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梭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经典著作《爱弥儿》,对于教育界的影响举足轻重,特别是在《爱弥儿》中对于自然教育观点的论述,对于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于这部著作中自然教育思想的探析,为进一步的教育改革提供理念支持.  相似文献   

2.
3.
在卢梭看来,儿童进入社会就是进入他人的眼光与比较之中,从而也进入人性自身的amour-propre(自恋)所引发的堕落可能性中。为了克服社会化所引发的堕落,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始终保持一种自然惩罚或良心约束的机制,使儿童获得节制激情与对抗虚荣意见的内在力量。由于忽视了卢梭围绕amour-propre构建的性恶心理学,现代教育也就抛弃了卢梭自然教育中的“驯恶”维度,其保护和发展儿童天性的方案存在沦为自由放任的危险。要克服这种危险,我们有必要认识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在教育中重提节制与纪律的精神。这种精神同时为教育惩罚提供内在的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正>18世纪法国天才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优美的笔触娓娓叙述了男主人翁爱弥儿和女主人翁苏菲古典浪漫而又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其爱情教育的基本观点。重温卢梭的爱情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审美观:美在心灵。卢梭是这样描写他笔下的女主人翁的——"苏菲并不美丽,但男子们一到她身边就会忘掉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法国天才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优美的笔触娓娓叙述了男主人翁爱弥儿和女主人翁苏菲古典浪漫而又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其爱情教育的基本观点。重温卢梭的爱情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审美观:美在心灵。卢梭是这样描写他笔下的女主人翁的——"苏菲并不美丽,但男子们一到她身边就会忘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卢梭《爱弥儿》一书中关于贫富阶级受教育的权利、男女的地位、爱弥儿和父母以及和爱人之间的关系、爱弥儿受教育的环境及进程的诠释,说明了卢梭平等自由的思想在其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存在一定的出入,折射出卢梭教育思想中也存在着不平等和不自由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16岁时由于不堪师傅的虐待逃离家乡,开始了长期的流浪生活,曾走遍全瑞士,到过法国许多地方,从事过各种职业,如仆役、私人秘书、家庭教师和乐谱抄写员等。在流浪生活中,他阅读了洛克、莱布尼茨、笛卡儿等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自学了数学、史地、天文、生理、解剖等科学知识,还掌握了拉丁语。1742年在巴黎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启蒙学者,如狄德罗、伏尔泰等人,并参加了为《百科全书》撰稿的工作。1749年法国狄戎学院发起有奖征文…  相似文献   

9.
《爱弥儿》作为一部关于人和创造人的教育著作,充斥着浓厚的自然神学色彩。教育的本义是指人的生成,是人在受教育过程中依循上帝造人意志的充分展开。围绕上帝的造人意志,卢梭在《爱弥儿》中构建了两条相互缠绕的论述路线:一是以生物形态学的方法描摹人的长大,二是以自然神意论的方式设计人的原型。前者充满一种有机论色彩,凸显教育中人的生长和涌现;后者体现一种目的论特征,规定教育中人的出生和样态。这两条相互缠绕的论述路线,构成了整个爱弥儿自然教育方案的神学底色。《爱弥儿》不是一本纯粹的教育小说,而是卢梭有意筹划的生物学神学论纲,是卢梭仿制上帝如何造人的一部新《圣经》。  相似文献   

10.
卢梭是西方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在流芳百世的教育小说<爱弥儿>中开创性地提出并论证了消极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和干预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社会,这种思想的意义不同寻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孙碧 《中国教师》2011,(19):79-80
<正>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曾因文章和戏剧获奖而成为巴黎社会上层人士家庭沙龙的座上宾;也曾离开都市,隐居在乡村闭门著述;最终因学说触犯教会正统教条而遭到通缉,在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相似文献   

12.
李芳芳 《现代教育》2012,(11):124-124
《爱弥儿》又称《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然教育论者卢梭的代表著作。书中阐述了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体现了其自然教育思想。顺着作者的论述,在自然教育氛围中长大的爱弥儿应该是卢梭思想的结晶,但是《爱弥儿》一书中卢梭精心培养的爱弥儿最后却以堕落结局令人颇有些费解。通过研读卢梭的《爱弥儿》以及其它相关著作,可将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杨慧 《考试周刊》2014,(45):154-155
卢梭是法国18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其著作《爱弥儿》中,他详尽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主张培养自然人,同时教育过程应当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教育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然发展。他认为教育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们以及来自外部世界的事物。他认为只有当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又能圆满地相互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要求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选择适合儿童特点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5.
卢梭在《爱弥儿》中反复强调"把儿童当作儿童"。他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对儿童应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作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  相似文献   

16.
《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一本以小说体著就的教育名著,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他假想抚养的男孩“爱弥儿”的美好成长图景,系统阐述了“自然教育”思想。该书1762年一经出版,便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卢梭通过《爱弥儿》一书所传达出的许多教育思考,对当下的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小波的写作是一种自我抗争的写作,他以此表达并实践他对于人生的理解.那就是要独立地、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在最后的时刻可以如此告慰自己:活过,爱过,写作过。在这个立足点上,他的写作包含了对于一切与之相悖的东西的抗争:向虚无的抗争,向现实的抗争,向文坛话语圈的抗争。他的身影和他的创造在我们贫乏的生活上打开了希望的窗。《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是他写作最初的宣言书,也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  相似文献   

18.
上师范时,我曾读过《爱弥儿》这本书。当时,我花了很多精力也未能理解卢梭的思想境界。时至今日,我已步入教育岗位十余载,又重新捧起这本不朽之作,收获了许多别样的感受。 手捧卢梭的《爱弥儿》,我细细地品读着,思考着,感悟着。书中不乏富有情趣又流畅的段落,不乏形象贴切的比喻,也不乏真实生动的场景。经过两百多年的考验,现在依然闪烁着卢梭独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芒。  相似文献   

19.
渠敬东 《教师》2014,(20):F0002-F0002
洛克和卢梭是西方现代思想的两大奠基人,本书旨在通过文本解读的方式从总体上把握这两位思想家的教育哲学思想。由王楠撰写的上篇通过洛克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洛克《人类理解论》中对人性的分析,《政府论》中对政治社会的考察联在一起,全面阐述了洛克通过教育培养现代社会中自由理性的人的基本思路。由渠敬东撰写的下篇集中深入地考察了卢梭的《爱弥尔》一书,不仅和上篇对洛克的教育思想的考察构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张力的对照,也勾画出教育在构成现代社会的人心秩序方面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  相似文献   

20.
李菲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发展教育学作为一个重要教育研究领域的出现有其产生的特定原因:社会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教育发展”问题在当今日益凸显,现有的社会发展研究对教育领域关注的欠缺。发展教育学是从教育的视角研究社会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并对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做出审视,进而通过教育自身的变革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发展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它将为以往教育学的研究打开一个全新的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的视野,使研究具有了动态性,这将大大丰富教育研究的内容。同时它的出现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的意识。最终,它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从而为人类和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