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也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中。音乐教育着重培养的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终生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审美教育放在音乐教育的首位,它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2.
"公共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必修课之一,是体现师范性、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一门重要课程。艺术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师范生群体,在心理学学习上存在着特殊的困难,本研究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综合分析并提出艺术教育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龙莲明 《现代语文》2013,(10):74-75
有些同学觉得语文学起来没有味道。据我观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的语文教师没有注重寓教学于美育之中,没有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能具有的那些宝藏。"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袁江 《考试周刊》2012,(38):185-185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学经典的电视剧改编,它所关涉的是不同艺术门类艺术审美的差异。"虚境审美"和"实境审美"作为理解不同艺术的美学方法,对于认识文学经典改编中的得失不无启迪。论文通过1987版和2010版《红楼梦》电视剧改编的虚境审美与实境审美转换、改编中"境"审美的不同层次以及改编中"境"审美的哲学蕴含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意境审美对于电视剧改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在学生眼里是在九年级刚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在任何一个化学工作者眼里就具有不可磨灭、独一无二的"美",我们作为从事化学教育的教师,在进行化学学科教育的时候也需要帮助学生发现这门学科的"美",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美"、"妙"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相似文献   

7.
葛萍萍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111-112,F0003
舞蹈教育,尤其在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中,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哲学问题,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舞蹈审美心理,才能做到教育的有的放矢、产生实效。针对当前舞蹈审美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要对舞蹈审美心理发生条件的主、客体进行分析,根据审美心理发生的特点实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赵爱军 《考试周刊》2012,(37):106-106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审美教育也就没有所谓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中蕴涵着许多审美因素,这种蕴涵"以美启真"审美因素的体育审美教育理念,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树立美好的生活理想。  相似文献   

9.
林晓华 《考试周刊》2011,(11):53-54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道出了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任何艺术都是以创造美、表现美为目的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在语文中发现美,进而能追求美。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分支,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语文中审美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是让不少大学生头痛的学科,尤其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本文针对艺术生的一些特点,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适合此类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术课作为职校幼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不同于专业美术学习的深度,也不仅只是美术知识的普及和美育教育,而是两者兼而有之。既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技巧,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杨晓霞 《成才之路》2010,(26):96-97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重视了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的教学手段,往往却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进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教育情景和教育时机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在音乐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在实施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汲取音乐艺术蕴含的文化元素,利用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及其思想内涵,发挥"音乐是情感艺术"的功能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没有了课程教育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办公室事务管理"作为高职文秘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日常办公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一个教学任务为例,探索"办公室事务管理"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把"艺术生产"作为人异化的生产方式来认识只是研究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一个角度,不能完全解释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困惑,也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马克思"艺术生产不平衡"的判断,不应从艺术和社会条件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而应从如何审美及如何进行艺术创作的角度进行分析。艺术是人把握世界的实践方式,目的是实现人自由的本质,审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对象化世界的水平及为对象化所付出努力的反思。艺术的意义是展现人自由自觉的能力,这不仅为审美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当代文化产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职业审美、职业想象力与创造力等各项职业能力的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艺术教育,可以采用学分制,必修课与选修课并举;面向全体学生,专业队与兴趣班共进;着眼于价值观培养,制订学生评价方案;因地制宜,开发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17.
高校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让学生能"水到渠成"式的面对市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大学阶段的规划只是一个起步,高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把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应凸显审美本质的艺术教育,其核心应是审美教育,艺术审美教育所追求的是希望幼儿对艺术所包含的精神、价值有所感受和体会,从而形成完整地艺术审美能力和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审美对象的建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就是自主选择,并且在审美欣赏中表现出审美惊奇。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 诗歌欣赏课对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体会母语的音韵美.有重要意义。但在中学教材中诗歌只是纯粹作为欣赏艺术让学生品味,并没有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因为在中招考试中,作为四大文体之一的诗歌,一直不提倡让学生写.在评价体系内也没有分值体现,这不利于现代诗歌真正在中学课堂登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画论中的"空白"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基础,在"虚"与"实"的相融相生中,展现着文学艺术悠远而深厚的意境美,作为审美主体的创造者来说,恰到好处地进行"留白"是增强艺术作品感染力的关键,由此欣赏者才能在这足够的想象空间中进行再创造,感悟与体味作品空灵的意蕴,没有虚空就没有意境,审美主客体精神的契合,在"空白"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召下产生了无尽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