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如何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所谓征信,是指由专门的征信机构收集有关交易人的信用信息,并传播给其他的社会主体。个人信用信息征信体系是国家为了实现自然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传播而建立的一整套制度体系,是保障社会信用交易安全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其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既有助于推进社会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备,也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课题组选取江苏苏北4所高校大学生信用建设情况作为样本,以数据为支撑,梳理分析苏北高校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建立健全高校信用教育体系、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高校信用管理队伍以及信用文化等方面探寻治理苏北高校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的应然之路。总的来看,当前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前提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重点是加强高校信用教育,根本保证是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3.
个人信用征信是由信息提供、征信机构以及用户对消费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利用的过程,法律制度应该围绕这一过程进行规范。其中,不仅要考虑政务信息公开、隐私权及信息财产保护等具体规则的设计,还必须解决政府在建设信用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征信机构的模式选择等宏观框架结构问题。清理所形成的诸法律关系,以法律关系为据,才能通过立法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银行曝光“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名单”,在引起广泛争议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我国信用立法制度缺失,暴露出了信用信息披露与信息隐私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平衡它们之间的矛盾,加强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在进行信用信息公开时坚持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权利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处理好信用信息披露与信息隐私权的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个人征信中信息主体与征信机构之间的权益冲突是信息保护与信息使用之间矛盾在个人征信领域的具体化。平衡协调原则要求法律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与使用给予同等重视,在此基础上核心隐私优先保护原则要求法律向具有人格属性的信息主体权益倾斜,社会本位原则要求法律优先保护具有公益属性的征信机构权益。化解权益冲突的基本原则和个人征信法律关系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判断重点保护法益的考量要素,即根据个人征信法律关系主体、个人征信法律关系客体和个人征信行为阶段的不同,法律天平会在信息主体权益和征信机构权益之间作出不同的倾向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是一国社会信用的基础。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在建立针对不同对象的信息系统,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诚信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建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主要目的是为证明、查验自然人资信情况,并通过相应制度来规范当事人的信用行为,提高守约意识,从而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在阐述了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成熟个人信用体系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发展个人征信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尤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是如此.然而,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信息公开的要求,必然会使得信用信息的公开与个人隐私权之间发生冲突.通过对美国和欧洲等不同信用体系模式国家的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对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下位法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在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的告知义务上,存在义务主体"信用信息提供者"和义务客体"信用信息"界定过于泛化的问题。它对信用信息采用了"用于识别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限定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兜底,在规范层面导致法律概念限定与开放的自我矛盾。而信用信息范畴的扩张是征信理论体系本身扩张的一个缩影。替代数据的使用、经济征信向公共领域的扩张、信用信息透明与个人信息强保护理念的冲突,在理论层面构成征信体系的自我矛盾。由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所涵摄的征信属于经济领域,所以落实征信的经济性与政策性的目的可以破解规范矛盾,而理论矛盾则要求重新识别征信体系的场景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十分必要,但刚刚起步,问题很多.我国个人信用市场欠发达.经济生活的信用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缺乏法律环境和政策背景.尤其是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是制约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发展的一个瓶颈.要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须积极推进个人信用产品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建立失信监督和惩罚机制,建立完善严密的个人信用法律环境,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征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信用征信过程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征信行为的不断增多,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冲突激增。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信用为视角,在对个人就业信用信息与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法律含义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二者的权利冲突和衡平,力图从立法层面和征信机构自身的作法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体信用意识还停留在道德层面、信用信息处于封闭状态、信用法律规范缺失以及现行法律制度障碍是制约我国征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应加快立法,以法律的手段规定征信机构的法律性质、信用信息的开放、征信机构的法律义务及责任。  相似文献   

12.
海南个人信用征信规则将个人资产信息作为须经被征信人书面同意方可采集的个人信用信息,并设置守信激励机制,对我国征信立法具有参考价值。我国可探索建立中央单头、地方双头的征信管理格局,由人民银行负责全国的征信监管,并由人民银行在地方的分支行与当地专门管理部门共同监管当地的征信活动。  相似文献   

13.
信用信息是能够反映民事主体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一系列符号和数据.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信息公开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必然要求.信用信息公开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中得到揭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保障,而信用信息公开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信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信用信息公开与个人的隐私权、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个人信用征信,作为三大社会征信体系之一,在征信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人信用信息自由流动与隐私权保护的固有冲突,文章认为不同的国家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因素的不同,在彼此协调中各有侧重。但不管怎样,都必须坚持公共利益、利益衡量、自愿、目的特定原则。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7,(6):45-49
为提升网购用户的消费力,各大电商平台适时开发具有借贷功能的个人信用支付产品。在互联网立法背景之下,通过分析个人信用支付产品的法律属性及其存在的信息安全、信用违约、资金套现与洗钱法律风险,提出加强用户主体信息安全监管、完善互联网征信系统建设、引导信用支付产品合规发展等相关应对策略,进而充分保护电商平台与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征信机构侵犯个人信用权的构成要件建立在传统的侵权行为理论基础之上,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侵权行为主要发生在个人征信活动中,而且多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损害后果不仅包括现实损失,还包括预期利益的丧失;在因果关系的判定方面必须考虑到介入性因素,即授信主体是否因为征信机构的不实信息而拒绝与信息主体交易;征信机构侵犯信用权的主观心理状态往往是过失。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已有初步的发展,但是与信用相关的立法迟迟未出台,特别是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先天不足,导致在个人信用系统建设过程中隐私侵权现象时常发生。只有从隐私权的一般规定,信息隐私权的法律规制、征信业的专门立法等方面入手,建立自上而下的三维法律体系,才能有效防范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8.
在个人信用征信市场发展的同时,有关个人信用权的法学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本文主要以个人信用征信市场中的个人信用权保护为研究对象,对个人信用权的性质进行了法律解读,并对个人征信中个人信用权的权利内容以及侵害个人信用权的行为类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征信领域广泛应用,大量有效“替代数据”被采集、分析和应用于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征信已突破传统借贷信息共享的范围。然而,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情况,面对征信机构利用大数据不当搜集个人金融替代数据的现状,理应尽快厘清金融替代数据的征信边界以保护信贷主体的金融信息权益。基于此,文章认为: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把满足“依法采集、用于描绘信用画像、服务普惠金融大局”三要素的金融替代数据整体纳入征信监管中,明晰金融替代数据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并结合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细化金融替代数据应用的场景化规则,并构建以诚信原则为核心、征信主体与信贷主体共同参与征信活动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信用危机”是影响中国市场交易效率的主要原因。加强信用管理需要完善对企业的道德性评价体系。企业声誉监管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道德性评价的综合治理方式。围绕企业声誉监管的企业伦理规范、企业声誉褒损、信息公开、商业征信以及声誉评价等制度,对中国提高信用管理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