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新课标都规定,高中历史教学在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是: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主体,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四要素之一.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是人类的活动,历史教学必然要讲授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历史图片是历史教材或历史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历史图片极具历史的价值;历史图片是学习者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因为历史图片可以给人以真实的叙述;历史图片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因为历史图片蕴含着诸多客观的信息。因此,注重历史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要求,也是应对新课程历史高考的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能力要求的核心。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概括历史进程,归纳论证某些历史观点等方面的能力,还包括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观点和方法。 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学生提高历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历史细节,这绝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无论是说书场上的历史,时下流行的历史读本,抑或是历史课堂,生动的历史细节都是叙述历史不可或缺的元素。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历史教学,历史小故事、历史细节的补充都是优秀历史教师的看家本领。随着新课程改革以来史料教学的推进,大量的历史细节以史料的形式出现在历史教学中,这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亦使得史料分析方法在课堂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历史认识论考实层面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文本的存在亦非历史的存在。任何种类的文本历史均是主体化的历史。就考实层面而言,历史认识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如何使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契合;从方法论的视点看,恢复历史之真实际上是一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的历史叙事对历史充满解构热情争颠覆欲望,它虽然是对革命历史叙事僵化历史现的反叛,但在打破意识形态神话的同时也导致历史价值尽毁.新世纪以来的历史小说把历史由背景推向前台,直接对历史发言,同时用理性反思取代历史解构,以敬畏之心书写历史,赋予历史多重意义,重新树立起历史的价值与尊严.  相似文献   

7.
侯秀平 《中学文科》2009,(12):60-60
从小我就喜爱历史,爱“读史使人明智”这一至理名言,爱历史的博大精深,爱历史的波澜壮阔,爱历史的沧桑悲壮,爱历史的辉煌过往。1989年,年仅十九岁的我,从河北师大毕业后,便开始了我所钟爱的历史教学生涯。二十年的锤炼,我早已把身心融入了历史教学,我用情感的双手触摸历史的脉搏,和学生一起尽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一同感悟历史,思悟今朝,启迪未来。  相似文献   

8.
程浪 《初中生辅导》2023,(Z6):80-85
<正>经过初中近三年的学习,很多同学依然没有找到有效学习历史的方法,下面,给同学们一些历史学习方式的指引。一、学习历史的意义(一)什么是历史历史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是开展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历史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人类社会过去的一切事件和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历史。一般来说,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索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相似文献   

9.
在执着追求素质教育趋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承担起培育青少年现代人文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功能,是中学历史学科所应正视的问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在一般普通中学进行了中学历史材料应用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学历史是一门借助教学材料阐释重要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及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人文基础学科。它有着鲜明的特点。中学历史依据教学材料进行历史阐释。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材料,教科书所展现的历史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历史。由于教科书本身的局限性,历史阐释的完成要依赖于…  相似文献   

10.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历史思维包括历史的形象思维和历史的抽象思维两种形式,相互并不排斥。历史的想像力。历史的想像力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思维能力发  相似文献   

11.
赵本夫作为新历史小说作家的先锋者之一,在国内文学界极少有人从此方面研究作家,九十年代的《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以及新世纪以来的《无土时代》是他早期在新历史小说方面的延伸与深化,本文试从这三部系列作品来解读新历史小说的历史结构,开拓一个新的阅读角度。  相似文献   

12.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擅长撰写历史题材小说。他的小说被日本文学评论家称之为"中间小说"。以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代表作品的剖析,探寻井上靖创作中国历史题材小说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鲜明的文学特色、精巧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美学意义,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梼杌闲评》是一部以魏忠贤为题材的历史小说。着重描写了其祸国殃民的罪恶一生,因此一般研究者都将它归入"时事小说"一类。它继承了时事小说"求实"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大量的世情笔法,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也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品位,《梼杌闲评》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初小说发展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理解金庸小说《鹿鼎记》,小说故事的历史背景和金庸本人的历史观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康熙帝为切入点,可以看到金庸对满汉文化融合的态度;而从天地会入手,则可据此分析金庸的历史观;上述两个角度在韦小宝那里形成了一个结点,从而使得《鹿鼎记》成为金庸小说中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Our argument in this paper is that the model of literary progression which Bakhtin (1981, 1986) expounds in his writing on the chronotope can generate insight into the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pupils improve their writing. We suggest more generally that there are concepts and clues in Bakhtin's historical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uropean novel and in his theory of dialogue which can be helpful in both the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of classroom writing.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史书写作以及明代的野史观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评点中除了不自觉地将《水浒传》作为史书来看待,还引入史学笔法,由此产生的对《水浒传》以及宋江诸人形象的新价值取向,无疑使中国传统小说人物批评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其在评点修改《水浒传》时是在多数虚构的情况下,试图用史笔来对虚构小说进行修改,但又不过分囿于史书的框架,这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与评点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毕飞宇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一个叙事维度的变迁,从最初热衷于历史语义的追问到关注当下生活,再到突破生活层面,探究个人心灵世界。这一轨迹显示出作者朝向人本的回归,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作家价值观以及美学趣味的波折和律动。  相似文献   

18.
黄世仲享有“革命派小说大家”之誉,他的成名作历史小说《洪秀全演义》,其一,以史料记载为依据,以历史人物为“原型”,以“合情理”为基础,以“感觉力之宏大”为宗旨,具有小说的“演事”特性,其二,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史诗”型叙事文本,在叙事方式上,既继承了中国典型小说“讲史”之长,也表现了“写人”的性格发展和传奇色彩,运用了多人并进的“集束式”艺术结构,其三,在人物塑造上,采取了虚实相间,即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法,作者“写人”有两个特点:改变传统小说的“脸谱化”倾向;写出了人物性格变化发展的轨迹,这是与许多晚清小说的最大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东西的长篇小说《后悔录》,立意奇崛、个性彰显。以历史为透视镜,将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与喜剧合而为一并作极端化呈现,突现了荒诞的魅力以及人在面对荒诞时,人性深处无法逃遁的灵魂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鲁彦周在长篇遗作《梨花似雪》中对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进行着审美的表述,并在小说叙事上进行"元小说"化的操作,让人从中"觉察到"他对历史情境的真实性和人性的丰富性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