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凡 《乒乓世界》2007,(2):18-19
王皓2000年1月份从二队上来就到了吴敬平这个组。吴敬平说,当时并没有"看好他"。但王皓以飞快的速度成长着。2001年埃及公开赛王皓拿了冠军。老蔡(蔡振华)问吴敬平:"老吴,想不想让王皓打2004年奥运会?""啊,我当时心里一愣,确实没想过,那时王皓刚露点头,还嫩。不过这么一说也觉得拼两年没准还真有戏,就在王皓身上多投入了一点。到了2008年王皓肯定是领军人物,所以当时我也特别希望他能去雅典。"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国乒协新推出的主客场制俱乐部联赛,已成为国内乒坛的又一热点。虽说新赛制还远未大红大紫,但各俱乐部还是普遍对这一赛制的前景表示乐观。为此,本刊采访了部分俱乐部队的主教练及联赛的技术代表。施之皓(国家女二队主教练,俱乐部甲级联赛技术代表):女二队共有18名队员,其中5人参加了中国乒协首次推出的主客场制俱乐部甲级联赛,曹冬梅代表北京联汇丰参赛,孙洁、丁颖、徐洁、张莹莹这次代表上海大康俱乐部打比赛,通过前几轮比赛看,二队队员受益最大。一是比赛气氛好,全场只有一张球台比赛,有电视直播,现场观众也比以往…  相似文献   

3.
宋斐 《乒乓世界》2005,(9):24-25
1991年.日本千叶作为五虎将之一.他在41届世乒赛上亲身经历了中国男队跌入谷底的惨败.1995年退役出国后代表日本三立兹俱乐部打联赛.他所在的俱乐部在冲入一部(相当于中国的超级联赛级别)的头年就获得了联赛冠军.1997年.他为了一个梦想回国并被任命为北京男队的主教练那年他不满30岁.3个月后,他被莫名其妙地下放“到北京女二队执教,2001年,由于执教当时的北京华联商厦俱乐部男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九运会后他被再度任命为北京男队主教练.2005年,没有一个大牌的北京首旅俱乐部在他的带领下.在新赛季乒超联赛中横扫众多强队目前暂列积分榜第二位。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7,(2):42-43
早得知要去奥地利俱乐部打球是在2006年8、9月份,当时是刘指导(刘国梁)和我说的。他说你和王皓去国外打一个俱乐部,是队里帮你签的,到欧洲去锻炼锻炼。当时我感觉很新鲜,也很高兴,因为队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派人去欧洲打俱乐部了,同时自己也好几年没出去比赛了,借此机会到欧洲去开阔眼界,这也是教练给的机会。此后,我还连续打了中国、日本,新加坡这几站公开赛,刘  相似文献   

5.
索引     
《乒乓世界》2008,(10):141-141
河北省石家庄的郭欣: 一直很喜欢王皓,对他抱有很大希望。事实上人们一直都很看好王皓,这次虽然没有拿到冠军,但我还是为他高兴,能与师兄会师决赛.已经是胜利。毕竟乐乐一个人独守上半区。他没有输给一个外国人。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已经从四年前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尽管是一枚银牌,但这是用四年的汗水与无数泪水换来的,是无数皓迷心中的金牌!  相似文献   

6.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能力,就像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一样。在我们队中,没有谁是非卖品,可是伊安却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很爱护也很喜欢他,当然我们也不愿意卖掉他。”这是本赛季即将开始的时候,利兹俱乐部主席里兹代尔面对着求购哈特的俱乐部代表们做出上面这些解释。伊安·哈特,来自爱尔兰的年轻人,甚至你对他  相似文献   

7.
当西班牙人队的球探正在为球队物色新的力量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一名在少年联赛中曾攻入128粒入球的天才少年,这就是塔穆多。当年曾主要负责西班牙人二队的何塞·卡萨诺帕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们决定一定要将他招至麾下,培养成一名超级球星。为了说服他加盟俱乐部,我亲自邀请他一起共进晚餐。”尽管俱乐部对塔穆多寄予了厚望,但刚刚加盟的他最初却没能赢得教练们的认同。直到帕克·弗洛雷斯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窘境。时任西班牙人二队主教练的弗洛雷斯十分赏识培穆多的才华,并充分理解他的境况,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他的…  相似文献   

8.
偶像无国界     
张娴 《乒乓世界》2005,(4):106-106
中国,韩国。当白云滑过机翼的时候,已从一个国家掠过另一个国家。几个月前,王皓在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输给了这个国家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其实王皓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但整个春天还是他的。大部分韩国人,都是从那一刻起,喜欢上了王皓。他们和中国皓迷一样,把岁月的悲喜孤注一掷地倾注于自己的偶像,年仅21岁的王皓身上。他们不会讲中国话,可他们会很认真地拼着”wanghao”;  相似文献   

9.
王志文 《乒乓世界》2006,(7):I0011-I0011
2006年5月20日,也就是“鲁能杯”中国乒乓球联赛在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的前一天。下午四点,在省体育中心球友的介绍下,我在山东省体育馆内见到了小球星王皓,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一表人才、眉清目秀、身强力壮的英俊少年。我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肯放开,心想我们王家门居然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乒坛名将,我是从心底里为他高兴。我将我的签名册递给他,请他签名。王皓接过签名册后就,毫不犹豫签上了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乒超联赛期间,我们国家队暂时解散,我也在上海学习,没有跟俱乐部有特别紧密的接触所以不是所有的教练都特别熟悉。在12支男子俱乐部的主教练中,有些人是我当队员时在国家队的队友,有些是我在国家队当教练的同事,因此,对陈健、刘国栋、张雷、于沈潼和王涛,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事业心特别强代表俱乐部比赛的获胜欲强,都是各自俱乐部里绝对的核心人物。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5,(11):116-117
近来论坛上关注王皓的帖子满天飞,且都炙手可热,归纳观点,无非是技术流与心理流两派:前者认为王皓的技术组合有缺陷,劝其加强正手的有之,建议他补练推挡的也不乏其人;后一派则指摘王皓的心理素质过于暗弱,缺少韩国人那种狼性精神和中国顶尖选手那种霸气,绣花枕头,面瓜一个。自从王皓奥运会后接连输球以来,这两派在各个论坛上相互交织,对王皓的关注、探讨甚至谩骂超过了任何一位国乒新人。各派激战正酣之际,且容小老儿插句嘴,说说我眼中的王皓。  相似文献   

12.
陈洁 《乒乓世界》2005,(1):66-67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伊藤繁雄在世界兵坛算得上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大人物。1969年第30届世乒赛他获得了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登上了世界乒坛之巅。如今,35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他钟爱的乒乓球。2004年11月,伊藤代表日本蝴蝶公司俱乐部参加了在宁波镇海举行的2004年首届国际名人乒乓球俱乐部邀请赛。尽管岁月已经在他的脸上留上了深深的痕迹,但当他站在乒乓球台前时,人们仿佛又看见了当年的巅峰人物。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4,(4):28-31
这场球王皓打得非常完美,应该说双方的水平都发挥出来了,尤其前两局还是比较接近的,但王皓的技术更加先进,技术质量比较高。我认为他主要胜在相持段,前三板双方都差不多,谁也没有占到太大便宜,两人接发球都是以挑起来为主,摆短只作为配合,因此相持段形成得也多。在相持中,王皓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运用了两条直线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近期的国家乒乓球队教练班子“大换防”中,原男二队主教练方文仍留在了男二队,只是称谓变成了“教研组组长’。由于一直工作在球队的后方,很多人甚至是记者都不大认识他。初次见面时,我也很难把眼前这个操着一口广东普通话、戴着近视镜的人与国家乒乓球男二队主教练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从13岁进入广东省队当运动员开始,方文已经在乒乓界奋斗了将近三十年。方文的个性有些内向,人很和气,当我对他提出采访要求时,刚刚结束上午的训练带着一身疲惫的他还是答应了。说到自己的运动员生涯,方文用了两个字“遗憾”。他13岁进入广…  相似文献   

15.
章言 《新体育》2005,(9):36-37
“一年了,我没有打过什么特别精彩的比赛。”——王皓与王皓的采访约在一家咖啡厅。窗外下着雨,王皓坐在记者对面,身上那件白色的背心显得脸亮亮的,笑容又是那么灿烂,与窗外的阴霾形成强烈的反差。与王皓聊的话题其实很不轻松。从雅典奥运会至今这一年的时间里,王皓在所有的国际比赛中均与单打冠军无缘。每次,他带着希望出征,却都只能揣着失望返程。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7,(7):I0017-I0017
WH2008:我认为马琳、王励勤、王皓是最有可能入选的三个人。无论从技术还是心理上来说,他们应该都是最成熟、最棒的。大力年龄虽然大点儿,但是他的体能非常好,这也为他的入选和在赛场上的表现奠定了基础;马琳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是他入选的砝码;而王皓正处在高峰期,冲劲非常大,稳定性也比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再从赛制上来说。他们配合双打成绩也不错,所以我还是看好他们。  相似文献   

17.
周到 《乒乓世界》2006,(7):52-53
不来梅团体赛后,刘国梁说:"韩国的第三号如果成长起来挺可怕的。"余音还在绕梁,韩国在不来梅团体赛中的第三号人物——李廷祐就杀到了乒超联赛的赛场,而且他加盟的还是刘国梁恩师尹霄担任总教练的山东鲁能俱乐部。当初李廷祐的恩师刘南奎在给他选择俱乐部的时候,已经获悉山东鲁能俱乐部在"自由人"摘牌会上签下了王皓,和王皓同出同入,一起比赛一起训练,经常还能有机会跟王皓对打两下子,这样的机会不是一般人能有的。22岁李廷祐是头一回出国打球,既不会讲英语,汉语更是一窍不通,而鲁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2,(9):72-75
什么是幸福?什么叫羡慕? 关于伦敦奥运会,我还是倒着回忆吧,这样让我觉得幸福的感觉更真实一些。回到北京之后最难忘的事情,是8月17日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中国奥运代表圈。我和王皓站在前排,胡锦涛总书记走到我和王皓面前停下来,主动同我们讲话,亲切鼓励我们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队成绩不错,要继续辉煌。”总书记还握着王皓的手说:“作为一名老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从雅典回来之后,我看了一些媒体报道,也听到一些球迷的议论,认为男单半决赛那场球,是王励勤让给王皓的。《乒乓世界》记者既然正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也想借杂志一角正式地谈一谈。 很多人对于男单半决赛的猜测,是缘于王励勤和王皓之间的以往战绩以及王励勤这场球的失常发挥。王励勤是奥运会男单头号种子选手,他们俩平时在队里打,除了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他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输给了王皓,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励勤的胜率非常高。但也正  相似文献   

20.
夏娃 《乒乓世界》2004,(4):10-12
中国队卡塔尔之行,情绪最激动的教练要数吴敬平。在整个世乒赛团体赛中,他麾下的两员直板大将马林、王皓在关键比赛中场场立功,令所有对手惧怕。首次担当第一主力的马林本来就是他的骄傲,而小将王皓在这次团体赛中的完美表现,更让他兴奋不已。在回国的飞机上,已经在国家队辛勤耕耘了13年的吴敬平,终于可以没有任何忌讳地敞开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