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光明 《教育学报》2006,2(6):22-28
由于对课程概念的重新理解,学校课程被看作是学生在校的全部生活经验,所以中小学生日常教室生活中的座位体验就构成学生在校潜课程的一部分。遵循“回到实事本身”的态度理解学生的座位体验,通过对学生座位体验的描述分析,从座位是学生在教室的“家”(空间意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认同体验和学习环境意义等五个主题来展示座位对学生的意义,从而整体地把握学生座位体验的一般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安排座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或公平的问题,关键是教育者要理解座位对具体学生的意义,然后机智地做出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2.
洪年庆 《小学生》2013,(12):51-51
班里共有43名学生,用的都是双人桌和双人椅,因此,无论座位怎样安排,都有学生要单独坐一位。巧的是,这张桌子无论放在教室前面还是后面,看起来都脱离了整体。于是,这张桌子在大家的眼里便有了"特殊位置"。开始,这张桌子放在教室最前面靠墙的位置。因为班里调皮的学生比较多,所以,我安排了一名最调皮的学生坐在这里。同时,我告诫其他同学:"谁再敢调皮,就把谁调到最前面,让老师和全体同学一起监督,直到表现让大家满意才能回到集体当中去。"也许是心理作用,开学两周,班里的纪律好得出奇,就连一些平时老师、家长都头疼的"钉子户"也不敢张扬了。这段时间,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高兴。后来,学校认为,单独在前面放桌子是歧视差生,要求各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教育界对差生进行“成功教育”的经验引起广泛关注。一位资深的中学校长推出“成功教育”理论,大胆标新立异,成立“差生学校”,对差生进行了成功的教育。这一成功探索给我们广大教师的启示是十分深刻的,思考也是广泛的。我们应更新观念,走出误区,积极探索差生教育与转变工作的新路子。一般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为“差生”。现实似乎也在证明:一个差生,他学习成绩差,许多功课不及格,其他方面也就没有令人满意的地方。于是“差生”就是没有出息的学生,在教室的座位不是边缘就是最后面,各科老师都无心过问,视而不见,对他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沈耀星 《职教论坛》2002,(22):54-55
一、何为“差生”“差生”是相对于“好生”而言,为管理学生而进行的一种分类。通常我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为了区分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好坏,可以把学生分为好生、后进生、问题生和差生四种。“好生”是指各方面表现均较好的学生;“后进生”是指少数几方面不是很好,进步较慢,其它各方面均还好的学生;“问题生”是指各方面表现一般,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不好,但经批评教育后,能认真改正的学生;“差生”则是指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不好,经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的学生。因此,若要给“差生”下定义的话,可表述为“经常重复地犯同一错误,…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工作中,常常有一些困扰学生、使学生困惑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一、座位问题教室的座位安排历来就是班主任感到头痛的问题。在以教师为主的课堂里,有研究表明,坐在教室前面几排以及中间几列的学生总是最积极的学习者,因此这一区域被称为“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作用。教室座位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常被误用和滥用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得一个好座位,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或凭借权力给老师“打招呼”;社会舆论呼吁教育公平,要求把座位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像坐公共汽车那样,“自选座位、先到先坐”;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把座位当作一种奖惩物,按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评分来安排座位。据2004年5月20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佛山某中学有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把全班的座位都细细划了片,靠近黑板的前两排是“头等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许多学者和教师对学生班集体作好、中、差分类,将思想道德品质差和学习差的学生均视为“差生”,但对“差生”的界定并没有科学的标准。因此,有的教师把违法、犯罪的学生视为“差生”;有的教师把调皮、不听话的学生视为“差生”;有的教师把学习成绩一贯差的学生看作“差生”。我们认为,“差生”标准模糊,不确切、不科学,只会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8.
王琴 《中国德育》2004,(12):38-40
开学不到两个月,初三学生王浩(化名)突然出走,他出走的原因很简单:寒假作业没完成,班主任把他的座位调到讲台边上,那是一个只有椅子没有课桌的座位,是老师专门用来惩罚违反班规的学生的。由于王洁一直没能补上寒假作业,他就一直坐在那个“特殊”的位置上,班主任还叫班上其他同学都不跟他讲话。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王洁也未能参加,班主任在班会上对全班同学说:“如果不把寒假作业补好,  相似文献   

9.
所谓“差生”,是一个客观存在,只要选拔性的教育体制存在。那么“差生”就会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就会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差生”基本上有这么几类:一是不爱学习的:二是不会学习的:三是不遵守纪律的。不论哪类学生,最终结果无一例外地都是学习成绩差。我们也因此把这些学生定为“差生”。  相似文献   

10.
周华 《班主任之友》2004,(11):41-41
“老师,我不想坐后面,因为我的视力下降,看不清板书,XX老师上课声音太小,我听不清,我想坐到前面去……”“老师,坐在前面我好不自在,老师好象总盯着我,我头都不敢抬,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我感到有压力,喘不过气来。老师,我不愿坐在前面,我想让自己的心情放松……”……每次安排座位后不久,总有学生在周记上反复表示对现在座位的不满,大谈自已座位的弊端,让我耳根难有清静。要知道排一次座位可真不容易,要考虑高矮,要考虑成绩,要考虑性格,还要考虑班干部的比例等等,真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让学生安心座位而不言其他呢?…  相似文献   

11.
教室座位的教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教室座位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常被误用和滥用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得一个好座位,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或凭权力给老师“打招呼”、送礼。社会舆论呼吁教育公平,要求把座位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像坐公共汽车那样,“自选座位、先到先坐”。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把座位当作一种奖惩措施,按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评分来安排座位。以上这些愿望和做法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即教室座位有等次优劣之别。一旦这种思想为多数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12.
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近百张学生座位一改传统排列“直线 方块”式的横平竖直,而是错落有致地朝着老师讲台,呈弧形对应,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林文水设计发明并获得专利的新型“教室座位排列法”。据测算,传统的课桌摆法,学生必须不同程度地或斜视、或侧身、或扭脖。长期受到这种不良的强制作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林文水把所有学生的座位都与老师、讲台的中心线横向呈弧形对应排列,形成“点向集中教室座位排列法”。、这样,无论坐在教室的哪一个角落,学生的自然视线都可以与老师讲台、黑板构成全方位接…  相似文献   

13.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14.
“差生”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差生”通常是指那些成绩或表现不好或兼而有之的学生,如今一般称为“后进生”、“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待进步生”等。在应试教育的所谓“择优录取”面前,“差生”成了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心头痛。  相似文献   

15.
“差生”这顶帽子,宛如一盆冷水,浇得多少期望上进的孩子心灰意冷;“差生”这顶帽子,就是精神桎梏,束缚了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难道“差生”真差吗?否!中小学从来就没有哪一方面都不行的“差生”,只有你这方面行,他那方面行,随时可以开发、随时可以奋起的“潜能生”。那么,“差生”从何而来呢?“差生”是机械的教育评价的牺牲品。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分地强调甄别和选拔,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为核心,学生成绩一个方面差了,就以偏概全地界定为“差生”。轻率地将其一个方面不成功,说…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差”的学生和“好”的学生。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也要关心“差生”。所谓的“差生”,即是指那些成绩差、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在班上的人数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他们不但会影响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和先进的学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提高起到了制约作用。因此,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师当务之急的任务。“差生”的转化对于树立良好的班风,维护良好的班风,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盾量县有+分蚕萼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近百个学生座位一改“直线+方块”式的传统排列(左图),错落有致地朝着老师讲台,呈弧形对应(右图)。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林文水设计发明并获得专利的新型“教室座位排列法”。 传统的教室座位与老师讲台平行摆放。据测算,这样的课桌摆法,学生必须不同程度地或斜视或扭脖。长期受到这种不良的强制作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为此、林文水经过两年多反复论证与实践,把所有学生的座位都与老师讲台的中心线横向呈弧形对应排列,形成“点向集中教室座位排列法”。这样,无论坐在教室的哪…  相似文献   

18.
有一类学生常被称为“差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类学生又被称为“后进生”、“学困生”、“潜能生”。但这些称呼多见于媒体、文件等正式严肃的语境,而在私下随意的语境中还是呼之以“差生”。甚至在很严肃的场合中也用“差生”称呼,  相似文献   

19.
【案例】那是八年级下学期,班里转来一个学生,叫小刚。看他的学生手册,成绩欠佳。因为开学工作比较繁忙,我看了他一眼,心想:又来了一个"差生"。我把他安排坐在最后一个座位。我授完新课,布置学生做练习,一边走下讲台巡视。走到小刚座位时,我认真地看了他一眼:头发虽短却很油腻,牛仔衫衣领卷得无法平整,五颗  相似文献   

20.
福建福州市闽候实验小学的40个“好孩子”日前在公开课上尽兴表演,赢得福州市普教室及福州市五区八县各小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但令人痛心的是.该班另外29名盼望上公开课的“差生”却被老师留在班上做作业。据称,这是因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和班级的荣誉不得已而为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