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转换,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敏感问题。如何使这些敏感问题顺利脱敏,不仅关系着社会稳定,也关系着当下建设和谐  相似文献   

2.
敏感报道所涉及的一般是容易引起群众心理波动和社会震荡的问题,如物价问题、工资问题、就业问题、第二职业问题、住房制度改革和医疗保健制度改革问题、工农关系问题、干群关系问题,等等。按照十三大精神,“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些问题新闻媒介理应触及,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切报道都要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敏感报道所涉及的一般是容易引起群众心理波动和社会震荡的问题,如物价问题、工资问题、就业问题、第二职业问题、住房制度改革和医疗保健制度改革问题、工农关系问题、干群关系问题,等等。按照十三大精神,“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些问题新闻媒介理应触及,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切报道都要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敏感问题的报道一定要慎重”,这又是新闻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北京新闻界提出的“挤门缝”观点,就是积极慎重报道敏感问题的形象表达。因为要触及过去视作“禁区”的题材,所以要有“挤”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李习文 《军事记者》2003,(10):10-11
伊拉克战争让人们再次关注战争与媒体的关系。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极为重视的有关敏感问题的报道,是李习文《战事敏感问题报道刍议》的研究对象,他梳理了此类报道的特征、策略和理念,提出我国战事敏感问题报道的策略,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5.
关于“阶段性转移”的断想李亚娜郑州难点在哪里规模数量型与质量效益型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增加方式,前者是粗放经营,生产的发展主要靠的是规模数量的膨胀;后者是走企业内涵发展的道路,效益的实现主要靠产品质量的提高,是集约化经营的增长模式。不过,数量与质量并非是...  相似文献   

6.
1996年第6期《新疆新闻界》发表了刘万岚同志的论文《民族新闻定义刍议》,其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否可以这样给‘民族新闻’下定义,即运用符合民族个性特点的报道形式,对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事实的报道。”显然,这是启发读者的思考,让大家讨论的。作为《新疆新闻界》的读者,我们仔细地阅读了万岚同志的文章,并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今将不同的想法笔谈如下,以就教于万岚同志和其他同志。应该说万岚同志的定义比余正生同志的定义(即“民族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这里,在性别上加引号是要说明,性别是被当作一个基本范畴来看待的。在敏感上加引号是要通过一种联想来突出性别的概念。过去不是爱说“阶级敏感”吗?凡事一旦归结到“阶级”。就算说到根儿上了。遇事能很快嗅出其“阶级性”的那种特殊能力被誉为“阶级敏感”。为学习从“性别”角度看问题,培养自己的“性别敏感”,我在这里特用“阶级敏感”的联想,以加深印象。“阶级敏感”的日子谁能忘记。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在大西北跑边防,采写了一些人物典型报道,有得有失。如果要从人物典型报道思想性和可读性方面作些思考,我觉得还需要强调思维空间上的两个概念:“走近”与“背离”。“走近”与“背离”是一对矛盾。从写作的角度看,“走近”典型人物,就是接受感动,表现感染力;“背离”典型人物,就是欣赏优美,表现时代精神。寻求两的统一,我觉得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再就业报道跟“人”走———组织采写再就业报道断想辽宁日报褚少研孙潜彤新闻报道也分“冷暖季”?当我们几年前最初切入“再就业”这个报道主题时,“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还没有多大的舆论气候。翻翻报纸,“再就业”三个字在1994年时还很少见。那时经济报道的核心还...  相似文献   

11.
不知有哪个民族的语言象汉语这样对“点”有如此的偏爱——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无数次地重复它:对时间的把握叫“几点”;对空间的把握叫“地点”;官员们体察民情叫“蹲点”,发布指示前要说有“几点”。早上吃进嘴里有“面点”,白天穿衣买菜喝茶有“大点”“小点”“多点”“少点”“热点”“凉点”……总共那么一小疙瘩地方,被咱们中国人运用得如此变幻无穷,出神入化。有别于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种对“点”的纯粹物理把握,中国人则似乎通过语言表述了对“点”这一概念的丰富性的领悟。从某个特殊的视角看,新闻就是一个“点阵”。4900个记者4900个点,围绕亚运这样一个大新闻点。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ITS是一项系统工程 ITS是许多高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中全方位的综合应用,ITS本身主要是技术问题。但是发展ITS,则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如发展信息产业、发展广播电视等事业一样。发展任何一项新的技术产业,都不仅需要解决这项产业本身的技术问题,攻克许多技术难关,而且需要解决有关的技术生存环境、研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ITS是一项 系统工程 ITS是许多.高新技术在交 通运输,卜全方位的综合应川, 盯S本身仁要是技术问题。但是 发展ITS,则不单单是技术问 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卜程 正女[J发展信急产业、发展广播 电视等事业样。发展任何 项新的技术产业,都不仪需要 解决这项产业本身的技术问题, 攻克许多技术难关气而目_需要 解决有关的技术生存环境、研 究‘臼,l{).}f场需求、预测它的末 来及对外部的影响、研究发展 战略与技术政策等以达到训 动、!吸引、优化配置各方而的 资源“多、快、好、省”地发 展这项事业的l一1的研究投资 策略是其中乖要问题之一。发展ITS是要使交通运输系统钾 能化、交通运输涉及到推(,ll1设 施的建设,涉及到正确处理国 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涉及到正确处理社会效益、环 揽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 囚U一七,发展ITS的投资问题更 具有‘典型性和复杂性 }让界仁其它国家发展汀S从 一开始就}一分重视投资问题的研 究。从1994年11月举行的仃S第 次!日二界人会起,你年次的世 界大会都是分成两个大系列分组 会i寸i仑ITS。一个是技术性的系 夕。J分红1.会(Technlcal sessiolls)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记者讲述了一个观点:某种意义上,正常的不是新闻,不正常的是新闻。——这是不少新闻理论体系中所开列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之一。中国的新闻教材一般也没有排除这一标准。(一)可以说,我们的记者还具备起码的职业修养和训练,大家在“常规”的理解上有着明确的共识,绝对不至于把“反常”简单地理解为“人咬狗”(虽然人咬狗也是新闻),这里所说的“常规”是:社会共同的规范。意识形态的社会规范有:共同的是非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北京代表团就宝钢建设问题召开了质询会。刘达代表说:“宝钢投资这么大,原料立足于国外,如果有关国家不供应或价格提得很高怎么办?矿石运输量很大,10万吨以上的船进不了港,还要倒运一次,为什么非要建在上海?经济合理性如何,到现在究竟花了多少钱,总投资需要多少?”(《人民日报》1980年9月7  相似文献   

16.
解放思想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新闻媒体如何宣传好解放思想责任重大。2008年4月14日到18日山东烟台电视台《视点〉栏目播出的五集大型系列评论报道《走出思想的围城》(共75分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综观整个报道的前前后后,我们有很多的感触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调查性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进入颠峰时期,此后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见诸各种媒介,被称为“报纸的希望”。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调查性报道奖,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一个主题或社会热点,组织战役性报道,相对于单篇稿件来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对担任这一战役性报道的记者来说,都具有挑战性,这是由战役性报道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一个好的战役性报道,起码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事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最好是有“理论矿藏”,而这个理论矿藏目前正好有着重要的新闻价值,从而激发记者挖掘其内涵的积极性,体现出报道的深度;二是事件本身的重要性能够被报社所重视,派出精兵强将组织、策划、采访,并给予相对集中和显著的版面报道,使事件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1996年湖北日报工财部策划与组织报道的“名牌产品纵深行”就因为基本具备这两个条件,得以实施,并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笔者作为参与者,在这组报道的过程中,颇有感受.好的“切入点”是成功的一半“名牌产品”正成为当代经济生活中最响亮的调子之一.因为企业能否生存就看产品能否被消费者认可.而这是个消费“名牌”的时代,于是创保名牌成为企业“穷经皓首”,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真实性”,是一个求索不尽的话题。只要你同新闻结缘,你就不能不时时渴求真实,不能不为真真假假所磨砺。说到底,记者的权威,是真实性的权威:新闻媒体的力量,是传播真实的力量;报纸版面的荣光,是真实纪录的荣光。没有真实,便没有新闻,也便没有新闻媒体,更不会有赖以生存的“他们”和”我们”。因此,谁想在报纸版面上打新闻“真实性”的鬼主意,谁就是在拿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20.
“图文并茂”,这是我们一批八十上下的在抗日根据地长大的新闻工作者长期向往而未能及的奋斗目标。这里说的“图”,主要指新闻图片,不包括美术作品。 在根据地——解放区办报,技术条件十分困难。没有照片,更不能制版,报纸用粗糙灰暗的土纸印制,看清文字已不容易,遑论图片!我工作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偶尔刊登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的头像,都是木刻作品。19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