这首诗,我一下子就被它惊呆了.它美好、开阔、安静、羞涩,仿佛一种迷人的存在. 它带着点甜美的小惊慌,有些欲擒故纵的六神无主,但它是令人期待的,它是木棉溢出的香气,是小小的星光和夜色下大海里涌动的梦想. 木棉、香气、夜、星星、梦、月光,面对这些生动的词语,你有办法拒绝它们进入你的脑海里吗?你有办法拒绝它们带给你的阔大的想象吗?诗歌写到这里,是往前推进还是就此做些变化,取决于诗人的演绎能力.诗人在此突然把奔放的情感收回——“它抑制了跃出海面的鱼群.”  相似文献   

8.
《致橡树》写于1977年,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舒婷以书信的形式,通过塑造木棉对橡树的真情告白,进而表现一种平等、自由、独立的爱情观念。诗中木棉的爱情口号无疑代表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宣言,在舒婷看来,这也是最完美的爱情法则。同时,这首诗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独立与对封建观念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9.
木棉故事     
来南方之前,对被称作“英雄树”的木棉一直抱有很深的敬意和仰慕。在我落脚的第一个南方城市中山,从宿舍到学校的一个路口转角处,有一棵大的木棉树。冬天过去,是木棉,在每一个梢头,悄悄地攥紧了一个个小小的拳头。每次从树旁经过,我都要停下来细看一回,看那蓓蕾又大了一分。从木棉开出了第一朵花,一直到繁花满树,如火如茶,  相似文献   

10.
我长大了     
我膝胧地感到自己 长大了。 我不再是昔日的顽 童,更多的是沉殴和冷 铃,我开始有了属于自 己才知道的秘密.有了 只有在无人的时候才偷 偷写上两句的日记。 我真的长大了。 我胸前别着白底红 字的校徽,胸脯挺得高高;我徜徉在青松与楼群之间,漫步在校园的每一条小径上,用未摘到的野花编织梦幻的花环。 我以一股青春的热情,开始了我的追求。 我爱文学,更爱文学的分支—诗! 诗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一种事业,但我爱她,追求她。 诗是惑情的升华,青春的呼喊。 胸前的校徽、团徽,老师同学的帮助鼓舞,校园里粉红的花蓄,周末的晚会··一都给我以创作的…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陈校长的导引下,走进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田实验学校美丽的校园。一栋乳白色高大的现代教学楼宇横亘在校园里,东边是一个红绿相间、环着塑胶跑道的大操场,楼门庭院的青草绿树丛  相似文献   

12.
一、“挫折教育”再次受挫 新学期开始,就南方雪灾现象,我准备在班级结合“挫折教育”再搞一次献爱心活动。课堂上,我刚提到南方雪灾,有的学生就在底下说:“下雪好玩,怎么会是灾呢。”我想到校园里上几周下的雪还没有全部融化,便立即请人端来一小盆放在讲台前,让学生先把手指插进去,再谈谈感受。学生纷纷前来,手指一插,几秒钟后,连声说:“好冷、好冷……”。  相似文献   

13.
寻春     
赵津金 《辅导员》2013,(23):44-44
当校园里的落叶铺出一片金黄,当公园里的木棉红透半壁晴天,我知道,花城的春天,如约而至. 年复一年,花城的春天总是不负众望,极尽绚烂,花城的春天俏丽活泼,耐人寻味.闻一路花香,看一路美景,我们踏上了寻春的旅程.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的中物态文化表现形式是最直接的,"润物无声的物态文化"是校园文化追求的一种境界.我偶尔一次去通州中学,它们校园科学楼前花圃别有特色,并没有布置成鸟语花香的庭院,而是被修剪成"三个问号".  相似文献   

15.
校园故事     
金波词谢白倩曲6一是像像5事事事5一故故故1=C中速 1 2 42}:;3,}通IJ…邢一…334了.校园2.(校园)了.(校园)一条河,一首小诗,晨风轻轻,校园校园校园是像像事事事故故故迅巡丁毛一支歌,一篇童话,春雨沙沙,/一、6 6 67/、1 .6 着着笑送河里流诗里有微风雨传56岁月也有悄悄的....... 2一3 21通经}影子,泪花,话,歌里童话里的心里的5 6.唱着你我秘密通纽{落一{i我。大校园校园和不了你长发i一{i芽。12微风33吹远6!6全}叠“i了歌声,乙一一了-、5}5花,旦」{1.只有校 渐慢 l 流水漂走了,奋飞1三一论。。}故事里的园故事 /、说不完︵一21一落…i一}i…  相似文献   

16.
一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则消息,“美国科学家新发现马齿苋防治心脏病”。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在校园里、庭院里甚至马路边经常可以看到。上海浦东新区的许多大型绿地以及近郊的田埂边更是可以找到很多马齿苋。我的安徽老家里的人还把马齿苋晒干煮肉吃,味道非常鲜美。  相似文献   

17.
木棉成为岭南的象征并非一蹴而就,其文化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在明代之后。陈恭尹为木棉塑造的英雄形象,因其符合大众的审美期待而受到后世的接受和认同。木棉能够加冕南花之王,主要得益于文人对南海神祠前木棉古树的群体性题咏。祝融意象的参与让南海神庙的木棉获得一种地域象征的地位,也形塑了后人对木棉作为南花之王的普遍记忆。近现代的市花评选更是将木棉的英雄形象与革命话语相结合,不仅巩固了木棉的文化地位,而且拓展它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阳蓝天上,太阳是白云飘出来的。沙漠里,太阳是驼铃摇出来的。山路上,太阳是竹筒唱出来的。校园里,太阳是我们笑出来的。请跟我一起,轻轻地读上面的句子。好美好美的句子,平时高高挂在天上的太阳,仿佛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跳着欢快的舞()蹈()。如果你肯仔细听,说不准还能听到她那嘀嘀嗒嗒的脚步声呢!是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写作指导——现在,我要告诉大家,前面我们一起念的那些句子,就是一首诗呢!要知道,诗也是作文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诗人,学写一首诗送给自己吧。那么,要怎样才能写好一首诗呢?1.诗歌是怎么样的…  相似文献   

19.
早春二月,雨疏风骤,晚来风急。昨日回乡省亲,忽见田野间一树树木棉花次第开放,金盏花儿和盘托出,片片红唇,灼灼其华,沁人心脾。古之木棉俗称海边花,据说木棉原属舶来品,主产地为美洲。最早是由商贾携带而来,因适合南方尤其是广东、海南一带暖热气候,于  相似文献   

20.
《致橡树》是舒婷的代表作。现作为新诗中的朦胧诗选入中学课本。这首诗选取的意象非常新鲜:橡树、木棉。对于这两个意象怎样理解呢?在课本中的预习提示中对此有解释:“这首诗对橡树男性阳刚气概的赞美和对木棉树女性柔韧气质的刻画,都显示了作者的特有的风格。”这里说木棉象征女性的柔韧气质,恐怕不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