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成功的关键,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重在培养.本文对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培养浓厚的计算兴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相似文献   

3.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的积极作用,能使智力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关注学生情绪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科学地评价激励,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很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完全正确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绝不容忽视.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么如何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相似文献   

6.
一名学生要学好数学,既取决于智力因素,更取决于其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发挥.因此,如何致力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二者相互作用于学习过程中.当今社会竞争愈发激烈,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除了具备正常的智力因素外,还要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本文主要阐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和个性特点等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人们的认识过程,但它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导向、维持强化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注意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熏陶感染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如兴趣、情趣、情感和意志等.实际上一个人的学业成就是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非智力因素起很重要的作用.智力就像一架机器,它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而非智力因素就像是燃料或电力等能源,没有能源做动力,机器就无法发挥其结构应有的功能.因此,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沟通学生的非智力心理,不仅可以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成才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有着促进、补偿作用.在电工教学中我围绕唤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电工情感,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磨练学生意志等要素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现代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非智力因素,该能力是他们步入社会后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有益于身心的健康,还能够提高职业素养.通过对现代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分析,指出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从而提出要从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着手,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身为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在德育课程中注重对学生就业适应力与社会竞争力的培养,最终保证和实现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钟建军 《文教资料》2009,(6):162-163
旅游地理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已引起了旅游专业教师的重视.本文就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育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作了初步探析,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旅游地理素质教育中得到一定的开发培养,对学生将来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适应未来的挑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路欣 《成才之路》2011,(25):47-4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有正常的智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阐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邱挺 《教育导刊》2002,(10):30-31
学生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非智力因素指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和实践所证明.新世纪的教育,应把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和谐协调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夏明明 《考试周刊》2012,(31):92-93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本文通过对于非智力因素与中职英语教学关系的具体分析,论述在中职英语教学如何有效运用非智力因素,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智力因素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 ,而不是智力因素。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在元认知和策略性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认识和学习策略的理论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应用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实践之中.非智力因素作为学习的动力系统,对元认知和策赂性学习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位心理学教授说:学生的智力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一个学生不会因情绪变化或地点迁移而变笨或变聪明.而非智力因素是不稳定的,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施品质和心理素质,使之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并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来发挥巨大的学习潜能.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习惯、品德和意志等,它在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中,起着排动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仅就如何从兴趣、意志、习惯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一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兰明 《贵州教育》2007,(14):39-40
学生个人的成长、创造潜能的开发,离不开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它是其他各项教育的前提,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外阅读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提出。目前,“非智力因素”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心理学研究中一般把“非智力因素”作为狭义的解释,即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及优良的个性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它对学生的学习和人才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