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于美学,人们往往望而生畏。到底什么是美学呢?“美学”这个术语第一次被使用,是在1750年,由一个后来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所提出。这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当然,人们对美的探讨,历史则要早得多,柏拉图、孔子都曾谈论过美。“美学”一词,希腊文的原意是“感觉学”的意思。但是由于美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和不断发展,对于它的定义,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如果撇开  相似文献   

2.
小编寄语     
《海外英语》2011,(4):1-1
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早在四十几年前就已解散,有的成员甚至已离开人世。即使是这样,在这个音乐多元素发展的今天,“披头士”仍备受人们关注。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是什么让这支乐队保有如此的“魔力”呢?  相似文献   

3.
The Beatles     
《海外英语》2011,(4):4-5
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早在四十几年前就已解散,有的成员甚至已离开人世。即使是这样,在这个音乐多元素发展的今天,“披头士”仍备受人们关注,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是什么让这支乐队保有如此的“魔力”呢?  相似文献   

4.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人们长期争论而且至今仍在争论的一个概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这场争论之所以经久不衰,其中既有对马克思原著中有关内容的不同理解,又有历史上和政治上的多种原因。但是从马克思有关这个概念的论述本身去弄清这个概念的内涵,应当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前提。关于这个概念的争论,一个基本的对立是,这个概念指的是一般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还  相似文献   

5.
【推荐理由】按常理.“语文是什么”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诚如王尚文先生所言:“自清末民初废科举、办学堂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图画(或称‘美术”)等等,教什么、学什么,界限都十分明确,几乎从来没有过什么大的争议。唯独‘语文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页)这个“原点”问题不仅造成了语文“名”与“义”的歧义.更导致了语文教学常常陷于“歧路亡羊”的窘境。语文课程标准虽然试图为语文“定性”,但是。“实用而多彩的”语文,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相似文献   

6.
一、围绕音乐教学各个环节,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1.调整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使学生掌握有某种文化价值的内容。即“教什么”。那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看他们需要什么和喜欢什么。旧教材中很多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他们不感兴趣,更无法作用于他们的感情世界。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呢?当拿到新教材时,我激动不已。新教材能从孩子的生活出发,注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之初”的真实存在,儿童是什么?这似乎已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可是,稍较真地问一下,儿童究竟是什么,却真的成了问题。这个问题不论对每个儿童自己和同辈,对每个从童年走过来的人们,对每个将儿童作为交往对象的人们,特别是对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和教育对象的人们,他们或凭“内省”和日常感觉的描绘,或靠不同样本的调查,或据某项生理学、心理学实验和教育改革实验的报告,或据某种哲学思维的推导,形成了对儿童是什么的答案。历史和现实诸多答案表明,不论这些答案被认为是模糊的还是精确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局部的还是普世的,总的看来,仍处于见智见仁、众说纷纭的状态,迄今仍难达成高度的共识。长期以来,本人虽对这个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可是也陷入了说不准、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也许正是这种困惑和上下求索,迫使我悟出一种愚见,即人是至今各门相关科学仍未揭开的奥秘。而作为“人之初”的儿童亦然成了这个奥秘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什么?我——懂吗?当然,哪有音乐家不懂音乐之理!可我真是常常为这个问题所困惑。似乎在音乐的旅途上跋涉得越长、越久,就反而对“音乐”的定义越朦胧、越糊涂。特别是当一些理论家提着冷冰冰的解剖刀“分析”音乐(如什么是“奏鸣曲”,什么是“变奏曲”,什么是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时,我就更觉得音乐顿时变得僵硬、枯干和不可亲近了。其实,音乐就在这里,就在你心中!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音乐,它可以像雷电一样,一闪  相似文献   

9.
对1996年高考语文试卷的评价,人们的普遍反映是“题出得好”。究竟这份试卷“好”在什么地方?现在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一、今年的语文试卷“好”在从形式到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从形式来看,试卷的结构、长度、题量、题型和六部分试题的分值、难度、重点都具体体现了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测试内容看,今年试  相似文献   

10.
作文,究竟是“写什么”更重要,还是“怎么写”更重要呢?日常认识里,人们往往根据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然内容决定形式,那么,“写什么”的内容自然要比“怎么写”的形式更重要了。一篇作文,如果连“写什么”都不清楚,如何能运思下笔呢?又由于“写什么”源自学生个  相似文献   

11.
好的音乐多了,喜欢音乐的人多了,但是“听不懂”音乐的人也多了。人们一方面喜欢音乐,一方面又为“听不懂”音乐而困惑。音乐究竟能不能“听懂”?音乐究竟“叙述”了些什么?这是音乐这门艺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音乐材料的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使得音乐艺术不像其它艺术那样客易“听懂”。人们试图通过文学的形式去诠释它,但是力不从心。既然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就要尊重它;既然音乐是供人们欣赏的,我们就可以充分享用它;既然音乐“什么都没有说”,我们就不存在“听懂”与“听不懂”。  相似文献   

12.
关于贾宝玉,人们已经说过了千言万语,而鲁迅对这个典型人物的一句评语“爱博而心劳”(见《中国小说史略》),却至今为人铭记、耐人咀嚼。这是什么缘故呢?恐怕不单因为鲁迅是名家、是伟人,故而“言以人传”;而是因为这话确实讲得精辟,它道出了贾宝玉这一艺术典型的独特之处,也体现了鲁迅艺术批评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3.
问: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当年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之一的陈独秀,一生经历复杂,至今仍是个需要继续深入研讨的人物。人们常说陈独秀是个“二次革命论”者,听说你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是吗? 答:我对这个问题久有疑惑,近来又增长了疑惑,我不赞成这个看法。问:那么,请你先谈谈对“二次革命论”的理解好吗? 答:这个问题要从“万里长城论”说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考茨基认为这次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苏俄的经济发展不具备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反对苏俄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列宁在批判考茨基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人为地截然分开时,写了这样一段话:“企图  相似文献   

14.
摹仿说从哪里滥觞,如何发展、演变乃至定型,即摹仿说的“原型”形态揭秘问题,从“五四”以来一直较少有人作专题考察。然而,无人考察并不等于它不存在。事实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阻遏并困扰着世纪之交的人们对于中西文论能否对话,有没有融合的可能性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唯一性”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家们一致的看法,也是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绝大多数同志的一致的看法。但是,如何理解这个“唯一性”?它的內涵是什么?它是否只仅仅局限于鉴别认识的真理性和谬误这个范围?我认为,提出这个问题并加以探讨,对于加深对真理标准“唯一性”的理解,对于澄清至今仍在某些志同头脑中存在的糊涂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这一问题,略谈自已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昔孟母,择邻处”“养不教,父之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训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这个话题的永恒性和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关注形式还是内容,历来是音乐界争论的焦点。音乐相对于其它艺术门类,有它的特殊性。它的两个本质属性———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决定了音乐“长于抒情,拙于论理,难以状物”。因此,音乐的内容是个模糊、随意、空筐的概念,而音乐的形式是具体存在的。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欣赏音乐首先感知到它的形式美,然后才会去探究它的内容。至于有没有内容,表现什么内容,那是因人而异的。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感动得流泪,他感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但有的人可能无动于衷,或品味到别的什么  相似文献   

18.
摹仿说从哪里滥筋,如何发展、演变乃至定型,即摹仿说的“原型”形态揭秘问题,从“五四”以来一直较少有人作专题考察。然而,无人考察并不等于它不存在。事实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阻遏并困扰着世纪这交的人们对于中西文论能否对话,有没有融事的可能性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真理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从根本上驱散了笼罩在真理观上的迷雾,露出了真理的真面目,原来真理只能是客观的。但旧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真理是客观的,这已为人们所公认。可是,该如何理解客观真理呢?至今仍在争论。有同志提出:“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存在于人类经验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就这个论断中,把真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存在对举看,二者似有区别;但就使用了“就是”二字看,二者又似乎无差別了。如果去掉其中  相似文献   

20.
有没有各个阶级共同的美?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设置了一个“禁区”。十余年来,谁若胆敢说一声各个阶级有共同的美,那就不得了!什么“资产阶级”呀,什么“人性论”呀,什么“崇洋媚外”呀,甚至“复古倒退”呀,各式帽子、棍子都会不由分说地落到头上来了!尤其是1975—1976年那个倒楣的时候,江青、姚文元之流通过对十九世纪欧洲的古典音乐和我国传统的国画艺术的猖狂进攻,掀起了“围剿”共同美的阵阵恶浪,虽然时隔三年,至今仍不免令人心有余悸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