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以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人的进口权为切入点,认为如澄清了权利穷竭的地域性问题,知识产权法便无需专门规范平行进口问题,尤其不应创设或赋予知识产权人所谓的“进口权”,而可将其交由市场、竞争法、民法和国际经济法调整。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和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商标平行进口已经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在国际公约没有作出统一规定、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合法与否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我国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模糊态度,既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将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对各方利益作出衡量后,结合相关法律,尽快对平行进口是否具有合法性问题做出应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版权穷竭制度是版权法律制度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关于版权穷竭的空间效力范围问题,各国学者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目前在学界对于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国内穷竭说与国际穷竭说,并且大部分学者又以国际穷竭或国内穷竭来佐证或反对平行进口。实际上,各国在制定法规时,并非单纯地依据知识产权法原理,而是更多地考虑了本国贸易利益的需要。贸易层面的利益冲突才是造成平行进口问题分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相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是商标权的地域性特点和国际贸易的跨国性特点相冲突而产生的新问题。与相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相关的是商标权穷竭理论,在国际贸易中能否适用这一原则,是一个尚存争议的问题,这已成为相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合法性争议的焦点。由于对商标权穷竭问题的态度不同,各国对相同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认定存在看较大的差异。我国对相同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原则上应当允许,但也要规定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5.
6.
研究版权平行进口中“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问题,根据产地加以区分的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国内法对“首次销售”行为之效力的认定是关键.“首次销售原则”与版权地域性、独立性无关,一国对“首次销售原则”本身的地域性限制只是该国在制度设计上的选择,而并非该制度的天然特性,也并非源自版权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平行进口是个复杂的问题,其自有独具的形态、特征,且涉及深层次的国际贸易剃益和国家利益,所以世界主要国家对其立法处理各不相同。中国理论界对平行进口问题还没有统一认识,立法也还是空白,但运作矛盾已开始显现。政府在立法时须通盘考虑、综合权衡,以通过科学立法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超  李林 《大学时代》2006,35(4):17-19
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问题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理论上存在地域性原则与权利穷竭原则之争,实践中各国的做法各异。TRIPS协议是第一个直接涉及平行进口的知识产权公约。从对TRIPS协议第6条的解释来看,其原则上是倾向于支持平行进口的。鉴于我国对平行进口问题在立法上的空白,在实践中应该原则上支持平行进口,但允许一定的例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制定规制平行进口的法律时,应当坚持两个平衡:一是商标权人、平行进口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平衡;另一个是保护商标权与促进自由贸易之间的平衡。基于这两个平衡,我国关于平行进口的法律不能绝对地坚持地域性原则或权利国际穷竭原则,而应坚持部分地域性原则与权利有限国际穷竭原则相结合,即原则上允许平行进口,同时借鉴美国的"实质性差异"原则,例外情况下禁止平行进口。  相似文献   

10.
平行进口是当前世界贸易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它背后隐藏着知识产权保护与自由贸易原则的冲突。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平行进口的好处,并根据我国在平行进口中所处的地位提出了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药品平行进口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从我国的经济情况和所执行的经济政策出发,提出在知识产权领域应采用权利用尽原则,允许药品平行进口,并通过相应的合同法予以调整,海关法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产品平行进口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日益突出,各国、地区对此未能达成统一的立法、司法态度,有关国际公约也采取了回避态度。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平行进口所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突出,而我国目前除专利法规定了专利权人的进口权外,商标法、著作权法均未作出相关规定。因此,我国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在既尊重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又保护社会公众之利益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立法,同时进一步加强建立知识产权转让登记、备案制度,建立与我国现实相适应的平行进口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法律规制力和自然资源特殊形态的制约,加之传统物权法理论对于林业权问题研究的不足,导致现阶段林业改革存在理论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争议。从合法性来源、概念上的称谓、性质上的诠释以及权利运作等方面来看,林业权是林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权利的总称,是兼备用益物权和准物权的特殊物权类型。  相似文献   

14.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我国学者对股票期权的法律性质提出了不同的学说,本文拟对这些学说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论,并表明作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实务中,尤其是在司法判决的过程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指导法律的实施、统一全国法律适用的标准、弥补法律漏洞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然而,一个尴尬的局面是,虽然司法解释对于我国司法实务的作用十分突出,但是最高法和最高检司法解释权的法律依据却仍然不明晰。许多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立法甚至改变了立法的规定,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两高”在作出司法解释时在解释范围和解释程度方面所应当遵守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逻辑起点源于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及相应的中国教育法律体系,是中国教育法律体系的自然延伸和逻辑展开,但《高等教育法》与《学位条例》并存,造成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技术分离,更在法治实践中形成了高等教育和学位管理的二元化实施体制。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实体结构、立法方式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应当从法典化、一元化、层级化、类别化等方面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是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中两种重要的方法,通过两者方法对法律条文及现实生活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解释,研究,进而法学研究能够前行,法律发展也符合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本文即是通过法律与伦理、道德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法律如何在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实现正义的角度对两种方法进行理解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