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技术在纪录片应用中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扮演、3D还原等技术手段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使其对纪录片真实性产生的影响始终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探讨新技术的运用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以期对业内学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阎安 《东南传播》2011,(5):102-104
当代生活纪录片创作,从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上看,主要依循以下脉络创新发展:在栏目化体制下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重要依托;在娱乐化浪潮下以"给老百姓讲故事"开始大行其道;在民间影像语境下以"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谋求新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对于纪录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从长镜头的运用、自然光及同期声等方面浅析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对真实性这一特性的运用,并做了总结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孔路通 《视听》2021,(5):44-45
伴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大众文化市场涌现出具有娱乐性、消遣性等特征的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存在的纪录片,为了夺得眼球,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也开始将娱乐化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分析消费主义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指出纪录片娱乐化发展的特征,作出相应的反思,认为纪录片创作应平衡好艺术性、文化性以及商业性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泛娱乐性的...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创作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出纪实主义的误区80年代末以前,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即突出主体意图,淡化客观存在,说教意味浓重———这多少延续了“文革”时期“主题决定论”的思想———一部纪录片就是编导的一篇论文;采用的手法,也多是语言灌输式。故而,着眼点更多的是落在解说词的写作上(至今依然有人把解说词的写作水平等同于编导水平的高下)。某些纪录片甚至是先有解说词,后有画面,画面只不过是填充解说词的符号。这种创作方法不仅有悖于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也有悖于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人们呼唤着真实的复归,呼唤着纪实时代的到来。于是,《…  相似文献   

6.
在传媒产业化和市场化背景下,受欧美商业化纪录片的影响,新世纪我国纪录片创作发生重要转向。我国纪录片不再专注于精英化纪录片创作,转而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大量制作面向大众的纪录片作品,创作手法上也非常注重内容的娱乐化,尝试利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和高技术电视手段提高观赏性。这一转向给我国电视纪录片创造了新的生机,但也带来一些值得反思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的、完整的真实记录,不容许任何夸张与虚构.文章通过梳理纪录片的特点及发展历程,从纪录片的不同传播媒介角度出发,对纪录片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并重点阐述了新闻性纪录片的定义及特点,探析了新闻性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刘艳 《传媒》2015,(2):79-80
动画纪录片是动画片与纪录片相融合的产物.判定纪录片真实性的标准是事物的存在性;纪实是影视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与真实无必然关系;纪录片属性的保证在于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具有非影像化的真实题材, “虚影像、实声音”的创作特点.文章认为动画纪录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是众多电视节目的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不可取代的地位。然而对一部纪录片来说,即使它的内容再真实,表现技巧再高超,但如果没有创作者情感的处处渗透,也无法在众多的影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从而有力地吸引观众,影响他们的思想,达到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片类型,其发展历程与发展类型十分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其所代表的纪实美学,与纪录片一起,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然而,有些纪录片作品过于枯燥和乏味,特别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摄影部分,过分强调摄制参与,反而影响到了纪录片的真实性。本文主要从纪录片的真实性入手,着重探讨作品中的摄影部分,并举抓拍这一手法为例,具体探讨创作中的真实性,以期对这一问题做出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一次在网上看到关于纪录片概念的讨论,问什么是纪录片,很多人答像Discovery那样的。仔细想想是那样吗?回答是否定的,它只是纪录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娱乐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纪录片娱乐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亮 《东南传播》2013,(5):16-18
近年来,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纪录片在全世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纪录片真实性的疑虑。在国内,《故宫》、《圆明园》、《1405郑和下西洋》、《复活的军团》、《再说长江》、《昆曲六百年》等一系列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备受争议;在国际,《时间简史》、《2012启示录世界末日》、《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原子邦德》、《总统之死》等纪录片也褒贬各异。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是这些纪录片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三维动画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克服了以往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难以展现题材的局限,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纪录片坚持真实性原则的担忧,即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破坏了纪录片的真实性。本文从纪录片真实性方面思考,分析了三维动画技术的使用对创作纪录片的意义,旨在从理论上提升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的娱乐化是纪录片对于自己的突破,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的选择上都体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创作理念,正是这一突破使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我们应当承认纪录片的娱乐化为纪录片打开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天空,同时,也为纪录片的生存争得了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纪录片娱乐化归结为“市场化”的必然选择。面对市场化的今天,电视台一方面是宣传者,另一方面又是经营者。纪录片要生存不能仅仅依靠电视台的出资,还要吸引投资商,有可供纪录片销售的平台,还要有一套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只有产、供、销各个环节打通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相似文献   

15.
一部纪录片,它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之外,还通过自身的表达传达着一些意义和精神内容.随着纪录片发展的多样化,国内的纪录片面临着诸多的发展困境,如何迎合纪录片的发展潮流,以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娱乐化的表达形式来突破发展瓶颈,创造属于自身的运作模式,是当今纪录片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视纪录片是含有主体意识的纪实性电视作品,当它经过相当一个时期的拍摄和资料积累,与拍摄对象发生协同、共振,而产生出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对人类生存具有启发意义的作品时,就不再是声画元素构成的简单完成体了。从电视纪录片创作情况看,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在  相似文献   

17.
当代社会文化以消费为主要特征,而在商业化的媒体环境里,纪录片既要维系"理念"、"精神"的内在气质,同时,更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直面生存,赢得社会的主动消费。面对国外商业纪录片的严峻挑战,中国纪录片唯有以变应变,变中求新,才能真正开辟出自己的发展之路,而纪录片娱乐化是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的一条可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8.
徐晶 《新闻前哨》2013,(7):87-88
真实性与艺术性是纪录片的两大基本特征。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与核心;艺术性是记录片拥有审美价值的基础。两者完美结合,是一部优秀纪录片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软件的不断升级,CG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纪录片的创作已成现实。CG技术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带来了梦幻般的视觉特效和以假乱真的真实情景再现,使纪录片在创作手法上有了一个大飞跃,为纪录片的视觉艺术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那么,纪录片运用CG技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必须遵循客观真实性、艺术完美性和适度可行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纪实”观念的引入,将中国纪录片从主观宣导的说教模式,历史性地转向了追求客观与真实。以纪实手段关注生命本体的轨道,掀起了中国纪录片的纪实主义潮流,并给中国纪录片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是,纪录片理论的发展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不介入”、“原生态”的跟拍即是“真实”,而任何主观的东西都是对“真实性”与“客观性”的破坏,所以片面强调纯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