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板画可以再现课文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我先画出井的剖面图,让学生读课文后,把“青蛙”和“小鸟”图片按照课文内容的描述贴在相应的位置,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我趁机提出问题: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发生了争执?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带着问题开始了学习,课文学到最后,我又设计了让“青蛙”跳出井口看“天到底有多大”的图画演示,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说说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板画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大…  相似文献   

2.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炼,语言浅显易懂,寓意含蓄深刻,是训练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认识的好材料.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争论起来的事.全文以三次对话为线索,即先是小鸟说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引出了争论的话题.接着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提出了与小鸟不同的看法.最后是青蛙坚持己见,小鸟劝它跳出井口看一看.这就叫“坐井观天”,它比喻了有的人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本课教学重点是读懂故事,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为什么不同.教学难点是了解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对于本课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观察图画,激发兴趣,初步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文为资源,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人人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得各种体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案例描述及评析片段一:图文结合,理解“井沿”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了这篇课文是写小鸟和青蛙的故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将事先画好的青蛙图片贴在井底,而把小鸟的图片故意贴在井的中间部位。学生看后纷纷举手,我故作诧异,问孩子们要说什么。学生说:“老师把小鸟的位置贴错了。”我又问:“应该放在哪儿?”学生说:“应放在井沿…  相似文献   

4.
《坐井观天》(第三册)是一则寓言。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正确理解课文寓意有一定难度。我认  相似文献   

5.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讲读课文。文章短小精练,语言浅显易懂,寓意含蓄深刻,是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好材料。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争论起来的故事。全文以三次对话为线索,先讲小鸟说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信,引出了争论的话题。接着讲青蛙说天有井口那么大,提出了与小鸟不同的看法。最后讲青蛙坚持自己错误的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究竟有多大。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6.
最近 ,笔者分别听了两位农村小学教师组织的《坐井观天》课堂教学 ,印象颇深 ,想把这两节课的片断推荐给同行 ,以供研究。《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文中的小鸟在井沿上 ,青蛙在井底 ;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大得很 ,青蛙说天不过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说 :“你弄错了。”青蛙说 :“我没弄错。”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引导方法不同 ,所以效果也不同。教师甲是这样引导的 :师 :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 :小鸟说得对。生 :青蛙说得也对。师 :你们想想 ,天究竟有多大 ?生…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上,老师讲《坐井观天》这篇课文。课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青蛙跳出水井,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同学们踊跃发言,一个说:“老师,青蛙看到了好大的天空和美丽的景色,蹦蹦跳跳地非常高兴。”“青蛙再也不愿回到井中去了。”另一个同学急不可耐地大声说。  相似文献   

8.
王丽书 《贵州教育》2009,(16):42-42
“老师,我们大家都批评青蛙不对,其实我觉得青蛙很冤枉,要是小鸟一直生活在井里,它也会说天像井口那么大,要是青蛙不生活在井里,它也不会说天像井口那么大。”这是我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在课还未结束时提出来的。这是我在课前没有预想到的。我觉得这是个生成的很好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
一、案例呈现 《坐井观天》一课快要结束时。执教老师问:“同学们,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学生想了一会,纷纷站起来发言。有的说,青蛙看到了广阔的田野。被田野里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有的说,青蛙看到了工厂,工厂里的工人师傅正认真的工作着;有的说……总之,大多数学生认为青蛙原先是坐井观天,后来看到外面的天地很广阔。但有一个学生说:“青蛙又跳回去了!”理由是:“当青蛙跳出井口正要喝水,一只老青蛙拦住了它,告诉它河水被污染了。青蛙正要感谢那只老青蛙,只听一声‘哪里逃’,一柄钢叉把老青蛙捉住了。青蛙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危险,所以赶紧跳回井里。”  相似文献   

10.
那天,讲完《坐井观天》课文后,我让同学们想像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呢? 王婉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这时,张雨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  相似文献   

11.
曾经有幸听过这样一堂课。 一位教师执教课文《坐井观天》。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在认真思考,充分交流后,教师开始点名请学生说。第一位学生说,青蛙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连忙向小鸟求救。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写一段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在举起的小手中,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主讲老师叫了那名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下课后,…  相似文献   

13.
老师是青蛙     
《甘肃教育》2011,(24):95-95
在语文课上,老师讲解《坐井观天》这篇课文。课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青蛙跳出水井。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同学们踊跃发言.一个同学说:“老师,青蛙看到了好大的天空和美丽的景色,它蹦蹦跳跳,非常高兴。”另一个同学大声说:“青蛙再也不愿回到井中去了。”教室里热闹极了!这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想,青蛙看了看,又重新回到了井里。”  相似文献   

14.
《坐井观天》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则生动的寓言故事,深受低年级儿童的喜欢。但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了这则简单的寓言故事中存在着微妙的逻辑错误。课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写一段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在举起的小手中,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主讲老师叫了那名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评《坐井观天》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的一则寓言故事。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 ,青蛙坐在井底 ,说天很小。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 ,所见有限 ,还自以为正确 ,是不对的。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 ,讲青蛙在“井里”和小鸟在“井沿” ,写出了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的根本原因。后面的六个自然段叙述了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代了小鸟从那儿来 ,来干什么 ;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 ,发生了争论 ,小鸟用“无边无际”这一事实指出了青蛙说错了 ;第三次对话讲青蛙仍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 ,小鸟…  相似文献   

17.
区别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刘二答道:“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鹅肉!”  相似文献   

18.
那天,讲完《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后,老师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9.
开心岛     
《初中生必读》2013,(12):30-30
差别 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 刘二答道:“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浪漫派——想吃天鹅肉。”  相似文献   

20.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不能片面的道理。教学本文,必须充分发挥读的效能,才能真正促进训练全面落实。一、激趣初读,整体感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这样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可是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