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三角形概念的抽象过程,理解三角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探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本源。2.将三角形的认识与发展空间观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归纳的能力,积累活动经验。3.通过比较体会数学的简洁严谨之美,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意义,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从而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到独立探索数学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探究,掌握关于角、边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领会"观察—猜想—论证"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2.通过让学生经历提出命题,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数学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廖木胜 《广西教育》2012,(21):60-61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P83-P84。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2.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3.体验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严密性和公式的确定性,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数学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性质,并能应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经历探究过程,发展  相似文献   

8.
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是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而应用物理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则可作为创新素质的另一个侧面来看待。因此,习惯了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我们,若能尝试一下用物理方法来处理数学问题,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受。 三角形中较常用的是“五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和短心,下面试用力的平衡来求征。  相似文献   

9.
刘泽  王荣森 《辽宁教育》2008,(1):105-10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三角形内角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准确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活动, 让学生人人动手、全程参与、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143~1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测来探索学号和身份证编码的简单方法,初步体会编码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1.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阅读质疑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以下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随手记录下来。学生阅读后,首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疑问,主要问题有:(1)怎样用数方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说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推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学生会按角将三角形进行分类。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4.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动手、动脑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推导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过程以及按角将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引…  相似文献   

16.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准确地建立三角形的中位线概念,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能用它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及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  相似文献   

17.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归纳法的意义. 2.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有关的命题的证明方法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 2.学生经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感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  相似文献   

18.
1.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能运用三角形相似证明线段成比例和等积式. 3.能灵活地运用、选择适当的判定方法 .4.培养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教学中,圆与三角形都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很重要的内容,这些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来说,三角形是圆的内接三角形或是外切三角形.而对于圆来说,三角形必定有它的外接圆和内切圆.那么三角形的各边数量关系与其对应的圆的半径有着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认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简单的运用.②初步体会添加辅助线证题,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