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叶华强老师是在助残活动中认识的,从叶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人性的可贵,看到了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叶老师为推广易筋经传统保健体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运用付出了太多的汗水。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节我到福建探亲,有幸见到易筋经健身操的创编人叶华强老师。初次接触,叶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亲切,热心,平易近人。我把找叶老师的目的和病情和叶老师进行了交谈。近年来我一直颈椎疼痛,肩周疼得抬不起来,特别是近来右肩疼得连衣服都不能穿。叶老师认真听了我对病情的讲述后,对我的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讲了几句亲切而实在的话语。对康复训练,叶老师的观点是:只要能动,就可以进行锻炼;只要坚持锻炼,就会有效果;只要有效果,就有可能康复。叶老师对我讲了一些康复的道理以后,针对我的情况教我练了4个简单易学的易筋经保健动作进行锻…  相似文献   

3.
今天,收到我刊一位老读者的来信,得知他的近况后,我深为欣喜。可以说,“叶老师信箱”这个小栏目自开办以来,为很多读者朋友解决了许多烦恼。时间和事实的考验使我及我刊的广大读者更加相信,叶老师是我们健康路上难得的导师,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我将读者刘鉴泉写给叶老师的两封来信登在下面,目的并非宣扬我们刊物为读者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有感于刘先生抗病的精神与态度,希望大家也能与我及叶老师有同感,为自己的健康把握住每一次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我刊自刊登了叶华强老师创编的易筋经系列健身操以来,陆续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和来电,其中大部分是请教叶老师怎么进行康复训练的,有一部分是来信介绍他们锻炼了叶老师创编的健身方法以后取得了理想健身效果的。对于读者的来信,我们和叶老师一起做了妥善的答复, 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来信同叶老师的答复一起刊登在我们的杂志上。近日,山东读者郭连鲁致信本刊,介绍了他锻炼叶老师的易筋经健身操以后的心得体会,并做了一首诗来赞扬叶华强老师和他创编的易筋经健身操。在这里,我们将读者郭连鲁的来信刊登出来,希望郭连鲁的健身体会能够为广大健身爱好者带来帮助和启示,我们也希望郭连鲁先生继续坚持锻炼,持之以恒,为广大老年朋友的健康做一个表率。  相似文献   

5.
叶华强老师: 我是<健身科学>的忠诚读者和实践者,我在<健身科学>中认识了你,你在贵刊发表的文章及运动疗疾是我特别喜爱的栏目.  相似文献   

6.
●叶老师信箱上海读者刘鉴泉写信给本栏目,自述患有双膝退行性骨质增生和痛风,爱好运动的他十分痛苦,因此,希望叶老师给以帮助。自本栏目开办以来,收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我们只能选择有共性的问题在此解答,其他人的求助均通过单独联系的方法及时进行了沟通。叶老师在运动方面,尤其是对易筋经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我刊和叶老师都相信,时间能够证明运动疗疾才是最好最安全的治病方法。【叶华强语】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位读者朋友在身体状况发生变化以后能自己调整锻炼方法是可取的。对于健康状况不好的人来说,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7.
2002年初冬的一天,我们编辑部拨通了叶华强老师的电话。因久闻叶老师对传统健身、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并独立创编有一个系列的健身方法———易筋经系列健身操,所以我们特意联系到他,希望他能为我刊的广大读者在健身方面提供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叶老师有着多重身份:福州铁路高级技术学校老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理事;中国助残志愿者。他不仅个人爱好体育运动,还为更多的人能够重视体育运动做出了极尽的努力。早在20年前,叶老师就接触了传统的健身术———易筋经,从此就对中国传统的健身及养生方…  相似文献   

8.
一位广西读者信中说:“……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坐不得、有神经放射到臀部两边觉得很紧、痛,两边脚板麻木。于今年5月做腰椎间盘切除。现在腰这部位好了,但是两边脚板还觉得麻,跟原来一样,没有改变,医生说是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压得神经水肿了,回去慢慢恢复,如今快2个月了,我也是按医生说的服维生素B1片,脚板还是这样麻,我想请教叶华强老师……”叶老师回复:根据这位读者的身体状况,在这里提几点建议,供参考:一、定期和做手术的主治医生联系,按照医生的要求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二、在康复训练方面,要注意循序渐进。在进行下列康复…  相似文献   

9.
严翰秀 《武当》2011,(9):24-26
四、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太极拳弟子。郑曼青老师在台湾悉心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弟子。据资料介绍,由郑曼青老师直接或间接传授而学习郑子太极拳的人超过10万。入门的有梁栋材、叶秀挺、刘锡亨、黄性贤、陈志诚、宋志坚、罗邦桢、徐忆中等。这些弟子在台湾在世界各地传播太极拳,成绩斐然。我于  相似文献   

10.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3,(1):57-57
深圳市东门北路2044号鸿叶苑管理处许振华问: 在练习武术中,我遇到了如下两个问题,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解答。 髋与胯是不是一个部位?下横叉时,髋关节很痛,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12):55-55
深圳市东门北路2044号鸿叶苑管理处许振华问: “名家信箱”栏目对我帮助很大,我在练习武术中遇到一些问题,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导。我的问题是:要全面提高整条腿以及髋关节的柔韧性,要对哪几条韧带进行柔韧性训练?用什么方法训练?  相似文献   

12.
“我的基本观点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以这个为本体来吸收外来艺术”早年抱着文化使命感进入中央美院学习的李宝林,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郭味蕖,,李斛,现在都成了他的老师。虽然每位老师的个性,画风和教学方法都不一样,但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展中国画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健身科学》2005,(10):34
【青岛读者王海的来信】叶老师:您好!我来自青岛,曾电话与您联系,下面是我母亲病情情况,请您在百忙之中予以指导锻炼,谢谢!我母亲66岁,骨关节病史已有20多年,但疼痛时服点药就好了,行路活动均好。2001年由于外伤导致双膝疼痛以右膝为主。两次拍片为骨间隙狭窄(以右膝为主)骨刺(  相似文献   

14.
杨续本 《收藏》2007,(4):78-80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陕西画界有一位著名的画家,他就是我的老师——叶访樵先生。叶老原籍河北沧州南皮,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到陕南。叶老擅长花鸟画,尤其以金鱼、牡丹花最为得意。大家也因此都知道叶老是花鸟画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5.
桂林工学院的李奇同学来信说:“因小时候左腿髋关节骨折,治疗后经一年发现畸形连接,断端硬化,活动受限。”“如今十年过去了,患处始终疼痛。去年到医院拍片检查,医生说是股骨头坏死。”对此,他“感到很害怕。”针对李奇同学的情况,本刊运动健身栏目的顾问叶华强老师给予了答复。【叶老师语】首先,我对李奇同学面对的困境感到同情,希望通过交流,能够对你的病情好转起到积极的作用。天生的骨折畸形连接,除手术治疗以外,其他的办法是难以改变这种状况的,首先,我要建议你到比较大的专科医院请专家诊治,能否进行手术治疗还要听骨伤科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只要活着就能进行训练,只要坚持训练就会有效果,只要有效果就有可能康复!” 叶华强老师是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理事、福州市老年大学养生保健学会秘书长,在传统健身、养生和康复训练方面有独到研究,创编有易筋经健身操、易筋经五印健身操、易筋经眼保健操、易筋经全肺呼吸保健操、预防骨质疏松保健操以及易筋经康复训练基本方法等一系列健身方法。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海峡都市报》曾先后对叶老师进行专访报道。本刊自2003年以来曾连续多年刊登叶老师的健身与康复训练方法,许多读者从中受益。现本刊特开辟康复训练专栏,邀请叶华强老师继续为本刊读者提供健身和康复训练指导。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我开始接触魔术.在陕西向我的启蒙老师——岳勇老师学习一些基本手法和传统小魔术。后来我跟随丁发生老师的演出团在浙江一带演出实践,魔术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2000年5月,在原上海杂协主席王峰老人的帮助下,我作为扶贫对象来到上海杂技团周良铁老师身边,跟随他学习魔术。  相似文献   

18.
潘国忠 《武当》2006,(6):17-17
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自 1962年起开始学习太极拳,长期习练杨式老架及冯志强老师演练的陈式太极拳等套路,通过向太极名家好手的请教和自己长期地看书,对各式太极拳有一点了解。在2002年5月份,由于我突然消瘦,经检查发现在肝区有一个11.5×10×8.5公分的巨型肿块,病理检查确定为原发性晚期恶性肝癌。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我做了右肝叶和右下肺的切除手术,手术后马上出现癌细胞转移,同时就开始了相应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吴超 《体育博览》2014,(7):93-93
初次接触舞蹈的那一年我十八岁,到现在已经是十四年了。记得第一次进舞蹈教室。一开门就看到了宋老师。慈祥友善的面容,微笑着问我:第一次来吗?我说是。好,拿个垫子学着压垮。我觉得老师的声音很好听,我并没有紧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说我身体很软,使我受到莫大的鼓励。老师问我觉得跳舞是种压力吗?我说,不是,我很喜欢跳舞。  相似文献   

20.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非常喜欢下象棋,旁观久了.逐渐有了兴趣。1982年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朱老师到学校选拔学生,我兴奋地下完了一盘棋后,被朱老师选中。后来,在市体育场棋类训练室,朱老师让我和一个学棋比我长很长时间的同学下了一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