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说奉系军阀张作霖死而复活,听者会认为荒诞无稽。且慢,《辞海》注,张作霖于1928早6月4日晨,在由关内返沈途中在皇姑屯车站附近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近日读报,遇有“1931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入关”之说(10月28日今晚报三版《长寿研究与李允恪》)。试想,张作霖若死而未复活,他哪会死后三年又入关? 这是因为作者、编者不了解现代史上皇姑屯事件之故。其实映入读者眼帘的这类笑话又何止此例?另如笔者读到的下面几例: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以来,余开伟、黄鹤逸、夏商、张石山、李锐等作家先后退出作协,“作家炒作协”的现象愈演愈烈。年底,广东作协又进行改革,维持了数十年的专业作家体制率先在广东终结。改革的要点,是不再对签约作家发放创作津贴和出版补贴、所有进入文学院的作家都要经过选题申报、筛选、签约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足协展开打击足坛假新闻行动。据报道,中国足协新闻办公室7月28日宣布,“足协”于26日对涉嫌在国奥队参加奥运会预选赛期间,报道舒畅和李蕾蕾欲退出国奥队假新闻的《无锡日报》、河南《大河报》等5家报社和记者,作出“停止报社和记者采访中国足协主办的所有比赛的资格”的决定。“足协”这一决定在社会上和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那么,“足协”是否有权处罚新闻媒体和记者,“足协”的处罚决定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  相似文献   

4.
笔者这里说的“有偿新闻”,泛指以记者通过受礼、拿红包,或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采访便利(报销远程车、船、机票,甚至报销游山玩水的票据)为前提做出的新闻。说白了,这样的稿件是含了“金”的,含了被宣传单位的支出,也含了被宣传单位的用意。新形势下,有偿新闻的形式又有所变化和“发展”,有的编辑记  相似文献   

5.
曹文 《出版参考》2005,(4S):20-20
在上个世纪末,中国文学期刊遭遇了普遍性的、前所未有的尴尬;文学期刊的销量急剧萎靡、读者群大量流失,而这样的窘境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从未消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行政村一词不绝于耳,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或者一些重要会议报告中经常讲到,更为甚者,大报甚至党报上也不乏其迹。《新年愿望:尽快走遍415个行政村》;《山西大规模选聘大学生村官五  相似文献   

7.
“乌有先生”是报纸赶不尽的常客。此公真实的名字叫作“子虚乌有,通篇捏造”。然而不管中国外国、大报小报,乌有先生经常登堂入室,盖因其有万夫不挡之神功,取有价值的新闻易如探囊取物。在新闻高度竞争的时代,报人无不瞪大双眼找新闻。遇到这种“乌有先生”登门,尽管编辑心怀惴惴,但在“新闻价值”的诱惑之下,一惊一作之间,往往还是让乌有的东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版面的显要位置。结果当然是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电视剧无人问津的今天,《还珠格格》为什么会受到观众普遍的喜爱呢?我们不妨对此现象作一点剖析,看看当今观众对电视剧的收视心理趋向和文化需求是什么。一、定位要准确在《还珠格格》之前,琼瑶的电视剧几乎都是悲悲切切、哭哭啼啼的悲剧。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不食人间烟火的俊男靓女。这些剧刚在大陆播出时,让人有新鲜感。但是看得多了,观众觉得  相似文献   

9.
陈水扁“迷航”之旅,缘于其误判形势。在两岸经贸论坛和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之后,“遏独”已大势难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工作12年,除了有两年呆在有一定知名度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另外10年我都在新华社做分社记者。接触了中央、地方以及体制内外的很多同行,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我的好朋友,我也因此有机会了解这个行业以及从业者的心态。在一些场合,我曾经评价过这些心态。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人们在谈论如何扭转大中企业亏损局面的话题时,很少有人想到,铁路这个一直供不应求的具有垄断性质的客货运输企业,竟然也沦落到客货源大幅度下降、企业严重亏损的境地。“铁老大”,这个昔日的“皇帝女儿”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一套名为“另类”的丛书陆续摆上了大大小小的书店和书摊,据说,“另类”很受欢迎。有人甚至说,可以不做另类人,不能不读另类书。“另类”的吸引力在哪里?“另类丛书”之一的《格调》这样说:“等级是什么?它不是你的职业,不是你所居住的地方,不是你的餐桌举止,不是你有多少钱或者你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你很难说清楚。”“另类”的另一辑《香烟》的作者旁征博引讲述香烟的魔力,却在讲述的过程中成功实现了戒烟;《器具的进化》把目光投放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针头线脑上,去寻找世间物品来历背后的指导原则;《垃圾之歌》更能让你大吃一惊:“原来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和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都隐藏在人类的遗弃物里面。”  相似文献   

13.
14.
孙中山“奉安大典”轶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那些往事,深深地缅怀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15.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品牌。早在2004年,青岛一位女士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当人们努力寻找“微尘”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在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说,文章写好后,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作为有社会活动家、观察家桂冠,以探索社会、观察人生为职业的记者,除了对自己写的报道至少看两遍外,在动笔之前,对所要报道的单位,似乎更应该多看几遍,才能提高报道的准确性。有家工厂发生火灾,报纸对该厂作了批评。有位记者一听得他们“诚恳地接受批评、认真加以改正”的表态后,既不看他们接受批评的态度究竟诚恳到何种程度,也不看改进措施落实得怎样,更不看效果是否已经显示出来,就急匆匆地报道该厂如何改进之类,结果这家工厂却因祸得喜,美名远扬。但是,就在这位记者的“几不看”报道发表不久,因这家工厂并未真正重视消防工作,竞又出现了火灾苗子。对此,知情者说那位记者“戳瞎了眼睛”。  相似文献   

17.
18.
熊翠婷 《大观周刊》2011,(26):115-115
绿色经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也是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问题还需研究。发展中国家在走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道路方面还面临许多挑战,并且如何协调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更好的使绿色承诺由可能走向现实,为得到各国环境与经济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走基层接"地气",稿子才能添"灵气";跑基层不能跑一次、跑一阵子,而需要跑一辈子。"走转改"活动自2011年8月开展以来,各地新闻媒体包括一些网络媒体积极行动,走基层,  相似文献   

20.
庄伟  李谦 《青年记者》2008,(12):56-57
问题提出的背景 2007年,针对“中国龙”是否改名在国内各大媒体上曾被吵得沸沸扬扬。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龙”错译为dragon,违背了“中国龙”自身的意义和内涵,应该改译为loong;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我们所普遍认同,没必要那么在意我们国家自己的图腾在别人那里会产出什么样的感想,所以不主张为中国龙改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