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65):60-61
"穷则思变,差则思勤。"古人的智慧常常将成功与思维模式上的转变以及学习态度联系在一起。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典型错误问题,必须转变依靠加大习题量解决的思路,而是要基于深入分析找到根源和看清实质,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明了差错发生的机理,进而采取防范措施。文章基于对教学中小学数学典型错例的分析,从中发现教师教学方法、学生思维习惯和对计算规则等知识点的认知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典型错误的梳理,编写和应用预防习题集,同时改进教学策略,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正确率和提升其学习动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眼下,在一些物理资料中,经常出现用所谓的“物理原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题目,而且多是证明题,根据物理学中的一条物理规律或物理原理去论证某个纯数学问题的正确性.由于和传统的数学证明相比,这种论证过程看似更“简洁”、“独特”,所以,该方法常常被证明者自誉为“鬼斧神工”,并认为是自己“发现”了大自然暗藏的“玄机”.  相似文献   

5.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若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数学“猜想”是数学理论的“胚胎”,正如弗赖登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数学中运用“猜想”教学,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要学习的数学结论及解题途径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法时.教师引导学生由联想到猜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是激活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可猜想因素,恰当处理教学过程,这是十分必要。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周立群 《云南教育》2001,(21):47-47
创造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思维训练,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注重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也称之为扩散思维或辐射思维,它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设计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问题对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一个长方体,底面边长4厘米,高6…  相似文献   

8.
9.
王芳霞 《西藏教育》2010,(11):41-42
对于初中几何证明题解答要求做到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条理清楚,表述得当明了。但是,通过几年的数学教学,我发现有不少藏族学生在证明题的表述上存在证明格式混乱,条理不清,表述不当等问题,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谈谈。  相似文献   

10.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数学归纳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它在中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起来困难不大,但是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时,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13.
谢亚玲 《教师》2010,(5):85-86
数学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苏志云 《课外阅读》2011,(2):162-162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多向性、批判性、独创性等入手。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思维被替代的现象时有发生,概括起来不外乎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和学生思维替代学生思维两种情况。这种现象隐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引导过度、点拨过度、讲解过度,或者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优生思维替代差生思维、群体思维替代个体思维等等。总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都有可能发生思维被替代的现象,而且不易被人...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思维一般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一般的科学理论思维水平的重要前提。思维修养除了科学理论性外,还有许多其他特性,其中很重要的是理性、逻辑性和纪律性。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修养。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方面,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以信息社会为基本形态的21世纪 ,数学理念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数学不再被简单地理解为计算 ,数学是一种意识 ,是用数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因而 ,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 ,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模仿、计算 ,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 ,把思维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 ,不断给学生积累正确思维的信息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引导学生参与新知形成过程学生在数学课本上看到的一般是思维的结果 ,即算理、定义、法则、…  相似文献   

20.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导入”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精彩生动的导入能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小石子,激起一片思维涟漪,充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自然地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其以积极的状态进入到后续学习中,为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