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放·体验”德育立足于开放的思维,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来形成和完善德性,以情境、体验、指导为结构要素。阐述“开放·体验”德育的基本含义,提出“体验”的主要类型,介绍学校如何通过“开放·体验”德育模式结构开展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3.
责任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应然”不是“实然”。“应然”转化为“实然”的过程,就是规范转化为师德的过程,就是“德化”的过程、“德性”形成的过程。道德规范能否内化取决于人们对规范的认同,而对规范的认同又取决于人们对自己所在群体和所从事的事业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他才会形成对学校和事业的责任感,而有了这种责任感他才有可能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性”和“德行”,从而成为一个有高尚师德的人。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德育》2004,(8):22-25
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有社会生活能力、有主体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个体的德性形成,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认知层面即“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而实现的。对于个体而言.其道德知识能否成为道德观念,主要取决于其情感的投入程度。因此,要充分认识情感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情感性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德育是以“道德人”假设为基础的,由于对“道德人”理解的偏狭,“道德人”在本质上就成为了“义务人”、“责任人”。德育目标过高只是德育低效的表层根源,而“道德人”假设才是传统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深层根源。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德育基础的置换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建设是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反思,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而且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们的工作。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哲学反思,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不断将其“化为方法,化为德性”,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威力,不断提高共产党人的觉悟和精神境界,塑造共产党“两个先锋队”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在缓解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还从理念目标、行动实践等层面为学校德育创设了新的境遇:从“分数为重”到“身心为要”使学校德育的首要地位进一步显现;从“有限德育”到“开放德育”使学校德育时空资源扩大。但与此同时,作为一把双刃剑,“双减”政策也为学校德育带来新的实践困厄:在行动选择上,学校德育难以摆脱知性德育的实践传统;在专业推进上,学科德育、活动德育的专业化程度缺乏保障;在协同实践上,家校社德育实践面临分化与背离倾向。超越“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实践困厄,需要实践统整,建立完整德性追求的学校德育实践;筑牢专业,保证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全面开展和深入推进;搭建协同机制,以教师德育专业化引领家校社的协同育德实践。  相似文献   

8.
麦金太尔关于“人整体生活的善”的理论,从强调善的整体性出发,提出了新的德性概念。由于现代社会德性缺失的成因在于现代性的羁绊,因而我们只有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对德性进行归一和整合,才能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德性理念体系。  相似文献   

9.
“主知主义”德育观作为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一脉,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认知和理性是德性和德育的源泉;德性的获得需要理性的支撑;道德认知与思维构成了道德教育的起始环节。“主知主义”德育观又有其自身难以僭越的限度。它不能担保认知与实践的相涉相融;认知并非道德的唯一要素,知性教育亦非德育的全部;知识不能自动地成为道德指导,智慧亦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主知主义”道德观不能如其所是地确保道德教育的价值与实效。对其合理性予以德育学辩护,对其限度予以德育学反思,是为了建构一种理想的德育研究致思趋向,以超越单一的“主知主义”从而以整合的视域对多元道德取向予以统驭或涵摄。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反思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可能提高“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的意义 1 教学反思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反思现代教育困境,乃在于教育已被作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工具、国家竞争之根基、个人获得知识技能以求未来幸福之手段而倍受青睐。这就根本地决定了教育只能蜕变成工具性的驯化与生产,沦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而本真的教育绝非成“材”、成“器”之育,而是成“人”之育,因为教育的本义乃灵魂的触动、思想的唤醒、情感的充盈,从而德性的养成、善性的提升、精神的丰盈、最终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依据当今初中生心理健康、伦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需要进行修订的,彰显德育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注重人的“德性”培育。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13.
终身德育理念是一种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倡导德育必须贯穿于个体生命过程始终,不断完善个体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个体德性成长的价值追求与精神范型。终身德育理念的实践路向在于:做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衔接,实现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建立全社会参与德育的制度环境,强化个体道德反思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如何使学校德育早日走出困境,德育工作者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乃至整个德育模式都进行了反思。不过,制度德性对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方面尚欠深入认识。 我们的根本观点是: 第一,要解决社会道德、社会风气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这种完善,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即通常所说的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即从不道德的制度到道德的制度,制度本身要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第二,对于学校德育来说,不能回避制度德性。我们主张学校德育应该正视并弥补制度的  相似文献   

15.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分析了“生本德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动因,从德育理念,思想,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学校“生本德育”的实质和作用。并提出了当前学校德育必须实施“生本德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其核心价值在于塑造人、发展人。一位哲人说过:“如果没有德性,知识越多,造成的罪恶就越大。”这就昭显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古代教育中,礼(德育)是“六艺”之首。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说明实行“孝”“悌”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当前一些青少年缺乏社会公德,不讲文明,没有礼貌,理想淡漠,心灵脆弱,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面对这种种问题,无一不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以来对教师的称谓就有“经师”与“人师”之别,盖有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之说,“经师”乃知识之师、专业之师,“人师”乃德性之师、教化之师,“经师”乃为师之必要条件,而“人师”乃为师之充要条件,“经师”由艺臻道后才能成为“人师”。立德树人的实施主体为教师,只有从“经师”走向“人师”,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人师”的养成面临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功利主义追求现实利益、理性主义忽视美善德性等挑战。“人师”之质,在于胜理行义,将教书与育人真正融为一体,在于经明行修,不仅通晓理论而且德行端正,言教与身教真正合一,在于德行道艺,不但自己明道还要有传道善教的艺术,由此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9.
善的求索——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围绕“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个中心命题,探索了“至善”和幸福的德性内涵,达到“至善”和幸福的条件、途径与方法,认为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伦理德性以中道为核心;理智是人类灵魂中最高贵的德性;友爱是相互之间的善意;德性的力量在于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从人性的角度看德育应从分离走向融合 (一)德育与人的整体性融合,为培养完整的人格服务。人是一个生命整体,也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整体;由此,日本小原国芳提倡“全人教育”,分为“心”和“身”的两方面。人也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学整体”。王国维将“完全之教育”分成“体育”和“心育”,“心育”中又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但我们绝不能忘记,人是生命整体。“只要人的某些部分受到工具式的对待,那么整个人(人的整体)都会受到影响。人的灵性统一人的所有经验:做事的并不是手而是人;看的不是眼睛而是人;听的也不是耳朵的事,而是整个的人;思想的也不是人的脑而是人;爱的也不是心,而是整个的人。”由于人的德性被分成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德育也被分割开来,出现了主知的、主情的、主行的等不同的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