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培养"通才教师",让教师朝着"通才"的方向成长、发展,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通才教师"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曾经有过很多争论,近一段时间以来,"通才"这个话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培养?  相似文献   

2.
教师应该怎样成长?是成为“通才”还是成为“专才”?本刊第六期《用“通才”的眼光看教师》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实,“通才”和“专才”之争,不只关乎教师的成长方向,更关乎教师的培养模式。本期我们发表一些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意在将讨论引向深入。老师们的观点见仁见智,怎样看待“通才教师”、“通才”应该怎样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关系,等等,是这次讨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通才”,这个词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古典时代的知识分子,想起知识尚未学科化,社会尚未专业化、职业化的时代,想起孔子、孟子、庄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百科全书式”的文化人物。  相似文献   

4.
学生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与影响。在教师的眼中,学生不应该有优劣之分。虽然每一个学生确实存在着智力、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但是,只要老师善于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潜心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摆正老师的位置,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没有不“成功”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通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通晓其他学科知识,能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与融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知识越精湛,视野越宽广,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越深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个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家。”  相似文献   

6.
他用深沉的目光凝视着窗外,她以漠然的表情回应不知所措的尴尬……当“听课走神”成为课堂上一种无法回避的痛,我们能做什么?其实有时候,只需要那么一点点“注意”的眼光……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用历史的眼光去认识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杨学诗 《云南教育》2009,(12):30-30
可以说,任何一所学校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位教师尽职尽责地工作。这希望,绝对正确!然而,要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领”与“导”。“领”与“导”的办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  相似文献   

9.
有教育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教师从一堆木头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料,几十位教师反复挑选。最终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皆空手而归,说:“一堆废料,没有一块有用的。”校长当即请来一位木匠,让他挑选。木匠说:“这还用得着挑吗?在我眼里,每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木头可以做椅面,较长的木头可以做椅腿,短木可以做横档,连一块小木头,也可以做加固的木楔。一句话,只要你用得恰当,所有的木头都有用。”  相似文献   

10.
"通才",<辞海>的解释:"谓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我的理解,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简单说来,通才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适应变动的能力强.从人才学、教育学的角度则称横向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工作至今,已是四年有余,但那件事情,那位学生,那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敢忘却……  相似文献   

12.
有教育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校长别出心裁地让全校教师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料,几十位教师反复挑选,最终只有5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皆空手而归,说是“一堆废木,没有一块有用的木头。”校长当即请来一位木匠,让他进行挑选。木匠说:“这还用得着挑吗?在我的眼里,每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木头可以做椅面,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给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的日益综合化,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知识背景的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通才教师教育就是要突破并弥补原有教师教育只培养分科教师的不足,培养具备一定综合知识背景的通才教师来应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通才教师教育是在国家教育改革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将通才教师教育发展成为一种理论上可行、实践上行得通的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克隆羊多利",我想很多人对这一名词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什么是克隆?什么是克隆技术?可能就不会有多少人说得上了.在教说明文<奇妙的克隆>之前,我对克隆的含义也等同无知,就如同很多人被所谓的"纳米"技术的广告忽悠了一样.面对教学中遭遇的如此尴尬,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对一些学习有困难或品行有问题的孩子,许多家长、教师常常不是斥责、怒骂,就是讽刺、挖苦,这挫伤了多少孩子的自信心,泯灭了多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其实,孩子的错误和问题中总隐含着一些美丽的亮色,关键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  相似文献   

18.
许多看似缺点的东西,实在不必对之耿耿于怀,缺点和优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对立,有时界限是很模糊的,我们不妨把它称为孩子的特点,多从积极的角度解读宦。对孩子多一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主动修复这些不足之处,丰富自己的心灵,追求自己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育的最大启示是:必须开放的眼光看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自我成长需要一个强大的内驱力,教师的专业拓展需要一个有规模的"发展场",教师各种技能的提高需要一个自主发展的宽广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