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语中表达“母亲”、“姐姐”、“妻子”、“女儿”等称谓意义的词互相间尽管其派生形式不同,但是它们的词根形式相同或相近。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这些称谓词曾有过同源关系,它们的共同形式为,并且进一步认为,同表达“乳房”意义的词同源。它反映了如下情况:人类在其早期阶段,“乳房”是女人区别于男人的重要标志,从而女人也有了“乳房”的称谓意义,之后,随着“女人”的社会分工的加细和明确,由“女人”派生出了“母亲”、“姐姐”、“妻子”、“女儿”等不同称谓词。  相似文献   

2.
阅读我国古代典籍,常常要接触到古代帝王的称谓。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帝王的称谓很多,叫法各异,它们所包含的具体内涵也各有不同:有的是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有的是帝王自身所谓的“谦辞”;有的称谓可以普遍使用;有的称谓却只能在比较狭窄的范围内使用,有的称  相似文献   

3.
称谓是对他人的一种称呼,用作称谓的词即称谓词。称谓词体现了说话人的身份、情感态度和社会关系,含有时代、阶级、社会价值观等文化含义。从汉语史的角度对女性称谓词“恭人”、“院君”略加考释,以期说明它们的来源与文化含义,兼补大型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称谓是模糊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在其存在的特定时期,为了区分不同的年代、地域、性质和掌权者,产生了国家称谓即国名。因此,国家可以灭失,而其称谓却可青史永存。苏联解体后谈及解体前的苏联称“前苏联”,我认为这是模糊的认识。其模糊性有以下几个表现: 第一,把国家称谓和国家看作是同一历史概念。 历史上同一称谓的国家形式存在时间最长的罗马帝国不过千把年,短的如巴黎公社只两个月,可它们的称谓可以万万年。我国夏、商、周、秦、汉、唐,众多古国朝代早已灭亡,可称谓永传,没谁改叫“前夏朝”、“前唐朝”等。日本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称“大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或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见到对古代帝王在史书的记载上,在课本中,在年表里,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如有的称“××帝”;有的称“××祖”、“××宗”,有的又直称其年号等等。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称谓呢?它是怎样来的?有什么内容含义?弄清这些称谓的来源和区别,对我们学习或讲授中国古代史,是会有帮助的。本文就其不同称谓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汉字王国     
《小学语文》2010,(11):53-53,57
“陛下”何以成为帝王的尊称 古代殿阶前有专人担任警卫,臣下有事报告,因不敢对帝王指名直呼,通常呼殿阶前警卫转达,听以呼“陛下”实际上是通过警卫跟帝王说话,‘陛下”就成了帝王的尊称。这是古代称谓中“因卑达尊”礼仪的一种体现,同理的还有“阁”“门下”“座下”“殿下”“麾下”等。  相似文献   

7.
“炎黄子孙”是国内外华人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这个词的真正出现与广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但其雏形“黄炎之后”、“黄帝子孙”等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有了,这些都是“炎黄子孙”称谓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历史上看,“视学”一词由来已久。尽管其含义同近代的教育督导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仍是可以延续起来进行考察的。 首先从古代的视学来看。我国古代的统治阶级搞政教合一,把教育看作重要的统治工具,封建帝王往往是直接过问干预的。早在《学记》这部汉代以前教育经验的著述中,就已有“天子视学”、“王亲视学”的记载。汉代的历代帝王都很注意去太学“幸学”,“考察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对于京城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国、都、京、畿、邑”等,都含有“京城”义。其中尤以“京都”、“京师”、“京畿”在史籍和诗词中最为常见。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城市称“京”,“京”是国都,故称“京都”,又称“京邑”。据考,古人营建京城必建于高处,为观察外界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12)
老师——流行最广泛的敬称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中有一项便是“敬辞”。先生——历史最悠久的尊称“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它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原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此…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表示具有婚姻关系“长”义称谓语义场中的八个词,按字形可以分为五组,即“公”([女公][亻公])、“舅”、“章”(嫜)、“锺”、“禛”。从历史来源看,“公”组同源,上古以后才分化为不同的方言词,以后又由方言差异而渐变为具有辈分、父系、夫系、性别、地域等差异的“长”义词;至于同组中的“舅、章、嫜、[女公][亻公]、锺、禛”诸字则是上述分化形式的记音字,其中以“舅”出现最早。  相似文献   

12.
一位是五代南唐帝王,一位是南宋旷代才女;一位是“词中之帝”,一位是“词国女皇”;一位揭开了婉约词的序幕,一位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他们将苦辣酸咸的人生况味诉诸砚头笔端,在波诡云谲的历史中把悲苦跌宕的人生经历研磨为凄愁婉约的文字。  相似文献   

13.
登封方言属中原官话洛嵩片,其称谓词有着与众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其亲属称谓词和社交称谓词与普通话中的称谓词有同有异,也呈现了以下特点,即“三称分立”、“从晚辈称呼”、“多样化称谓”、“同音异指”等。这些特点反映了登封人淳朴而又实在的亲属观:亲而有度,疏而有礼。  相似文献   

14.
湖南境内部分湘南土话、湘方言和客家话当中有一祖母称谓"[niε·niε]",关于其来由及本字,学界尚无定论。不过,从历史文献、造字理据和音韵地位等方面来看,该称谓实际上就是"奶奶",其语音形式是"奶奶"一词的早期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先生”称谓,近三千年历史。初为二单音词连用:“先”初为动词,有“前进”义,后虚化为副词;“生”是动词,意为最先生的。先秦时“先生”亦指父兄,又引申为年长有德者。年长、有德,又有学问,即为老师。先生──“老师”义的同义词(如夫子、函丈、教授等)多达二十余个。以后作为文人学者通称则常用。到元代以算卦、卖唱者称为先生,近代上海称高级妓女为先生,此词一落千丈。“同志”一词迄今亦有二千余载。伊始为两个单音词连用:同,相类,相同;志,志向,志趣。故引申为志趣相同的人。中古后指同心人,即夫妻。“同志”亦特指性质相同。近代成为同一政党成员间或为共同理想而奋斗者的称谓。解放后成为我国公民间的称呼。近年来,此词似乎命运不佳。  相似文献   

16.
从众多学术期刊的英文目次表中归纳出对“素质教育”一词的 8种不同译法。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大改革 ,具有深远地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素质教育”一词的丰富内涵应有准确、规范、固定的译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一些具有方言特色的亲属称谓词逐渐消失.针对汾西方言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汾西县亲属称谓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汾西县亲属称谓词的使用发生了部分变化,包括单音节词变为重叠词、称谓方式趋于普通话、不同阶段称谓不同、同一阶段称谓不同、特殊称谓“姐”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变化对人们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是抒情诗体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词的内容和形式虽然各有不同,但从风格上来说,却不外乎婉约派和豪放派,或称密派与疏派。最初持此说的是明朝人张綖,他说:“词体大约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宏之谓耳。”照此说法,凡词的艺术风格“词情蕴藉”的是婉约派,而“气象恢宏”的则是豪放派。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的词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多见。“先生”作为现在比较通用的一个称谓词语,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交际之中,它经历了历史发展的诸多阶段,备了多且褒贬不一的义项,它在感情色彩上表现出的无论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义,都有它的发展渊源,从“先”和“生”两字的意义结合而来,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如果不明其意地乱用,那可是要闹笑话的。比如,央视主持人朱军在一次节目中,谈到嘉宾的父亲时,本应用“令尊”,结果用了“家父”一词,把对方的父亲用到了自己身上,未免有点贻笑大方。下面,我把书本上常见的称谓做一归类,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再用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