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贻锦 《新闻世界》2012,(11):109-110
清末时期,随着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大众掌握了新兴的政论报纸这一渠道,中国也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公共领域。以《时务报》的创立为开端,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开始了短时期的扩张,这带来的是统治阶层的权力向公众位移,清政府的权力开始摇晃瓦解。  相似文献   

2.
《时务报》是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 ,同时也是以译报为主要内容的报纸。本文从《时务报》的办报方针、译报的来源、译报的内容、译报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入手 ,对其译报进行了初步探讨 ,以期加深对《时务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正戊戌变法时期,天津是维新派在北方开展报刊活动的又一个重要据点。严复等创办的天津《国闻报》,与上海《时务报》桴鼓相应,分执南北舆论界牛耳。它不仅是天津地区中国人创办的最早报纸,同时也是维新派在华北地区出版的唯一报纸和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张日报。【富有特色的《国闻报》】《国闻报》是在上海《时务报》创刊后的第2年,即1897年10月26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一日)创刊的。社址设在天津租界紫竹林海大道,由严复与王修植(菀生)、夏曾佑(穗卿)、杭辛斋(慎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反常现象,同害怕报纸批评一样,不少人害怕报纸表扬。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记者前去采访一位颇有成就的中年知识分子,不想这位知识分子一口回绝,再三感谢新闻单位和记者的好意,就是死活  相似文献   

5.
胡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诗人,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七月》、《希望》等著名杂志。虽然他很少从事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曾经为《国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对新闻媒体的运作深有体察。另外,作为一位忧国忧一位忧国忧民、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诚如他自己所说,报纸“是一直在看,所积的感想自然不少”。他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观点颇具特色,值得我们珍视。一1942年,胡风已经是一个成名的编辑,常有年轻编辑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当编辑的秘诀”这样的问题。根据…  相似文献   

6.
许莹 《编辑之友》2011,(11):110-113
1898年8月,围绕《时务报》的"汪梁之争"以报纸奉旨改为官办告终,《时务报》由此而止,汪康年于8月17日另名续办《昌言报》,接续《时务报》出版10册止。《昌言报》保留了《时务报》的体例,在以译报为主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译编而淡化政论,表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新闻”?日本《广辞苑》的解释一是广义的,指新的见闻、消息;二是狭义的,指的就是报纸,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各大报纸,都称以“新闻”。所谓“新闻学”,就是将“以报纸为中心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关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过程的学问”。由于日文中的  相似文献   

8.
汪康年与《时务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起《时务报》,以往的学术界,更多地是颂扬维新领袖梁启超对此的贡献,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汪康年与《时务报》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汪康年对《时务报》创办、发展及完善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时务报》宣传维新观念,采取种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等内容的论述,为研究维新运动并将此项研究向整体性、多领域扩展,提供了一个新角度。作者在文中指出:“汪康年作为《时务报》的首倡者、主要创始人以及报务经营管理的组织者、执行者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时务报》的顺利发行、受到全国维新志士的欢迎,并成为变法宣传、推动维新的重要基地,除了黄遵宪、梁启超等人的努力外,汪康年有其不可磨灭的勋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维新运动时期为主要时间段,重点阐述在此期间以康梁为主的《万国公报》、《时务报》、《新民丛报》三份报纸的内容的历史转变,以此分析出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种种益处。  相似文献   

10.
晋一 《新闻爱好者》2010,(6):180-181
在古典自由主义何时嬗变为新自由主义又生发出新保守主义等问题的认识上,国内学者分歧颇大。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古典自由主义开始向新自由主义转型,杜威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新旧自由主义转型的旗手”。也有学者指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促成了新旧自由主义的嬗变,“直至本世纪(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才出现真正的分野与界定”。  相似文献   

11.
《观察》周刊是民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性刊物,筹备于1946年3月,诞生于同年9月。它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以思想和言论的力量在知识界产生很大影响,成为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要言论阵9也。1948年底被国民党查封。《观察》周刊当时不仅出了上海版,而且出了台湾版、西南航空版,发行到台湾、青海、新疆等边远地区,在战争的环境里,发行量超过十万份。《观察调刊创办人储安平,希望自己能办一份类似英国《泰啥士报卿样的报纸,靠言论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关于这份杂志的档案,我馆藏有该社几份未经公开过…  相似文献   

12.
储安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一个在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上有过成功尝试的独立报人。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本文以"不羁之士"四个字,来形容储安平起起落落的命途中所展现出来的性格魅力。本文将其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文学创作时期、自由主义撰稿人时期、《观察》复刊时期以及最后悲剧式的落幕。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分析与阐述,本文力图从新闻学视角来探讨储安平的办报理念、自由主义思想以及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4,(5)
《时务报》是戊戌维新时期倍受社会各方关注的重要期刊,张之洞对《时务报》的发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维新运动不断深入,曾受张之洞优礼有加的康有为梁启超与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政治矛盾,《时务报》大肆宣扬康派学说,突破了张之洞维护封建朝廷的"底线",张之洞转而力挺汪康年创办《昌言报》。张之洞对《时务报》态度转变的深层原因是其文化信仰和从政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报纸就是新闻纸,新闻是报纸的生命。报纸的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关键取决于新闻是否能经常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许昌晨报》是今年3月1日正式创刊的一份都市类报纸,其前身是《许昌日报·社会晨刊》。该报一创刊,即在报头显著位置打出了这样一个口号:体现新闻的力量!打出这样一个口号,就是要求这张充满朝气的报纸要在做新闻上下足下够工夫,使所报道的内容不断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从而使新闻焕发出足够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彰显报纸在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起初,在提这个口号时,也有一些采编人员认为就是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其实,体…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闻界竞争激烈。竞争的目标就是扩大报纸的发行量。一九六八年八月以前,《朝日》的发行量为707万份,号称日本第一,独占王座。从一九七六年底到一九七七年初,《朝日》的发行量退居第二位,败给了《读卖》新闻社。《朝日》何以败北?众说不一。该社老记者最知其中底细,他们冷静分析之后,认为原因有:失去野性无法拼搏《朝日》引以自豪的是,本报是知识分子的报纸,或者说,是绅士阶层的报纸,因此,格调高雅,与众不同,在日本新闻界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王晶 《青年记者》2007,(22):141-142
《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近代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时隔一个多世纪,《申报》早期经营中的许多创举和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申报》的早期经营时期主要是指从《申报》创刊到1912年《申报》产权被授予史量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电视化与电视的杂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大传播媒介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的今天,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这就是报纸的电视化和电视的杂志化.一、报纸的电视化所谓报纸的电视化,指的是在电视的强烈冲击之下,报纸越来越重视编排的视觉效果.这是近年来报纸偏排上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同志们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往往不懂事,对于实际事物往往没有经历,或者经历很少……要使不懂得变成懂得,就要去做去看,这就是学习.报社的同志应当轮流出去参加一个时期的群众工作,参加一个时期的土地改革工作,这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当梁启超在上海所办的《时务报》风行全国时,另一位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津主持的《国闻报》,则成为北方最重要的报纸。两报的言论,一时间南北并峙,遥相呼应。当然,严复的主要成就在于翻译西方学术名著,向国人介绍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但这位著名翻译家早年也曾吹响报刊评论的号角,在舆论界发出过巨大的声响。严复,字又陵,又字几道,“是一个十九世纪末  相似文献   

20.
杨娟 《新闻记者》2006,(5):71-73
1898年3月,《时务报》主笔梁启超写信给报纸总理汪康年,口气绝然:“非兄辞,则弟辞;非弟辞,则兄辞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