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托邦精神与教育——关于教育价值理想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托邦精神不同于理想和超越精神,它体现着对此时此地不具有实现可能性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其内涵是追求完美的精神、批判的思维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乌托邦精神与教育的价值理想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一方面,乌托邦思想家将教育作为实现其价值理想的最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教育内在地具有一种超越现实存在、趋向完美境界的价值追求。教育的乌托邦精神作为一种在此时此地不具有完全实现可能性的价值理想,也存在着走向异化的危险。因此,要防止乌托邦精神的僭越,必须将其置于人类理性智慧的观照之下。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践中很多鲜活的实例引起了社会对教育的诟病,与此同时,这些实例也表明实际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教育式微。于是,我们有必要从教育的历史与现代教育的雏形中寻找本真教育的源动力。笔者认为,那就是乌托邦精神。乌托邦精神主要表现在对现在的"批判性",对未来的"完美性",以及实现从现在到未来的"超越性"。制度化教育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必须保持乌托邦精神,流动于"思""行"之间,行走于"有""无"之间,往来于"圣""俗"之间。  相似文献   

3.
妇女主义是艾丽斯.沃克为治疗美国社会的各种顽疾——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的一套实验性的解决方案。它倡导人们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一个男人与女人,各种肤色人种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妇女主义对诸多现实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与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内涵不谋而合,是现代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的具体再现。  相似文献   

4.
宋阔 《林区教学》2008,(5):21-23
乌托邦精神在人类历史演进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哲学是乌托邦精神的当代承载者,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本身没有否定乌托邦哲学,对乌托邦精神的反思也同样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哲学思考的思想前提,构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教育乌托邦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和对实践活动的理性规划,是在教育理想基础上建立的“完美建筑”:良善的人性、无私的师爱、健全的体制和不懈的超越。形成个性化的精神结构是其关键主题,也是教育乌托邦精神的内在诉求,让人通过接受教育养成自主发展的自觉性和激发自身潜在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乌托邦主义与孔子思想的精神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年来,有两个思潮特别凸出。一个是想放弃鸟托邦主义,另外一个是想在孔子思想中找到政治智慧的基础。而且很多知识分子要把这两个看法联合在一起。然而这两个角度不一定能互相配合。 因为,虽然民主的个人自由是需要一些人文主义性的界限,而希望把握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一定不能忽略孔子的人文思想。然而连《论语》还免不了偏到乌托邦主义的危险。 作者指出孔子颂赞三代而强调“为政以德”的可行性之时,他把从历史归纳出来的后验性知识同一种对人性的先验性信仰混在一起,而这样形成三个预设。第一,“善”或“正”或“德”的客观含义是完全明显的;第二,假如“从政”者要做到“善”,他们所遇到的障碍不会严重;第三,假如他们做到“善”,社会所有其他的成员也会这样做到。因为这三个预设忽略了道德判断与实行政策的困难,所以它们缺乏政治进步所需要的尚实精神,而偏到乌托邦主义。 同时,孔子的乌托邦主义有朝二分法的偏向,而这样缺乏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容忍和合作精神。问题在于怎么把“善”的源头观念化。《论语》乃至《四书》中其他经典的想法不但以为社会可以完全“善化”,而且以为“善”的源头是自我或主体的一种很纯粹的良心。因为“善”的源头是纯粹的(“未发之中”),所以假如自我的看法是“善”的话,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乌托邦是空想、虚妄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这种对乌托邦的理解并没有反映出乌托邦的真实内涵。实际上乌托邦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之为人,在于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对未来有所崇高的谋划,在乌托邦的指引下,人才能体现为人自己。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在迷失,精神在枯萎,工具理性在膨胀,时代呼唤着乌托邦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升学率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也为利益所驱动,使工具理性主义盛行于各项工作中。这不仅不能形成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而且造成了教育的文化价值失落。因此,必须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形成反思现实,追求未来的乌托邦精神。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想:必要的乌托邦与危险的乌托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理想既是必要的乌托邦也是危险的乌托邦,我们在呼唤教育理想的同时必须对教育理想保持警惕。教育理想必须以人的价值与尊严为基础,其方式应是开放多元的,其手段应是合理合法的。教育者必须对教育理想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相继出版,引发文坛热议,“乌托邦”与“知识分子写作”成为格非小说评论的两个关键词。格非对中国百年来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精神难题“失实求似”式的书写和寓言化的反思也成为批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格非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困境和出路等问题的思考,并可以从其建构的乌托邦寓言中开掘出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症”的精神传承和嬗变。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教育人生何以可能:给教师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幸福的追寻需要社会和教师共同努力。就教师自身而言,追寻幸福的教育人生需要他们克服生存病态,形成追求人生幸福的积极态度;完善自身心性素养,形成属于“我”的幸福尺度;领悟职业使命的真谛,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追求“自我实现”,体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工具论观念的影响,学界对梁启超翻译与创作的政治小说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从乌托邦思想理论的视角考察政治小说的存在理由。作者认为,政治小说是晚清精英知识分子乌托邦精神的表征,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李雁 《文教资料》2010,(28):12-13
朦胧诗创作显示出浓重的“苦难”和“希望”的精神。它从政治与人的生存关系入手,以人道主义的立场思考“文革”十年乃至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偏差与错误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在新时期种种苦难的情绪的背后。还存在一种“希望的原则”,苦难被希望拯救.因而显示出鸟托邦精神的渗透。它由政治乌托邦的哲学基点所支撑.即由历史理性和人的主体信赖而建立的历史信赖,使苦难书写呈现正剧的色调。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幸福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形态是造就幸福人生的基石。游戏是幼儿的内在需要,是幼儿精神世界的表达形式。幼儿园幸福教育应始终以维护幼儿天性为本,将幼儿和教师的游戏精神贯穿于整个幼儿园生活中,使幼儿园幸福教育由理想变为可能直至现实。  相似文献   

15.
教育:难解的乌托邦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因其表现着对“不在场”的未来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 ,因而具有鲜明的乌托邦精神。教育的乌托邦精神铸就了教育的超越品性 ,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育难解的困境与尴尬  相似文献   

16.
人对幸福的追求需要内在精神动力,这种动力来于人对自我发展本身的自觉,来自人对生命价值与人生目标清醒的自我意识,来自人对探索与认识世界的冲动与觉悟。只有当人对世界的探索及自身的发展具有理性自觉的时候,才会产生强大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动力,才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做出不懈的努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人类认识、协调、利用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活动过程中的精神实质,它们唤起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和需求,激发起人追求幸福的动机和动力,支配和支撑着人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恩斯特?布洛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希望”思想和乌托邦哲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未来哲学”风格,其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布洛赫通过对“希望”思想的阐述,提出了人作为乌托邦精神的主体,正是由于内在对“尚未”的不断追求,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才能具有外化的革命的行动力量,进而实现对具体乌托邦人性世界的追寻。  相似文献   

18.
"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中国现代美学参与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一种思维范式。审美与宗教既是两种意识形态形式也是两种乌托邦模型,但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视域中却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分野,这使得"以美育代宗教说"陷入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矛盾纠结的深层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19.
尼采美学以酒神精神为出发点,体现出对生命的肯定和辩护。巴赫金美学则是一种狂欢美学,试图激活欧洲民间节日的狂欢精神以达到对官方意识形态的片面严肃性的消解而赢获个体自由。两种美学都非常强调生命和物质——肉体因素,企图用具体感性来克服抽象理性,恢复生命的丰富意义,在陶醉和狂欢中建构一种人人平等、泯灭等级的世界大同的乌托邦图景,在此基础上,两者构成丰富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也应当是教师职业生活应有的样貌。但当前中国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的压力比较大。教师的职业幸福是学生幸福的前提条件,是幸福教育的源泉。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融合发展的结果,是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统一的产物。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要坚持内部突破与外部推动两条路径的融合,以职业理想为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以专业成长为阶梯,实现内部突破;以社会支持为保障,感受关怀愉悦感;以组织文化为激励,促进教师职业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