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艳 《黑河教育》2012,(12):6-6
黑河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46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牌老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与时俱进,确立了“以师生发展为本,挖掘人的心理潜能,尝试成功,树立‘我能行’信念”的办学理念,以“文化立校、特色立校、科研强校、质量强校”做为学校工作的着眼点,以特色“精选国粹”为载体,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提升自身价值的自信,做到“今天我能行,明天我更捧”。  相似文献   

2.
我校开展的成功教育根据“成功是人积极进取的动力之源”这一原理,以激励全体学生追求并获得成功为办学的价值取向,旨在使他们自身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发展,自我增值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为了使后进生也能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实施成功教育过程中,重视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后进生也发现自身价值,由此恢复追求成功的自信,从而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前上海119万户学生家庭、10.4万名教师成了“家校互动”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注册用户,目前除暂无网络条件者外,上海市覆盖率已近100%。2007年度上海市政府“家校互动”项目经过一年多普及,在全市19区县的近2000所中小学、托幼机构成功开通,目前正面临一个更长的深化应用过程,以使“家校互动”更广泛地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家校互动”。教师应通过“家校互动”、“家家互动”延伸教育足迹,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网络中的“三方互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成为学生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信息互通是构建沟通的良好平台。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家校合作的教育意义,合理借助家庭的力量让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具价值,本文中我将以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为例,从改变家长的从属地位、从实处开展家校合作及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三个方面浅谈在初中教育中开展家校合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13,(7):52-55
在现代社会,家校关系走向互动,不仅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同时,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发展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也都对传统的家校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1月,本刊率先推出了“家校互动系列手艮道”,反映了上海的新思考、新实践。一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到了家校互动的探索中,实现着办学理念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学校与家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校应树立“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这一理念,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服务”为特点的家校合作模式,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实现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科学》2006,(14):F0003-F0003
潍坊市文区樱园小学创办于1999年,是潍坊市首个安居工程小区的配套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1000多名,教职工近60名。建校以来,学校以“体验成功、自信自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也爱,你所想的我在做的目标都一样”为家校合作教育指导思想,以创办六满意学校为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9.
周斌 《班主任》2010,(7):32-33
“家校通”也叫“校讯通”,是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捆绑而成的即时教育互动平台,目前已被众多学校广泛使用。“家校通”给家校沟通带来很大方便,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合理利用这一科技新平台,真正实现家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家校社协同构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链条”。新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定位在于以行动回归教育原点,促进人的生存与完善;强化教育的情境性,拓展和丰富教育空间;完善教育治理结构,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纾解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主体思想认知偏差化、资源实践活动薄弱化、组织保障机制滞后化、主体胜任能力欠佳化的现实困境,形成确立目标一致理念机制、搭建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和完善主体胜任力机制的参考路径,可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更好发挥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进入各行各业。这一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机制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模式,对凝聚教育合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合理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对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讨论了家校共育的核心概念和主要模式,对家校共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构建家校沟通云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引领学习模式、创新多元化互动模式“三位一体”家校共育新模式,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黑河教育》2012,(1):F0003-F0003
学校努力践行“从我做起,科学成长”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从改变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做人的自信,做最好的自己:树立“我变,校变;校荣,我荣”的信念。以“国防教育”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以小班额教学为办学特色,张扬学生个性,让每个孩子茁壮成长。全力营造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家校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现代教育走向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如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建立家校互动、合力育人的现代教育制度,需要社会、学校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家长的极力配合。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家校互动模式。已远远达不到现代教育的要求。当前。家校结合的现状如何,怎样能更好地实现家校结合的目标。本刊特采访了部分教师、家长、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以展现家校结合的现状,探讨其中的问题,汇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出和落实,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其地位也在小学教育中逐渐提升。然而,虽然这一教育理念已提出多年,但是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家校联系不足和偏重学生成绩等问题。这样的教育现状不仅暴露了家校共育模式的问题,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家校共育为基础,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共育、德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课改,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互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学、善学”。采用互动探究式教学法,我觉得轻松自在,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愉悦。学生们也觉得意兴盎然,回味无穷。我深切地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校共育”一词不再陌生,它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笔者正是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处学校和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分析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特点,以“沟通”为中心,为更好地实现中小学“家校共育”提出一些简单设想。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于1996年提出让每个孩子从小说“我能行”口号,拉开了“我能行”教育的序幕。“我能行”教育的宗旨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培养自信,保持自尊,激发勤奋,帮助儿童完成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学习任务。光明小学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在学校管理、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评价、家校协同各个方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郁虹 《考试周刊》2009,(45):233-234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素质的提高,以往家校合作的形式已不利于家长学校工作持续、有效地展开。建构多元互动的家长学校新模式,正是我园走出家长学校瓶颈的突破点。多元互动新模式,一是家校共享教育资源,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二是家校共享信息资源,发挥现代的沟通渠道。促进孩子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鉴于新时期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家校合作增加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家校携手共育,已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推进家校合作共育,关键在于班主任。强化班主任的家校合作协作教育的指导意识,提升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家校互动沟通等指导能力,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开展班主任“家校合作指导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成功是每个人根深蒂固的心理需要,成功教育在今天仍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精神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就必须实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